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轴线宫城外朝的对称古建群----(上)

  紫禁城的三大殿与其左右两翼的文华殿、武英殿建筑群,共同组成明清宫廷的前朝区域。文华殿、武英殿是明清皇宫紫禁城外朝的两座对称古建筑群。

  太和门、太和殿之间东西两侧都是左右对称的廊庑和楼阁,它们共同围成的外朝大院落,互相交错、起伏有致,使紫禁城最核心部位的建筑群整体外观一扫长脊呆板的感觉。

连接太和殿与太和门的错落有致的廊庑、楼阁

  太和殿的东庑正中有文楼(清代改称体仁阁);西庑正中有武楼(清代改称弘义阁),文、武两搂都是两层式的重楼。

   明代皇帝在这里与亲信大臣谈古论今,商讨政务。明代的大类书《永乐大典》正本,一度就收藏在文楼。

太和殿东庑体仁阁(明代称文楼)

   到了清代,朝廷政治活动除了在三大殿举行的朝会外,日常活动多在内廷举行。于是体仁(文楼)、弘义(武楼)两阁就成了皇宫中存贮什物的库房。

太和殿西庑的弘义阁(明代称武楼)

  体仁阁之左有一门名左翼门,东出即皇宫之东路地区;弘义阁之左有一右翼门,西出即中外西路地区。

  在三大殿一组建筑的四隅各有崇楼一座,其制如都城城墙之角楼,都有左右对称的格局。

崇楼

  崇楼和周边这些大小高低的廊庑朝房,与三大殿互相错落有致,给庄严肃穆的皇宫外朝,注入了活泼的因素。

错落有致的廊庑朝房给肃穆的皇宫外朝注入了活泼的因素

在太和门外东庑中间方向,在内金水河之南有一门,明代称会极门,清代改称协和门,俗称东牌楼门。

协和门(会极门、东牌楼门),出门北侧为文华殿建筑群,再向东是东华门。

太和门外西庑有一门,明代叫归极门,清代改称熙和门,俗称西牌楼门。西出有一组武英殿建筑,位置在西华门以内。

熙和门(归极门、西牌楼门),出此门北为武英殿建筑群,再向西是西华门。

文华殿与武英殿两组建筑群东西对称,与三大殿同组紫禁城外朝部分。在建筑格局上是三大殿的左辅右弼,同时又是内廷东西两路的前卫。

在建筑体制上,文华殿、武英殿是三大殿的偏殿,所以两殿的屋顶形式都是单檐歇山式,且只有小型配殿,亦无廊庑围绕。文华殿、武英殿的台基只有1.6米高,如果把太和殿比作巨人的话,文华、武英二殿就是巨人下垂的双臂。

文华殿建筑群

文华殿建筑群

        文华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建时是太子的正殿,房顶上覆盖绿瓦。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后因众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政事,嘉靖十五年(1536)仍改为皇帝便殿,后改为经筵之所,建筑随之改作黄琉璃瓦顶。嘉靖十七年(1538),在殿后添建了圣济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文华殿建筑大都被毁。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重建,其时武英殿尚存,因此“一切规橅殆依明制为之”。

文华殿

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为文华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

后殿叫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

文华殿建筑群平面示意图

主敬殿

明清两朝,每岁春秋仲月,都要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

什么是经筵?“经”指的是经典,主要是儒家的“五经”即《易经》《书经》《诗经》《周礼》《春秋》等。“筵”的本意为竹席,后引申指座位,这里是指“讲席”的意思。合起来,“经筵”就是儒臣给皇帝上课,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是皇帝的学习制度。

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清代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当经筵讲官,满汉各8人。每年以满汉各2人分讲“经”、“书”,使用满语和汉语各讲一遍,皇帝要撰写御论,阐发自己学习“四书五经”的心得。文臣们跪在御前,聆听皇帝御论。

清朝的康、雍、乾三帝文化素养都非常高深,皇帝讲得兴高采烈,来了情绪,还会指名文臣辩论。然后,皇帝赐给大家清茶一杯,稍事休息。最后,作为对有幸参加典礼的文臣们的特殊奖励,皇帝率大家打开文华殿后门,来到殿后文渊阁,赏赐文臣们翻阅阁中的藏书。

明清两朝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

明代设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秩正五品,本为辅导太子之官,后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

清沿明制设大学士,但提升了位置,秩正一品,文华殿大学士前本有中和殿、保和殿衔,乾隆十三年(1748),省中和殿,保和殿亦不常置。乾隆后,文华殿大学士常列四大学士之首。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赐进士、通议大夫、协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先朝实录记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较内书、文华殿展书诰勅撰文、前右春坊右谕德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经筵讲官、通家乡眷生王铎顿首拜书丹”。

明代:经筵进讲图

给皇帝讲课的官员叫“经筵讲官”。“经筵”有大小之分,通常所指的是大经筵,举行的次数不多,礼仪隆重,仪式性多于实用性;“小经筵”则是指“日讲”,也就是日常给皇帝上课,次数频繁,礼仪从简,实用性强。讲官讲完之后,皇帝就讲解内容发些议论,叫作“书义”,尔后下课。皇帝给参加者赐坐、赐茶,然后起驾回宫,讲官们则到太和门东廊吃饭。赐宴的酒食当然不错,剩下的还允许打包带走。今天讲是不浪费,当时讲是皇帝的恩典。

朝廷经筵,贵在常有。乾隆七年(1742年),经筵之日天降大雨,大臣依例请求改期,乾隆不允,还讲起了战国时魏文侯的故事:有一次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了去打猎,恰好赶上下大雨,为了不失信,魏文侯不顾大臣劝阻,冒雨前往。乾隆在此自比魏文侯,拒绝经筵改期,但允许大臣穿雨衣,还免了一些礼节。他定下规矩,以后遇雨照此办理。当然,大经筵在清朝也经常被取消,乾隆在位60年,大经筵也不过49次而已。

清代经筵,还有特例。这就是同治、光绪两朝为慈安、慈禧两宫太后举行的经筵。其经筵地点改为养心殿;其御经筵者,从在位皇帝改为两宫太后。自同治元年(1862年)起,慈安与慈禧垂帘听政,母仪天下。课本也不是讲“四书”“五经”,而是《治平宝鉴》。这是由南书房张之万、潘祖荫、许彭寿等编纂的。进讲仿照经筵形式:正面坐着两宫太后,师傅坐在一张事先放好的椅子上,旁边坐着恭亲王奕、醇亲王亦譞、钟郡王奕恰(道光帝第八子),另一边站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等。讲官每半个月轮一次,讲的内容除《治平宝鉴》的历史经验外,还列出宋、元、明、清四朝帝王政治事迹,共十五个专题,讲解历史,结合现实。

明代的经筵日讲,经常进行。明朝有两个少年天子:一位是9岁的正统皇帝朱祁镇,一位是10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例如对万历,经筵内容都是儒家经典,教化内容居多,道理深奥,小皇帝理解起来很困难。首辅张居正对万历是尽心尽力。《明史.张居正传》记载,万历刚即位时,张居正考虑到皇帝年纪小,挑选了先代治乱的经验,编成《帝鉴图说》,选取历史上正面81个,反面36个,共117个故事,配上图画,生动活泼,用通俗语言,给皇帝讲解。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涵盖修身治国的各个方面,便于少年天子接受。

但是,“三杨”和张居正对正统皇帝和万历皇帝的教育都不成功,甚至是失败的。究其原因,教学上:一读,二讲,三写,四行。经筵日讲,有读、有讲,但缺乏行,重知轻行。教育上,教师(讲官)、家长(太后或太皇太后)、社会(宫廷氛围)难能协理;体制上,“立嫡以长”、皇帝终身制的君主制度。总之,明代君主常用各种理由取消经筵日讲,要么身体不好,要么天气不适,虽然大臣上书诤谏,但皇上往往无动于衷。

到了清代,皇帝学习更是每况愈下。清康熙帝好学,以后则越来越稀松。康熙五岁便知读书,他重视日讲,先是隔日举行,后改为每日,从不间断。康熙学识过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筵日讲制度。但到乾隆十四年以后,日讲被取消,和爷爷相比,乾隆的学习精神是差多了。

晚清连续4个幼帝,都不怎么样。以光绪为例,他六岁开始在毓庆宫上学,老师有翁同龢等。光绪坐北面南,翁师傅写了“天下太平”“正大光明”八个端庄颜体大字,然后握着皇帝的小手在红格纸上描红模子。尔后,用张居正编的的《帝鉴图说》做课本,讲修身治国的故事。

头两年,主要是读书、写字、听课、背书,光绪常常读到一半就不想读了,老师催促,则不开口。老师对皇帝不能打骂,也不能体罚,偶尔申斥几句,小皇帝就嚎啕大哭,声震宫外。光绪帝生性倔强,有时十天半月不开口,翁同龢只能奏报慈禧,请醇亲王(光绪生父)来陪读。

另一位师傅孙家鼐想出“静坐法”,就是罚“不许动”,光绪发火,大骂,摔杯子,太监们一字排开跪地求情,小皇帝根本不听,冲出书房,逃回宫里……。皇帝罢课,慈禧出面,训戒皇帝,支持师傅,但效果甚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慈禧命裁撤书房,翁同龢为光绪帝师傅达二十二年之久。

在建筑布局上,文华殿是三大殿的右翼;在功能上,则是外朝三大殿的补充。文华殿前有文华门,后有主敬殿,东西向有配殿。东侧还有跨院称传心殿。

传心殿属于清代北京“八庙”之一,是皇宫内供奉尧舜禹汤到周公孔子神位的殿堂,从历史流传的唐尧虞舜开始,以下为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直到孔圣。所谓传心就是传的古代这些人治理国家的心得、经验。

因清代自雍正后不再立太子,故无太子出阁读书之事。清代日常召见阁臣大吏等国事一向都在内廷而不在这里。

到清末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文华殿曾做过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所以这个小小的偏殿当时在国际上却大有名气。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就是将许多图书里的内容打散,按照不同内容,分类编纂,再按照字韵等重新排列起来,便于检索查阅;清代的《四库全书》则属于“丛书”,就是将整本书直接归类,再编排起来。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向翰林侍读学士谢缙下达了修书敕令,要求编纂一部包括经史百家的大书,要求汇集要齐全,使用要方便。谢缙显然没有理解这个“全”与“便”,他组织了100多人,编了一年,编成了一部《文献大成》向永乐帝交差。朱棣嫌该书不够完备,于是加派了姚广孝为总负责,让礼部在全国搜罗纂修写人,“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朝暮膳”。

姚广孝揣摩朱棣意图显然高于谢缙,他把编修队伍从100多人扩大到2169人,能请到的先生尽量请,能搜罗到的图书尽量找。到永乐五年(1407年)冬,一部收书七八千种,共22937卷、11095册、3.7亿字的大书,摆在了永乐皇帝的面前。朱棣为这部书赐名《永乐大典》,并作序说:“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历总代之典”。就是说,只有国家大一统的盛世,才有这部鸿篇巨制问世。这部《永乐大典》,继承了历代的传统,总汇了历代所有的著作,被《大英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修成后,藏在南京的文渊阁。

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辑《四库全书》,次年乾隆命杭州织造去宁波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考察。乾隆帝的旨意非常详细,要求搞清天一阁的建造方法、材料、书架款式等等,然后做成烫样,表明尺寸呈报。乾隆见图后即拍板仿照浙天一阁的形式,在皇宫文华殿以北兴建文渊阁,但装饰了琉璃瓦把它宫廷化了,使用了“厌胜”防火之法,颜色以冷色为主。琉璃瓦件用青、绿色,彩画图案以水草云龙为题材,两山青水砖墙不涂红色,整个建筑极为清新可喜。阁前由小石桥,内金水河迂回东去。太湖石叠山翠柏交错,环境清幽恬静,是皇宫建筑群中有独特风格的建筑。

宁波天一阁藏书楼

明清皇宫先后建有三次文渊阁。第一座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皇宫里建的文渊阁,正统年间毁于火;第二座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后,依样在北京皇宫里也建了一座文渊阁,明末李自成撤离北京时毁于火;第三次就是清乾隆为贮藏《四库全书》而在文华殿后兴建的这座文渊阁。

1792年,《四库全书》编辑完成。乾隆皇帝派人手工抄写了7部,分别收藏于北京紫禁城文渊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江南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这七座藏书阁全部模仿宁波天一阁模式所建。

藏于北京、沈阳、承德的四部《四库全书》称为北四部,江南的三部《四库全书》称为南三部。北四阁所藏的四部《四库全书》为皇家所用,民间不得涉猎;南三阁所藏的三部《四库全书》为民用,民间可以借阅。

藏于紫禁城文渊阁的《四库全书》1949年被国民党带往台湾;圆明园文源阁的那部,随文源阁一起被烧毁;沈阳文溯阁的那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避日军转移到兰州,现藏于甘肃博物馆;藏于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那部,辗转运回北京,藏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新建的北平图书馆,为此还将馆前的大街改名为“文津街”。江南的那三部《四库全书》则先后毁于战火

清代乾隆年间建的文渊阁

藏书之地,最重防火。天一阁为二层楼,楼下六间一字排开,楼上则将居中的三大间合一,暗合了“天一地六”的寓意。阁顶覆盖黑瓦,梁柱用青、绿两色水锦纹和水带装饰,阁前凿了蓄水池,以备取水救火。书橱大都放在楼上的大间中,一律不靠墙;房间也前后开窗,便于通风。

文渊阁全面借鉴了天一阁的上述防火措施,又根据皇家书阁的特点,作了改进:一是改名。按照乾隆皇帝说法阁名“从水立义”,而命名为文渊阁。二是加层。文渊阁要存放《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等,藏书量比天一阁大一倍还多,所以在上下两层之间加造一层,形成了“明二暗三”的格局。外观与天一阁类似,但使用面积则大增。三是提等级。按照皇家规制,将天一阁的硬山顶升格为歇山顶,又增加了游龙浮雕装饰,阁顶覆盖黑琉璃瓦绿剪边。四是立碑。阁旁立《文渊阁记》碑,并建盔顶碑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渊阁为何以黑色琉璃瓦覆顶--孟翠兰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十二:外朝东路文华殿
故宫经典导游词
清代的文渊阁
一文读懂 | 故宫的建筑是如何分布的,各个房间都是干什么的
南京皇宫的前廷建筑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