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其实也很贱
 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还“拱立阶下”等候了半晌。对刘备来说,这自然是礼贤下士,但对诸葛亮来说,这是否意味着摆架子呢?我看是有一点的。徐庶是诸葛亮的知交,深知诸葛亮其人,此公走马荐诸葛之时,就曾交代刘备要亲自去请,这无疑是暗示刘备,诸葛亮不是那么容易请得动的。刘备 “一顾”、“二顾”,扫兴而归,诸葛亮或许是真的出门去了,但回家之后,总该知道来访的是世之枭雄刘皇叔罢!依然草堂高卧,安之若素,岂不是故作矜持,等着人家来 “三顾”么?
   在《三国演义》中,摆这种架子的也不仅是诸葛亮。周瑜向孙策推荐张昭、张紘,说“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孙策令人赍礼往聘,此二人就“俱辞不受”,非要孙策亲临力聘,方才许允。张昭、张紘不过是二流智囊,倘且如此自重,何况诸葛亮乎?倘若刘备 “一顾” 、“二顾”之后,诸葛亮便受宠若惊,立即备马前往刘备行营,那他也就不是诸葛亮了。
    “三顾茅庐”这件事,如果孤立起来看,诸葛亮的架子确乎摆得太大了一些,难怪关羽、张飞愤愤不平。礼尚往来,人家专程来访,你就回访一次,又便怎的?据此而论,说他“恃才傲物”,说他“待价而沽”,似都不算过分。然而,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如果联系到诸葛亮的一生,那么,我倒以为,他当初的架子摆得还不够,说得俗一点,诸葛亮其实也很贱。
    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但“知己者”往往不是“士”,也不肯为“士”去死。诸葛亮就是这样的“士”,刘备就是这样的“知己者”。纵观诸葛亮一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主公是刘备时,他这样为蜀汉效命,那个不成器的刘阿斗当了皇帝,他也这样为蜀汉效命。他是恪守“士为知己者死”这一信条的,而他之所以视刘备为“知己者”,无非因为他一直铭记在心、叨念于口的“三顾”之恩。就为这 “三顾茅庐”,他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包括一生的心血、精力、才华、智慧。如果要说“待价而沽”,他这“价”是否开得太低了一些?如果要说“恃才傲物”,他这架子是否了摆得太小了一些?当然,诸葛亮也有一个“自我实现”的问题。纵有满腹经纶,也得有施展之地。得不到施展时,这“满腹经纶”也便一钱不值。所以,他要的并不是这“满腹经纶”的“价”,他只是想从这“价”看你是否真正识得这“满腹经纶”。这或许也是之所以“贱”的一个因素。
    诸葛亮其实也很贱,但仍有关羽、张飞之类的见识,除了他们孤立地看待“三顾茅庐”,或许还有这样的心理因素:其一,认为“打天下”就得靠他们用“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去打,看不到知识和智慧的作用;其二,只看到刘备授予诸葛亮的权力,看不到同时授予诸葛亮的责任,因而认为刘备起用诸葛亮就是给诸葛亮恩惠。如果依了他们的见解,自然只消张飞纵马前去将诸葛亮带来见刘备,但那样一来,诸葛亮之于刘备,也就像徐庶之于曹操,虽然身在汉营,也会始终不出一计。
    诸葛亮自然懂得仅靠匹夫之勇打不了天下,但他也认为 “三顾茅庐”确实是一种“恩典”,于是乎,刘备当皇帝,他下跪叩头,刘阿斗当皇帝,他也下跪叩头,架子摆了半天,终于还得依附于人,终于还得有一个“主”,不管是“先主”还是“后主”。
    如是,诸葛亮也只得贱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三顾茅庐(给孩子讲成语)
张飞遇刺另有元凶,刘备诸葛亮却不敢调查,他们在害怕什么?
微博
三顾茅庐
【浙江】倪昱晨《穿越古代》指导老师:严俊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