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失的北京城:安定门百年影像全记录

本系列主要展示北京内城、外城和皇城自1860年北京首次有照片资料到1960年代,这100年间北京城垣演变的可视影像。

先数数老北京的城门吧,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于明初改建而成,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始,清朝定鼎北京后格局被延用,一直持续到民国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北京城被基本全部拆除,共历550年(1420~1970年)。在这期间,一直到1900年庚子之变前的480年间,北京城都是完好无损的。作为京师的防御设施,一有破损,都及时获得修葺完缮,皇命在焉。

金元明清都城变迁图

庚子之变的1900年,义和团众焚烧大栅栏老德记西药铺,没成想火烧连营,点着了半条前门大街,殃及正阳门箭楼一并烧毁。紧接着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接连炮轰,英法军轰塌了崇文门箭楼、外城东北角楼,日军轰塌了朝阳门箭楼,俄军轰塌了内城西北角楼,内外城多处城墙、城门、角楼受损。英军占据正阳门城楼,由英属印度兵驻扎,一日生火造饭,不愼点着了城门楼,大前门楼子就这么在庚子之变中没了。

现在的正阳门城楼和箭楼都是在庚子之变后,于1903年由袁世凯主持重建的,已不是以前的原汁原味了。得到修复的还有朝阳门箭楼(1903年)和内城东南角楼(1935年,留存至今),其它损毁的城楼、角楼,一直没能得到修复,并相继被拆除。

据《明史》地理志载:“顺天府,元大都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八月改为北平府。十月属山东行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永乐元年正月升为北京,改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闰七月诏建北京宫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门八:正南第一重曰承天,第二重曰端门,第三重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宫城之外为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门六: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

皇城之外曰京城,周四十五里。门九:正南曰丽正,正统初改曰正阳;南之左曰文明,后曰崇文;南之右曰顺城(承),后曰宣武;东之南曰齐化,后曰朝阳;东之北曰东直;西之南曰平则,后曰阜成;西之北曰彰仪(义),后曰西直;北之东曰安定;北之西曰德胜。嘉靖三十二年筑重城,包京城之南,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门七:正南曰永定,南之左为左安,南之右为右安,东曰广渠,东之北曰东便,西曰广宁,西之北曰西便。领州五,县二十二”。

注:上《明史》所载,其中有两处似有误,一是京城西之北元大都为和义门,彰仪(义)门之称乃金中都(元废之,时称为“旧城”或“南城”)西之北门,不在元大都范围之内,民间俗称也不至于将此门名称安在和义门上,窃以为应为“和义门”;二是宫城“门八”应是算上午门五凤楼下的阙左门和阙右门。

老北京城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的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数量,其实皇城应为六门。即:

  内城九门:
  安定门——北之东门,元大都安贞门南移;
  德胜门——北之西门,元大都健德门南移;
  东直门——东之北门,元大都崇仁门;
  西直门——西之北门,元大都和义门;
  朝阳门——东之南门,元大都齐化门;
  阜成门——西之南门,元大都平则门;
  崇文门——南之东门,元大都文明门南移,俗称哈德(逹)门、海岱门;
  宣武门——南之西门,元大都顺承门南移;
  正阳门——南之中门,内城正南门。元大都丽正门南移,俗称前门,北京城中轴线上。

  外城七门:
  东便门——北之东门;
  西便门——北之西门;
  广渠门——东门,俗称沙窝门;
  广安门——西门;明嘉靖年间建成时称广宁门,清道光年间避上讳“旻宁”之“宁”,改称广安门。此门俗称彰义门,由南城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了七、八百年。金代时(1153~1215年)金中都城西之北门名彰义门,此方位东西向通衢卽彰义门街,街名、城门名一直被老百姓叫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在的广内、广外就是彰义门街,广安门(广宁门)虽是建在了金中都彰义门迤东,不在原位置,但还在这条街上,所以百姓仍沿称其为彰义门。
  左安门——南之东门,俗称江擦门;
  右安门——南之西门,俗称南西门;
  永定门——南之中门,外城正南门,北京城中轴线上最南端。

  皇城六门:
  东安门——东门;
  西安门——西门;
  地安门——北门;
  元大都大内萧墙厚载红门的位置,明朝时称北安门,俗称后门,北京城中轴线上。
  长安左门——皇城外郛千步廊左端,面东;
  长安右门——皇城外郛千步廊右端,面西;
  大明门——皇城外郛千步廊南端,面南。清朝时为大清门,民国后改名中华门。

“皇城四”之说,应该是清朝以后民间形成的意识,算是民俗吧。依《明史》所载,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应属宫城范畴,而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则是皇城范畴。这様,皇城就应该是六门。宫城也是六门:玄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午门、端门、承天门(天安门)。“宫城八门”之说,应是算上了阙左门和阙右门。老北京城的城门除去紫禁城和那一对半的门楼,其它的城门就留下了城门名,成为了看不见实物的抽象的地名,真真儿的都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定门

安定门位于北京城内城北垣之东,明朝初年明军攻破元大都后,内缩大都北城墙五里修筑北垣,改大都为北平。元大都北之东门安贞门南移修筑为新的北平城北之东门,取发兵荡寇,凯旋而归,获得皇朝家国安定之意,定名为安定门。按照《易经》学说,安定门又称“丰门”(丰裕之门)。

京城九门中其它七门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唯北垣二门瓮城内建的是眞武庙,安定门眞武大帝被称为“安定眞武”,在诸门中独具一格。眞武卽玄武或元武(宋朝避皇祖讳改称眞武),是鎭守北方之神,眞武大帝为保平安,当然要鎭守寓意天下太平以德服人的京城北门了。

安定门城楼,楼宽26.4米,深11.5米,下层面阔七间(含廊)31米,檐柱24柱,进深16.05米;上层面阔五间25.6米,檐柱16柱,楼高22米,楼连台通高33.13米。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戗脊走兽7个。券洞门为五伏五券式券顶。城楼内两侧城墙内壁修有登城马道,供守城军士步行或骑马上下城墙。

安定门箭楼,位于瓮城北端,京城九门箭楼形制基本相同,体量和细部略有差异。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3间,后出抱厦五间,连抱厦通进深25米,楼连台通高30米。楼顶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重檐歇山顶,抱厦顶为独立单檐歇山顶,楼顶上层后檐中部顺坡延伸到覆盖后抱厦顶正脊。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正北面每排12孔,两侧面每排各4孔,后抱厦两侧面各1孔,总计82孔。

瓮城北部呈圆弧状,东西长68米,南北长62米,瓮城辟闸楼门洞一处,位于东侧月墙,闸楼屋顶建筑形式为硬山顶灰筒瓦。闸楼内设千斤闸,外侧墙面辟箭窗2排12孔。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上的安定门图

1860-10-21,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时摄。

1860年10月21日,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

1860年,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时(绘画,应该是以前幅照片为蓝本)。

1860年,安定门城楼上向南拍摄。

1860年10月21日,内城北垣外护城河全景图。图左远处为安定门,右边是地坛坛墙,护城河上有拦河水闸。

1860年11月21日,内城北垣外,远处为安定门(上图的左半部分) 。

1890年代,安定门瓮城外东北面,清末人们进出城的情景。

1898年安定门箭楼、城楼和瓮城全景(西北面)。

1900年代,安定门瓮城东侧全景。

1900年代,安定门箭楼东北面,在护城河刷洗马匹。

1900年代,安定门箭楼下,出城的蒙古王公。

1901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街道尚为土路,交通工具就是兽力车和独轮车,庚子年后一片萧条。

1901年,安定门箭楼西侧瓮城城墙上眺望城外。护城河石桥,安定门外关厢,安定门外大街。可见地坛坛墙和西门,地坛外“广厚街”牌楼 。

1900~1906年,安定门城楼东面(城墙上)。

1909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明信片。

1909年,安定门外,这儿曾是元大都城内之地,明初北平城北垣南缩五里,这儿就成了荒郊野外了。

1910年代,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街道已整修,路面为碎石灰土碾轧,两侧已修了排水沟。已有电线杆子,说明京城已通电力。

1910年代,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照片为清末所摄,明信片是民国二年(1913)寄出。

1910年前后,安定门东北面全貌,京城北垣城墙、城楼、箭楼、瓮城、闸楼、瓮城门洞、护城河桥、护城河,以及城外关厢的房子尽收眼底。

1910年前后,安定门东北面全貌,京城北垣城墙、城楼、箭楼、瓮城、闸楼、瓮城门洞、护城河桥、护城河(上图局部)。

1912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明信片。

1912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

1912年,安定门箭楼北面,护城河桥面上有支棚设摊的小贩,有推车的,骑马的,还有趴活儿的洋车夫。

1916~1917年,安定门城楼北面(原瓮城内),拆除瓮城与门楼后,已开通环城鐡道。可见城墙上瓮城断面新的修补痕迹。

1916-1917年,安定门城楼外侧(西北面)。

1916年,安定门箭楼北面,新修的环城鐡路站房,箭楼下的三开间房屋还是一层。

1917~1919年,安定门箭楼南面,瓮城内眞武庙,环城鐡路道口。

1917~1919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路上行人稀少,有步行的,骑驴的,乘人力车的。城楼顶的瓦垄上和城墙上长着灌木杂草。

192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东北面),瓮城与闸楼已拆除,箭楼城台留下了一段瓮城残月墙。

192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西北面及护城河桥。

1921年,安定门城楼东北面(城外),画面中瓮城已经拆除,在城楼两侧城墙上可看到因拆除瓮城而修补的痕迹。

1921年,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瓮城内眞武庙。

1921年,安定门东侧瓮城断墙和墙下的小货摊。

1921年,安定门眞武庙院内(箭楼下原瓮城内)。拆掉了瓮城,“安定眞武”还是气派非凡。

1925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城门关闭,有士兵把守。

193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北面,箭楼下一层的平房已加高为二层,安定门外关厢(安定门外大街),婚礼打幡的执事。

193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瓮城内真武庙。

1930年代,安定门箭楼西北面及瓮城外护城河。安定门箭楼前,护城河桥内的二层小楼。

1930年代,安定门城楼北面(城外)环城铁路道口。

1930年中前期,安定门城楼西面。城楼三滴水檐角琉璃瓦已掉(画面中只见到西南侧的),二层木扶手围栏已毁。

1930年代中前期,安定门城楼西面进入城楼的实榻大门,若油饰一新的话,应该是红色大门。

1930年代中前期,安定门箭楼南面,后抱厦进入箭楼的三个实榻大门。

1930年代中前期,安定门箭楼内部梁架,彩绘尚可见。

1930年代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北面。西侧顶层檐角已塌毁。

1930年代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面内部梁架。

1930年代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南面(瓮城墙上面),箭楼顶层西侧檐角和后抱厦西侧檐角已塌毁。

1930年代中前期,安定门城楼庑座内部,梁上彩绘已斑驳。

1930年代中前期,安定门城楼西北角下层檐角和柱子。

1933年,安定门大街(北向)。

1933年,安定门外,箭楼北面(南向)。

1930年代,安定门大街北向,出城的驼队和拍照的摩登女郎。

1939年,安定门瓮城外西侧,城墙护城河。由箭楼西侧箭窗向下拍摄。

1940年,安定门箭楼东北面。

1940年代,安定门瓮城外,箭楼城台,护城河堤,以及内城北垣。

1940年前后,安定门城门洞外(原瓮城内),出城的驼队和进城的清洁车。

1940年前后,安定门城楼东南面(城里)。这幅照片多被误辨为阜成门城楼,可能是看城楼下有煤栈,可多数城门下大都有煤栈。其实看二层的檐柱就看出差别来了,阜成门和朝阳门正面看上去都是8柱。

1945年前后,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可以看出,此前修缮过,二层安装着围栏,日伪把北京作为观光都市,为安全计,也得装上围栏啊。

1946年,安定门远眺(由钟楼上向东北方向拍摄,内城东北角楼已无存,可见城里雍和宫、孔庙、国子监)。

1946,年安定门远眺(由钟楼上向东北方向拍摄,内城东北角楼已无存,可见城里雍和宫、孔庙、国子监和东直门外水塔)。

1950年代,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瓮城内眞武庙。

1950年代,安定门箭楼西北面,一九五零年代的安定门外曾经是郊逰的好去处。

1950年代,安定门箭楼西面,一九五零年代的安定门外是一脉春水,一片垂柳。

1956年,安定门外大街,护城河桥。由箭楼上向北拍摄。

1956年,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城楼、箭楼完好,瓮城遗留下的东月墙断墙。

1958年,安定门箭楼南面,原瓮城内。环城铁路道口火车通过。

1961年,安定门及迤东城墙内侧,以及城里民居和雍和宫的西北一角。

1969年,安定门城楼西南面,正在拆除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安定门
世上再无北京城!
消失的明北京城(九)
回眸历史,缅怀那些仅仅留在历史书中的北京城门
目前仅存的两座明清时期北京城城门——正阳门和德胜门
老北京的城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