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顺义减河,一千年前是条护城河

         

减河位于顺义城区北侧,因此水务部门给出的标准名称是“城北减河”。
历史上,这条河曾是顺州城(明代称顺义县城)北的护城河。
第一位记录这条河的人,是北宋的沈括。
1
减河的南北两岸,历史上各有一座古城。
北岸的土垠县城最早,建造于东魏,废弃于北齐,存续时间不足50年。
南岸的归顺州城(归顺州与怀柔县同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唐末称顺州城(明代降为顺义县),后面的朝代屡经修缮,使用了1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唐代顺州城沙盘(顺义博物馆)

顺州比顺义县高一等级。

然而,顺州城并不比明代以后的顺义县城大。

1008年,宋真宗派路振出使辽国:通报天降祥瑞;皇帝回馈上天,封禅泰山,改年号为大中祥符等事。

路振率车队人马,沿古驿道,一路向北。

出辽南京城(今北京城),途经孙侯(今孙河)、温榆河,在顺州城内的驿馆歇宿,第二天继续向北。

这次恰巧经过,机缘巧合记录下了顺州城的规模。

顺州古城周约七里。乘轺录》

这是历史上,首个有关顺州城周长的数据。

67年后,沈括(《梦溪笔谈》的作者)奉命出使辽国,协商两国的边境线划分问题。

几乎相同的行进路线,同样的顺州古城,沈括记录更加详细,并记录下了彼时减河的旧样貌。

顺州,西距望京馆六十里稍南,馆曰怀柔,城依古长城,其地平斥,土厚宜稼。城北倚涧水为险,水之葇数百步,地广多粟,可以积卒,以扼北山之冲。《熙宁使辽图抄》

PS:唐、辽两代,顺州下辖只一个怀柔县,两级政府驻地都在顺州城内。

辽代的顺州城,以北侧一条河流为天然屏障。顺州城居高临下,建在南岸的高岗之上。

河道也要比现在的减河宽阔。

以沈括的视角,宋朝一步(古代的长度单位)约等于现在1.54米,一百步就是154米。

彼时,这条护城河的宽度应该在200米以上。

减河风光

北宋出使辽国的使臣很多,留下的文字资料也不少。

按宋朝的规定,使者回国后,要将出使应对酬答情况、沿途经过路线及所见所闻,笔录成书,上奏朝廷。

顺州是必经之路。使者大多记录顺州风物见闻,接待规格,唯独沈括记下城北的这条河。

2

时间如白驹过隙。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降顺州为顺义县。

一晃,又到了清代。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县令黄成章主编的《顺义县志》完成,并刊刻发行。

正文之前,附一张城池示意图。顺义城四周环绕着护城河,清晰可见。

顺义县城(康熙《顺义县志》)

很显然,七百多年前,沈括笔下这条河依然在。

只不过,古人绘制地图,惯常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方向。如红色箭头所示,这条河在图的最下边。

为遏制水患,北门外的河对岸建有一座龙王庙。古人用朴素的观念,希望能抱上龙王的大腿,避免洪水灾害。

民国时,这条河叫做北关水。观念的与时俱进,让龙王庙失去了往日的香火。

北关水:在县城北,地势洼下,每逢雨盛,汇集众水,迳龙王庙前西流,入乾明泽,又西出庄头道,入小中河。(民国《顺义县志》)

与今减河的流向相反,北关水自东向西流,注入小中河。

减河风光

1937年-1938年,为修平古铁路(北平至古北口,今京承铁路的前身),日本侵略者在今卧龙环公园北、草桥附近的减河上铺设铁轨,建造一座钢铁大桥。

不幸的是,铁路大桥仅使用一年,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冲毁。

PS:顺义火车站最初在铁路大桥北的庄头村域。1939年大洪水后,铁路部分改线,顺义火车站南迁到现在位置。

洪水过后,重新勘查铁道路线,平古铁路部分改线,铁路大桥也东移到现如今的位置。

减河铁路桥

1940年,铁路大桥建好后,桥边树立一块石碑,上面中英文“双语”刻写大英帝国设计,日本修建,工人都是附近村民招工

解放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石碑倒。

减河铁路桥

2005年检修铁路桥,施工队到此桥检查发现,没有一松动的螺丝,简单喷涂防锈处理就完工了,惊呆了路桥工人师傅

3

城北减河开挖于1959年12月农闲时节,仅仅一个半月竣工之后命名。

当时,治理顺义县西南部、小中河下游水患解放前内涝严重),从东海洪村东,经县城北至潮白河在原有河道(北关水)的基础上,疏挖一条分洪减河全长5.1公里,流域面积75.1平方公里

限于当时的人力、物力,最初减河河床的宽度不到现在的一半,只有55米-67米。

顺义城北减河

1960年2月刚过春节不久,工程竣工。疏挖城北减河汛期来临,东海洪北的沥水被导入潮白河,排涝减灾,小中河下游减少涝地4万亩。

新开挖的减河,改变了水流的方向。河水由原来自东向西流进小中河,180°掉头转向,自西向东注入潮白河。

顺义减河桥

1960年2月,在县城北门外修建一座闸桥,共10孔,其中1孔为东门外扬水站顺义县第一座电动扬水站)引水其余9孔用于泄水防洪每孔装配一台6吨启闭机。

工程于1960年7月竣工。

建成后,横跨南北,既有闸又有桥;桥面平坦,成为连接顺义城区和今马坡镇、牛栏山镇的重要通道。

顺义减河桥

20世纪70年-80年代,城北减河一方面向潮白河分洪泄水(自西向东流)另一方面作为白河灌区农业水利设施的一部分,从潮白河向阳闸上游引水,再向七分干和小中河下游输水(自东向西再向南流),为农业灌溉提供用水。

这时期减河的流向不固定,小中河、潮白河哪边河水暴涨、水位过高,都通过减河向另一条河泄水,起到平衡、调节水位的作用。

顺义减河桥(新)

1991年,新的减河桥(别名双兴桥)建成通车。新桥全长105桥面宽度近30

新桥启用,老减河桥逐渐闲置下来(2006年被拆除)

1999年、2004年,城北减河先后两次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河床最宽处达139米,窄处64米。

城北减河

4

2004年-2006年,城北减河新建4座人行桥设计单位为清华大学,施工单位是一家水利建筑公司

城北减河人行桥

2006年,沿城北减河两岸建成减河公园。减河的河道居中,与南北两岸绿地组成平均宽度300米的滨水带状公园。

公园内主要有五彩园、台地广场、五彩广场、地形雕塑园、极地印象等景点,植物专类园以月季园、萱草园、牡丹园、紫薇园为主。

城北减河人行桥

四座跨河人行桥成为减河公园主要景观。河水、绿树、花草等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显示了减河公园人水和谐特色,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交流提供了场所。

城北减河人行桥

2007年10月,引温入潮调水工程竣工运行,年调水能力3800万立方米。

温榆河原水经净化处理,通过输水管道引入城北减河,再经减河防洪闸入潮白河。

从此,城北减河、潮白河(向阳闸至河南村橡胶常年水流清澈,鸟雀嬉戏,生机勃勃

城北减河人行桥

5

今卧龙环岛以北,横跨减河,有座草桥(顺白路上)

因1942年曾建有柴木桥,故名。

1964年,桥址西移约100米,建成钢混结构桥梁。延续名称,仍叫草桥。

现在的草桥是由草桥左桥(2011年建成)、草桥右桥(2006年建成)两座桥组成。

减河上的草桥

两座新桥都是单向3车道,且长、宽一致,都是96.08米长15米宽。

减河上的草桥

草桥所在的顺白路,其前身为古北口大道(侯仁之命名),早在夏商周就已存在。

历来是蓟城(北京城的前身)、路县(通州的前身)等多地,经顺义、密云,去古北口的主要道路。北宋沈括使辽,途经顺州,眼见北齐长城,“望之出东北山间,至顺州乃折而南”。

(古长城)至顺州,负城西走,出望京之北,西南至广信之北二十里,属西山。《熙宁使宁图抄》

直到清朝,县城西门仍是进出顺义城的主干道。

民国初,修筑近代公路,称通密汽车路,又称通古汽车路。

目前,草桥作为顺白路上的交通要道设施,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喜爱历史的朋友,动动手指,帮转发至朋友圈。后续我会以顺义为中心,详细介绍京津冀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京顺义,两条大河流过的森林公园,宜居城市什么样?为这里点赞
天津水系
顺义古石幢
古寺、石幢、大士阁……顺义的文化遗存真不少
你知道顺义潮白河上,有座水利文物——洋桥吗?
潮白河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