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成文物活化利用新标杆,旧址复建再现“曹雪芹与北京”情缘
首都红学文化再添新坐标
位于崇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的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日前正式开馆
成为红学文化新的“打卡地”
也是东城区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标杆

建馆背景

北京唯一有史料记载的

曹雪芹居处

崇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原为广内大街207号院,即“蒜市口十七间半”。1982年,时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院的张书才(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在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1729年)的《刑部致内务府移会》,其中载明:“江宁织造隋赫德曾将抄没曹家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
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1991年,张书才在《红楼梦学刊》上首次披露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外媒体高度关注。因为有档案可据,这一成果逐步得到中国红楼梦学会、北京曹雪芹学会的一致认可。
将清代《乾隆京城全图》与原广渠门内大街西段蒜市口互相对照后考证,档案中所说的“蒜市口十七间半”房即为原广渠门内大街207号。专家推测,这里应该是曹雪芹13岁时从南京回到北京后的第一居址,也是曹雪芹最初构思《红楼梦》、撰写初稿的地方。
2019年1月23日,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工程正式启动。其间,区文物部门始终秉承严谨、科学、扎实的态度,使文物建筑保留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复建的“蒜市口十七间半”参考了同时期文献照片以及红学专家的建议,按照清末时的形制进行复制,房顶依旧采用木结构框架,其工艺和原材料都使用清末形制。2020年10月,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项目落成。

展馆现场

复建再现

“曹雪芹与北京”的情缘

走进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三进院落古色古香,海棠绿意盎然。青砖、灰瓦、窗棂、砖雕……处处透着古韵。
曹雪芹故居院落占地790平方米,三进房屋,建筑面积约440平方米。目前,馆内常设“曹雪芹故居陈列”,基本展陈集中在二进院,突出“曹雪芹与北京”的主题,以曹雪芹在“蒜市口十七间半”、在北京东城的生活经历为主,展示“归籍京师”“寻梦蒜市口”“红楼一梦”三个篇章内容。

其中,二进院正房主题为“归籍京师”,展示曹雪芹和家人从南京沿大运河至北京,于“蒜市口十七间半”居住生活,展示《乾隆京城全图》《刑部致内务府移会》,张书才、冯其庸相关考证文章,以及考古遗址勘探照片、文物等;西厢房主题为“寻梦蒜市口”,讲述曹雪芹于此地居住的活动轨迹,以及清代此地繁华的商业对曹氏创作的影响,展示蒜市口相关老照片、老物件等,以及蒜市口地区传统手工艺展示,如绢花、绢人、曹氏风筝、绒花等手工艺,陈列物品均出自东城区非遗传承人之手;东厢房主题为“红楼一梦”,主要包括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各主要版本在北京的抄写、刻印与流传,以及《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与绘画、曲艺等艺术门类间的相互影响。
一进院作为弹性特展区,策划了故居知识、红楼梦文化、传统工艺与文化等主题特展。三进院作为互动体验区,将策划举办讲座、表演、工作坊,开展公共阅读与社区互动等。

“展陈项目将灵活展示建筑本体历史、曹雪芹生平、崇文门地区文化、清代北京历史民俗、《红楼梦》文学、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内容,实现从故居到曹学、红学,再到中式生活美学,到当今文化自信的内容扩展。”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故居纪念馆开馆后,将打造曹雪芹世界名人故居会客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未来规划

引入社会资本孵化IP

设计多维合作模式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毗邻崇文门商圈,周边大型商场林立,其附近的商业楼将配套艺术工作室、展览、小剧场演出等项目,与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形成联动。

此外,以蒜市口故居为起点,向东可看卧佛寺的老枣树、隆安寺,向西进兴隆街看城南会馆文化,向南去珐琅厂、玉器厂、百工坊、天坛工美参观老北京传统手工艺,还可将北京市留有曹雪芹足迹和印记的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城市副中心张家湾的曹雪芹墓等串联起来,再加西城的大观园、恭王府的景区,构建以曹雪芹故居为中心的“红学旅游线”,构成北京曹雪芹与红学文化游的经典线路和旅游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工程全部由运营方出资完成。在运营模式上,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将按照产权方、运营方以“项目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委托经营管理”的方式进行合作,政府将对运营方设定一定时限的“涵养期”,运营方结合周边商业资源,对曹雪芹故居进行IP孵化,并开发相关文旅产品,完成自我造血并可持续化运营。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创新引入社会资本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合作模式,实现IP影响力扩大与增值。


蒋兆和所画的曹雪芹像

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作为世界文化名人故居,未来将打造成中国文化名人故居、曹雪芹与红学研究学术基地,成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国际化典范、文物活化利用的新坐标,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曹雪芹与红学研究基地。

“东城区将完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展陈管理及运营,使故居纪念馆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东城范式’,打造文物开放活化利用的典范。”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延伸阅读


“崇文争先”

打造文物“活化”高质量典范


作为北京古建筑最为集中的老城区,东城区文物活化利用工作可圈可点。
据统计,目前,东城区辖区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57项、37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92处。近年来,东城区落实“崇文争先”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做实文化“敬”字文章,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成绩显著。

赓续红色血脉

革命文物绽放新光彩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城区红色文化底蕴丰厚。以开放利用为导向,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法大学旧址首次以红色展览的形式常年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体验“课堂”和生动“教材”。
除中法大学旧址外,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京师大学堂等都深挖革命文物价值,全面进行展陈提升。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原景重现《觉醒年代》,以“小而精”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对北大红楼及周边革命活动旧址环境整治提升,让参观者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2022年3月,北大红楼保护展示工程获得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激活市场主体

探索保护修缮新模式


发挥市场主体能动性,东城区引导并建立了文物保护修缮利用的可持续循环模式。

位于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的智珠寺,2019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管理使用单位东景缘(北京)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自运营以来,对文物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在文物活化利用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用全新的内容叠加进入传统的建筑空间,创造出全新的产品业态,包括但不限于沉浸式光影艺术、光和空间、瑜伽、古典音乐会、儿童美学和建筑教育、大使馆或者中外文化交流之夜等,将内容运营的正向营利收入反哺文物修缮资金,弥补了政府文物修缮资金的不足,开拓了文物修缮和利用新路径。

链接多元业态

孵化活化利用新品牌


社会运营为主,链接多元业态,孵化文物活化利用活动市场化品牌。2021北京古建音乐季以“古建+音乐”的新型内容消费形式,开创利用古建演艺新空间模式,创新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活动期间,在智化寺、智珠寺、古观象台、宏恩观、国子监等五个古建场地完成8场演出活动,每处古建按照“一处一策”的原则,精心定制与古建历史人文背景相契合的艺术项目,为京城百姓、古建和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一系列沉浸式跨界演出。

据统计,活动自2021年10月13日发布以来,共联合100家以上媒体平台推广,短时间内在热门社交平台形成话题聚集,并成功入选2021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十大文化艺术活动》。

创新技术手段

区级文物全方位体检


新时代下,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保护理念从抢救保护逐步转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2021年,区文旅局与专业机构合作,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专业设备对区属文物开展数据化检测,并将数据同步云端管理,形成“一图三库”监测管理档案,逐步形成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文物台账和数据库。

花市清真寺全景VR记录数据

此外,通过VR技术建立文物数字全景档案,以云电子档案管理形式形成动态化风险管理的预防性保护台账,包括文物基本信息、历史地图、历史图档等模块内容的录入,不仅全方位分析记录了文物的本体与环境,也能够通过数字化沉浸的方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远程“云游”。

制定“活历计划”

做好活化利用大文章


“今年我们将继续拓展文物监测范围,结合使用'文物e巡查’小程序进行文物日常巡检,可将风险点内容直接下发文物巡查员辅助进行对比巡检,逐步建立专业人员的技术体检与巡查员(志愿者)日常巡检的预防性保护联动机制,实现文物的互联网云端管理,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文保’模式。”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为解决在文物活化利用规则上的一些堵点、难点,区文旅局正在制定东城区文物“活历计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物活化利用环节,以解决单纯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形成文物“自造血”功能,成立东城区“活历”联盟,广泛吸引社会参与,做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大文章。

专家观点

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都有曹雪芹纪念馆,但“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与它们都不同,因为这里是唯一有可靠文献记载证明的曹雪芹故居,而且有充分的文献史料能证明,这里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地方。曹雪芹和《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我们要通过“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进一步讲好曹雪芹与北京的故事,进一步擦亮曹雪芹与北京、《红楼梦》与北京这张文化名片,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红楼梦学会

会长张庆善



文字:李滢
图片:张维民 邓伟
部分图片由区文旅局、北京未名文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随拍之九十三(曹雪芹纪念馆)
北京有望在年内复建曹雪芹故居——崇文门蒜市口17间半曹氏故居 - 京味茶馆 - 京华论坛 ...
北京的这五个地方,跟曹雪芹和红楼梦关联密切
曹雪芹故居是怎么找到的?现在建成纪念馆啦
走进名人故居——曹雪芹
活动回放| 北百助演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开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