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近代的银行建筑(上)

本文经作者司马城授权发布

1840年-1949年是北京建筑急剧变化的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出现了西方建筑风格的新型建筑。另一方面,几千年来发展形成的传统建筑还在延续。于是北京近代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延续变化和西方风格建筑的形成发展,且两者并存又相互影响、渗透的局面。

北京近代的传统建筑大致有旧式工商建筑和会馆建筑,有“四合院”民居建筑,还有如颐和园中的大部分建筑等。北京近代的西方风格建筑是指由西方移植而来,或是带有其风格的建筑。

中国传统商业建筑——元昌号银钱店,位于前门大街。(摄于20世纪30年代

英国汇丰银行北京分行,设立于1885年,位于东交民巷。该建筑已无存。(摄于民国初年

自19世纪末,中、外银行纷纷在北京出现,到1920年前后,北京银行业曾一度得到迅速发展。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外国在华金融势力相对减弱,更因为北洋政府大量发行国内公债和向银行借款所致。这一时期银行建筑随着银行的设立大量涌现。银行建筑因要求表现出业主资本的雄厚,以便在吸引存款者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绝大多数都采用西方古典风格建筑形式,建造得坚实雄伟,精美考究,在近代建筑中十分突出。

早期银行建筑,现在保存下来的主要是外国人设计的几家银行建筑。它们是位于正义路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建于1910年),位于东交民巷的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建于1914年),两处均为西方古典风格。还有位于东交民巷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建于1917年)。

日本正金银行北京分行(图左),位于东交民巷。现在该建筑仍然是东交民巷的标志性建筑,图右侧的建筑已无存。(摄于20世纪30年代

法国农业银行旧址,建于1922年,位于西交民巷。(摄于1994年

大清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摄于民国初年

中国银行内景(摄于1912年至1917年之间

在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银行建筑中,最著名的要推大陆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和交通银行北平支行旧址。大陆银行北京分行办公楼,1924年由贝寿桐设计(一说设计人为朱彬),由中国民办建筑事务所基泰工程司承建,于1926年初竣工,是中国建筑师比较早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之一。

大陆银行位于西交民巷,原来处于其他建筑之间,20世纪70年代天安门广场拓宽,银行东侧建筑被拆除,整个建筑东面暴露出来。该大楼主体: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二层),正面又突起四面钟楼二层。立面为西方古典式,三段划分。基座以大尺度方块花岗石砌造,高至一层窗台,突出了入口的壮观威严,并加强了稳重感。上层檐口挑出较远,突出了轮廓线和立面层次。南面中间入口大门作为重点装饰,在高达三层的拱门内嵌以汉白玉券柱,两侧有二层半高的科林斯壁柱,加强了入口的地位。建筑上方的方型钟楼上覆以穹顶,比例适度,造型准确。

大陆银行成立于1919年,总行设在天津,是旧中国重要的私营银行之一,与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一起,被称为“北四行”。今天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西南角看到的那座引人注目的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银行大楼(现为中国银行总行所用),就是大陆银行北京分行的办公大楼。经历了80多年的岁月磨砺,在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的北京城,它仍不失宏伟富丽的风姿,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见证。

大陆银行北京分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1970年4月之后为中国银行办公楼。(摄于1980年

本文原载于2011年5月24日《北京日报》。本文是作者在编纂《北京志·金融志》的过程中编写的。文中的黑白老照片均刊登在《北京志·金融志》中。该书编纂历经10余年,已于2001年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

下期微信预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大陆银行北京分行旧址
京城旧巷 之 交民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 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
百年中行 | 北京西交民巷17号的中行记忆
隐藏在灰墙青砖间的老北京西洋建筑(二)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
北京西郊民巷周围老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