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斯诺:长眠未名湖畔的美国记者(上)

人物小传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生于美国密苏里州,著名记者。1928年来华,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1935年,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伦敦《每日先驱报》和美国《 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代表作品有《西行漫记》《远东前线》《今日红色中国》等。1942年,离开中国,赴中亚和苏联采访。
新中国成立后,3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他的一半骨灰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花神庙一侧的山坡上,立着一个不大的墓碑,碑上镌刻着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的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

埃德加·斯

北平情缘 

北平是斯诺在中国生活、工作、战斗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斯诺第一次到北平是在1929年7月。北平金色的屋顶、大理石祭坛、青灰色的屋墙、绿树掩映的寺庙、高大的刺槐,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他只在北平稍作休整,就赶回了上海。

1933年3月,斯诺携妻子海伦·斯诺到北平赴任,成为统一新闻协会驻北平代表。夫妻俩在北平煤渣胡同2号租了一幢房子住了下来。安家后,两人开始了“介于新闻与学术之间的生活。他们有时外出采访,为统一新闻协会提供新闻稿,而更多时候是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斯诺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报刊,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各个方面。但他认为这些材料都是英文版的二手材料,难免带有倾向性观点,感到不全面、不太可靠。因此,他决心学习中文。经过一番努力,斯诺学会了近1500个汉字。他高兴地说:“这已使我能够阅读一些白话文作品了,我不完全是一个'瞎子’了。

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六七个教员中,有一半是由当时英美德等国驻华记者兼任的,斯诺就是其中之一。他担任新闻撰述学、旅行通讯等课程的教学。他是一个有经验的新闻记者,又是一个有学问、谦逊的好教师。斯诺第一天上课就与众不同,他说:“我不是来教的,而是来学的,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充满了新事物的地方,可学的东西太多了。他上课时不仅仅是在讲学,而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很快,他就和不少中国学生交上了朋友。

利用自己的美国人身份,斯诺收藏了许多“禁书,如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苏联小说和关于中国红军的小册子。他把这些精神食粮提供给进步的青年学生,他的家被学生们称为“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的窗口。燕京大学的黄华(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清华大学的姚依林(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敬(后任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兼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等热血青年,都成了斯诺家的常客。他们在这里阅读进步书籍,与斯诺交谈讨论时政,斯诺也经常向学生们披露那些被国民党当局封锁了的消息,大家关心的都是中华民族的危亡。

1935年夏,斯诺因为被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聘为自由投稿记者,就辞去了燕大的教席,从海淀搬到城里的盔甲厂胡同13号(此处已拆除,现在是中安宾馆所在地,紧邻北京火车站)租了一处属于教会的四合院。

向海内外报道一二九运动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而国民党政府却一味退让,“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在游行队伍前列两侧,有一群外国记者跟踪采访,他们就是斯诺和海伦联系的英美等西方国家记者,希望借助报道引导国际舆论支持学生运动。记者们一边拍照,一边跟着高呼口号。海伦对着警察高喊:“巡警站到学生一边去!

当天,斯诺就向纽约《太阳报》发送专电“中国又一次五四运动,这成了独家新闻。此后的连续报道在英美报刊头版以醒目的标题刊出,并配以照片。第二天,伦敦《每日先驱报》发表《三千北京示威者力促反抗,城门关闭,“我们是日本殖民地吗?》。斯诺的报道真实、生动、公正,冲破了国民党当局的新闻封锁,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

12月12日,在斯诺建议下,龚普生等学生在燕京大学临湖轩召开外国记者招待会,介绍学生运动情况。中国的中英文报纸也不顾当局的新闻禁令,抢发消息。通过新闻媒体的迅速传播,一二九的抗日怒吼很快传遍国内外,得到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派出大批军警镇压、毒打学生,数十名学生被砍伤。这时,斯诺的家又成了爱国学生的避难所。为躲避反动当局的追捕,一些学生躲到斯诺家中。斯诺夫妇极力提供方便,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通过哨卡,离开北平。

清华大学女学生陆璀在游行示威中带头冲击西直门,遭到宪兵毒打。斯诺见状,毅然走上前去现场采访她。陆璀回答:“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我们相信人民大众,只要把人民大众唤醒起来,中国就不会亡。警察将斯诺拉开,强行将陆璀带走。陆璀被释放后,在斯诺家中养伤一个多星期。后来,斯诺亲自护送她离开北平。不仅如此,斯诺还曾冒着极大的风险,掩护邓颖超离开北平,前往天津。

接下来,斯诺又做了哪些事情,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下期接着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寒冬中的救亡怒潮
1936年,斯诺为毛主席拍的一张相片,像一枚巨型炸弹,吓坏蒋介石
寻访“一二·九”运动照片上的女学生
「河北人物」英年早逝的完(县)满(城)徐(水)中心县委书记何兆熊
烽火“一二·九”
思维导图:《红星照耀中国》,一位美国人的西行漫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