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的掼跤

老北京无人不知“宝三儿”的大名。此人是满族人,爱新觉罗氏,清代称为宗室,皇帝的族人。他带着徒弟们在北京天桥表演掼跤和耍幡,鼎鼎大名,甚至扬名海外,欧美和日本人士颇有慕其名而来访的。老北京的许多语言、风俗等,皆已不为现在的年青人所知,但现在仍有些青年人知道宝三儿之名,虽然他们没见过宝三,甚至他们的父母也没见过此人,可见此人名气之大。

“掼跤”在清代可不是一般的游戏,它是皇帝提倡并亲身习练的一项活动,清朝皇帝和王、贝勒至于宗室将军年幼时必须习练掼跤,这是清代的正式规定。金庸小说中康熙就是一位掼跤高手。青年的康熙皇帝为了从权臣鳌拜手中夺回政权归自己掌握,煞费苦心地思考万全之策,终于决定利用掼跤的机会突然下手以擒之。鳌拜上朝穿行宫院,常见青年皇帝与一群青年练习掼跤,日久见惯,毫不在意。不料一日这群掼跤人突然近前动手,鳌拜措手不及,竟被擒住。

现在人们对满族缺乏了解,个别年岁较大的人可能幼时听长辈说过满族人好武,终日练武,于是就以为满族人练习武术。这是误解。武术在国际上有名,称为中国武术。武术主要来自汉族,满族人并不练它。说满族人练武,是事实,但练的并不是武术,而是步射、骑射和掼跤以及骑术。清代中后期以降,满族人久居汉人环境,渐也有人在练习上述诸般技艺外兼练中国武术。但清帝考察和考试满人武艺,仍是骑术、射术、掼跤三个项目,中国武术不在规定之内。

清内务府有“善扑营”之设。《光绪会典事例》中的《侍卫处例》  载:“顺治初年定……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侍卫各有专管,统在三旗额内。”该书关于健锐营的训练载有:“乾隆十七年定,逢三七日演相扑、过马、骗马、三枪、舞鞭、舞刀、射箭”。“道光二十一年奏准,健锐营裁撤掼跤八十名。”相扑、射箭等似是原由健锐营练习,道光二十一年后才设专营。《清史稿》康熙八年的记载中谈到康熙帝利用掼跤擒鳌拜的事实:“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人见,……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由《清史稿》所载,自康熙年即设善扑营。此二说皆可备参考。善扑营技艺分善扑、善射、骗马三项。善扑名额为二百名,善射五十名,骗马五十名,共三百名。以优等善扑人任蓝翎侍卫,额设三名。善扑营每年冬季校阅一次。皇帝于紫光阁御试武进士,善扑营派善射三十名、善扑十名参加,校射、校弓力和移石(就是现在的举重)。筵宴蒙古王公,善扑营表演技艺。皇帝出围时,善扑营与护军等随侍。

这里顺便谈谈御试武进士时善扑营的作用。皇帝在紫光阁亲自考试武进士,考试科目是弓、刀、石、步射和骑射。“弓”是考引力。“刀”是考马上舞大刀。“石”是考举石(即举重)。步射和骑射是考徒步和乘马射箭。考试完毕,评定优劣,众武举常常互不服气,纷纷议论,自夸己能,你争我辩,其至引起纠纷。为了解决和防止发生争端,御试武进士考试终场时,善扑营派员参加,侍立于帝侧。考试完毕评定成绩,不论有无纠纷,皇帝命善扑营人员表演强弓勇射和举石等武艺。善扑营人员武艺出众,使参加考试的全国试举咋舌,从而使他们心服,自感武艺尚差远甚,不再发生纠纷。

京旗老人皆知此举,都知道武进士考毕,皇帝派善扑营善射人员射压场箭。当年老旗人常谈通臂猿的故事。光绪年间善扑营有位名射手圆禄,善射超众,光绪皇帝戏称之为通臂猿”(猿圆二字叶音)。武试终场,光绪皇帝必令圆禄射箭,表演给众人观看,令大家心服。圆禄开十力弓,不用竹胎牛角弓,仍用满族传统的桦木胎缠鹿筋弓,他的弓胎比常弓厚一倍,缠三层鹿筋,手较小的成年男子握不过来。老旗人都说圆禄的箭赛过房椽子,虽系夸张说法,但其箭粗大是可想见的。箭是大铲头。圆禄在武考场奉帝命射压场箭时,不立一般的霭杭,而立半尺厚、三尺宽、六尺长的一扇大木板的霭杭。圆禄开十力弓射出大箭,正中木板中部,只听得咔嚓一声巨响,这箭竟将一扇大厚木板劈裂。众武举观之无不惊得目瞪口呆,拜伏于地;多有人当场拜圆禄为师者。其他如举石、步射和骑射、掼跤、马术等皆逐项表演。众武举观之始知自己鼠目寸光,终究是皇家有人才,傲气顿消,服从评定。

曾看过宝三跤场的老人皆知,宝三的弟子们常说,“别瞧现在当玩艺儿看,这可是高贵的功夫,早年我们伺候的是皇上王爷。”皇帝出巡和行围,例有善扑营人员随侍。王府护卫中也有善扑营的名额。例如清咸丰年恭亲王于英法联军之役办理善后交涉时,有善扑营人员参与保卫。往远里说,康熙年以索额图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尼布楚与沙俄代表团谈判时,每次会议开会时,中国的护卫人员中都有掼跤手。这一切说明掼跤在清代极受重视。

老北京人都知道“善扑营的扑虎”。北京话说小孩子雄壮有力,常说“真像个小扑虎”。什么叫扑虎呢?原来这是个满语词。古今中外的满语词书皆有buku一词,释义为角力士相扑手掼跤人buku用汉字译音应布库,而不是扑虎。原来这里有个道理,我们说过,自康熙年至二十世纪中国外国所编的满语词典皆根据明末建州女真语音拼写单词,但女真语有数种方言,其发音有些与建州方言音不同之处。清初满人入关时带到北京来的满语方言将建州音的b有时发p音,k多发h音。因此,将buku puhu音,译音时就写成“扑虎”二字了。善扑营的扑虎分有级别,称为一等扑虎、二等扑虎、三等扑虎等等。辛亥后,善扑营不再存在,有几位扑虎在民间传技。

清代既然自皇帝即重视掼跤,所以对此进行专门训练,并编有教材和教学指导材料。我手中曾保存上代传下来的《跤谱》,是用满语写成的,已于文革中失去。据《跤谱所载,从服装到场地,至于一招一式,手、肩、臂、背、臀、胯、腿、脚诸部的动作,进攻与防守,胜中再胜,转败为胜,力挽败局,出奇制胜及其他,皆有高策。

在北京还有些人知道“得赫勒”,常说“使个得赫勒,摔他一个大马趴”。有人解释说“得赫勒”是大背胯。这个解释不完全正确。满语词典中“得赫勒”一词是 dehele,释义为。当然,要使背胯一招必先使勾。诸如此类,《跤谱》中均有详细的解说,只是“得赫勒”一词流传下来。善扑营扑虎授徒,皆按《跤谱》)而行。

清代正规掼跤学习有三项基本功。一是先练习步射,二是练习踢柏木桩,三是拧棒子。先讲练掼跤所需的步射功夫。清代满人为了挑缺而必须自幼学习射箭,先学步射,后学骑射。因此那时人人习练过步射,所以学跤之前无需练此。学练步射先需经过“数弓码”一关,它也是习练掼跤的一项基本功。清代满族儿童七八岁时即入弓房学拉弓。一入学,先不执弓,教师令学生骑马蹲裆式而立(比武术的骑马蹲裆式下腰大,胸要前突),然后双手握拳松拢,身体两侧呈弧度向上举,双拳在头顶上相对,二拳间距离一尺余。

这时教师用满语喊数词,声大而极缓,拉着长声,俗说“大喘气”地慢喊,一个数拉很长声再喊下一个数:emujuweilanduinsunjaninggun nadan jakun uyun juwan juwan emu juwan juwejuwan ilan juwand duin;自喊到十四,才许收式稍息。这时少年们已经腰疼臂酸,开始尝到八旗军营严格军训的滋味。这个练习为日后学习马步箭打下坚实基础,它也是学练掼跤的一项基本功。

老北京说满族人带“武架子”,行动站坐都带着武架式。其所以如此,满人自幼皆经过这种训练,是主要原因之一。

清代汉族官员至于相当高的品级才有见皇帝的机会和可能,但满族人则自兵士即有机会和可能见皇帝。皇帝除在“带领引见”以外,还有随时见着满族官兵问话交谈的可能。满族官兵见着皇帝,皇帝常操满语问话,对答不畅,将受斥责。皇帝惯于观察满族人的举止行动,对此人武艺如何,脑子里得到个印象。例如乾隆皇帝有一回接见某满族人,用满语问话,此人俱不能答,皇帝心中很不高兴,斥责一顿,竟说他连举止动作都不像旗人。皇帝观察该人举止动作不似旗人,实即指责他不够个武架子,证明他幼年未曾努力习武。满族人自幼从数弓码开始习武,自然而然养成武架子,终生改变不了。学练掼跤以练习弓箭为基本功之一,就是此理。

学习掼跤的第二个基本功是踢柏木桩。将碗口粗细的柏木桩深埋于地,地面留一尺五寸至二尺。正式学跤以前,先要每天踢桩,分平踢、上踢、下踢、正踢、反踢、横踢、侧踢等多种踢法。每天用力猛踢。正式学跤后,仍天天踢桩,决不可一日不踢。第三个基本功是拧棒子。 用一尺多长的木棒,粗细度合手,天天用力左右拧。正式学跤后仍天天拧。踢桩和拧棒子至少在半年以上,才开始正式学跤。不论达到如何高度水平,踢和拧总得练。已选入扑虎的掼跤手,其技艺早已相当成熟,但仍天天踢拧。老北京旗人皆知嘉庆年成德行刺的故事。嘉庆皇帝某日外出回宫,一进神武门,忽有人一跃而至御前,拔刀突刺。护卫人员看此刺客,认识是成德,知他武艺高强,大家不敢上手,只剩下皇帝的姐丈蒙古亲王一人与成德搏斗。经一场激烈恶斗, 终于将成德擒住,但王爷身负重伤,终身残废。人们议论成德与王爷的武艺高低,皆知成德踢柏木桩的功夫超过王爷。王爷为保护皇帝而拼出死命,终于捉住成德,但受了重伤。踢柏木桩的功夫至关重要, 不练出极高水平,直接学练掼跤是练不好的,纵然学会招术,实战时仍将暴露弱点。清代自康熙皇帝始每年木兰行围。其目的是执行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而不是为了避暑。在此期间,蒙古、西藏、新疆少数民族领导人齐来,皇帝主持多次重大会议,进行许多活动,也举行宴会。在宴会上比赛掼跤,是“塞宴四事”中之一事。满族 掼跤手与蒙古、新疆掼跤手在皇帝面前比赛,皇帝亲赐奖品。掼跤活动在清代除有军事和保卫意义外,并在民族政策的执行中发挥联系诸民族感情和良好关系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满族不可避免的沦陷: 舍弃母语就等于“亡国”
嘉德日历 | 那些擅骑射的清代皇帝们
清朝皇帝上朝时,到底是说汉语还是满语|逸闻
科举制度直击满族文化?浅析清代八旗子弟下科举的忧虑
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
满清覆亡百年祭:马背民族如何从彪悍到腐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