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个测试,你离糖尿病有多远?
我国疾控中心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国人中糖尿病患者已经突破一亿,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成年人中糖尿病前期患者居然已经超过50%。换句话说,就是在18岁以上成年人当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是II型糖尿病的候选人。糖尿病的危害不用我多说,它所带来的并发症深深的困扰着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大部分糖尿病候选人在10年之内就会发展成糖尿病人。这些人当中,会有你吗?


人们都知道,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的人就会被确认为II型糖尿病。有人可能会说:我的空腹血糖是5.6,距离糖尿病还远着呢;也有人撇撇嘴说:我的空腹血糖水平只有4.5,多正常啊,难道也会是糖尿病候选人?还有人说:我饿狠了就经常发生低血糖,上次测空腹血糖才3.3,我难道也会有糖尿病危险?


还真别说,这些人都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候选人。不信吗?先做做下面这个测试,看看自己有几项能回答“是”?


□——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

□——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后血糖超过7.8mmol/L。

□——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

□——有脂肪肝或高甘油三酯问题。

□——高血压患者,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血脂调整治疗。

□——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

□——腰围和身高的比值超过0.5。

□——腰上有很多赘肉。

□——饭后容易觉得困倦。

□——四肢瘦弱而松软,肌肉很少。

□——不喜欢运动,日常活动量很小。

□——体能比较差,上楼都觉得累。

□——有过多次节食减肥之后体重又反弹的经历。

□——饿了就觉得特别难受,容易低血糖。

□——三餐吃白米饭、白馒头或白面包。

□——主食吃得比蔬菜多,而且是先吃几大口主食才吃少量菜。

□——喜欢大米饭配红烧肉、大米饭配卤肉之类的吃法。

□——喜欢用有油的菜汤拌饭吃。

□——喜欢收盘子,饱了也要把剩下的两口饭吃掉。

□——喜欢喝甜饮料或喜欢吃甜食。

□——怀孕后体重增加很快。

□——有过妊娠糖尿病的历史。

□——有巨大儿生产史(出生体重≥4kg)。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

□——长期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者,或长期倒班工作者。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以上这27个问题,你中了几项?每一个项目都提示有未来患糖尿病的危险,回答“是”的项目越多,那么危险就会越大。如果有5个以上项目都是肯定回答,那真的要赶紧采取措施控制血糖了。如何预防?快来看看我们下面的10条建议吧


01
血糖控制能力差,意味着衰老

按目前最新标准,长期空腹血糖在5.6以上,就有带来微血管损害的麻烦,所以您千万不要因为没有突破6.0就沾沾自喜。长期研究发现,随着衰老的进程,人体血糖控制能力会下降。即便没有糖尿病的人,血糖的平均水平也会逐渐升高,那些最长寿的人,都是中年时代血糖控制能力非常好的人。


02
餐后血糖甚至比空腹血糖更重要

很多人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5.6,他们会在体检中也感觉自己没问题,甚至没有做葡萄糖耐量实验的机会。但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事实上,在我国餐后血糖高是一个普遍情况,没准您也是其中之一!不少空腹血糖完全正常的人,餐后血糖值却超过7.8,甚至超过11,这已经该抓紧争取控制和治疗措施了。


在一天当中,真正的空腹时间只有一夜的睡眠,而三餐饭后的时间加起来有十几个小时。所以餐后血糖高,就等于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而高血糖状态会引起高氧化应激、蛋白质糖化、血液循环障碍、心脏和肾脏负担加重等很多严重威胁健康问题。高血糖状态也会让人容易合成脂肪,血脂容易升高。


03
关心体重,不如关心腰围

体重只能告诉您身体的总重量,却不能告诉您,其中多少是骨骼,多少肌肉,多少肥肉;也不能告诉您,脂肪是在皮下储藏,还是深入到内脏组织当中。所以相比于体重,脂肪含量和分布对健康更重要。


研究发现,那些腰腹膨胀大突出,身体脂肪率高的人,往往都有脂肪肝,内脏脂肪过多,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大得多。腰细绝不仅仅只有美学意义,更有健康意义。国内外研究都提示“腰围身高比”是个好指标,这个比值越大,通常意味着患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越大。如果已经接近甚至超过0.5,那就要高度警惕了。如果一个减肥方法降低体重的速度比较慢,却能有效降低腰围,那么它就是最靠谱、最健康的减肥方法,因为这意味着身体的肌肉和骨骼没有丢失,内脏脂肪却真的减少了,患糖尿病的风险真的减肥了。


04
餐后困倦、或许是血糖没有控制好

您是否是在午餐之后特别容易困倦,如果不睡一会儿,到了两点钟的时候真的熬不住了。国外研究发现,饭后困倦可能与血糖水平过高有一定的关系。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视多吃主食,通常白米饭或面食分量很大,餐后的“血糖负荷”比较大,所以餐后困倦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些初步调查提示,餐后困倦意味着血糖控制能力较弱,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也会增加。


研究发现,同样热量的午饭,减少淀粉的量,增加蛋白质的比例,就能减轻困倦;减少米面等精白食品的量,改成一些全谷杂豆,也能减轻困倦,让注意力更集中。因为这些调整都能够降低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对预防糖尿病是有益的。


05
肌肉少,体能差,糖尿病也爱“瘦”子

肌肉通过把葡萄糖合成肌糖原的方式,能够“储藏”大量的葡萄糖,而肌肉的各种运动又会消耗相当多的血糖和糖原。特别是在吃进去大量淀粉类食物,“血糖负荷”比较高的时候,身体更需要肌肉来容纳多余的葡萄糖。所以,一个人的肌肉越薄弱,体能越差,体脂肪比例越高,肌肉容纳和消化葡萄糖的能力越低下,那么在吃精白食物和甜食的时候,身体控制血糖的能力就越低。


节食、饥饿会消化身体的肌肉组织,而体重反弹后,肌肉少了,同样重量下的体脂肪比例就会上升,实际上是一种“偷着变胖”的结果,而这也同样会伤害到身体的控制血糖能力。


06
低血糖更容易变成高血糖

人体的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范围,如果发生了低血糖,人就会感觉头晕、腿软、手抖、出虚汗、饿得发慌、精力无法集中,甚至眼前发黑、晕倒在地。


低血糖的人,一般都是体能较差、肌肉羸弱、代谢能力低下的人,他们肝脏和肌肉储备糖原的能力都不足,血糖控制能力差,所以一旦身发福,反而比别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从食物角度来说,那些容易升高血糖的精白细软的食物和甜食,也容易导致低血糖,因为它们消化快,血糖上升猛,身体就要分泌大量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但是这项工作一旦过度,结果就是血糖迅速下降,一直降到低于正常水平,也就是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07
孕妇不是越胖越好

近年来,孕妇中的妊娠糖尿病比例上升,孕期控糖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这是因为这些准妈妈原本肌肉羸弱,体能低下,而且孕期大吃大喝,体能上升过快,控制血糖能力下降,无法对付每天所吃大量精白食物中的淀粉。


孕期糖尿病生出巨大儿,不仅给宝宝和妈妈带来巨大风险,而且让宝宝将来长大后比别人容易患上糖尿病,也让妈妈中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上升几倍到十几倍。所以,女性在孕前一定要加强健身,改善饮食习惯,孕期也不能大吃大喝,要把体重控制好。


08
睡眠质量不佳,容易导致血糖控制紊乱

多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过短,或昼夜节奏混乱的人,容易出现血糖控制障碍。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前,也要注意头天晚上按时休息,否则第二天的血糖状况也容易发生异常。研究表明,昼夜节奏紊乱的人,如长期进行倒班工作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更大。


09
高血糖会让人更容易发生肥胖、心血管病和癌症

如果您体重超标,却发现减肥特别困难,可以测一测餐后血糖水平。 研究发现,那些餐后血糖偏高的人减肥更加困难,这可能与高血糖会刺激过多胰岛素分泌有关。胰岛素会促使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这会给减肥的人带来什么效果,不言而喻。


研究证明:无论是在健康人当中,还是在糖尿病人当中,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多大的,都会增加患颈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长期餐后血糖升高的人,血液里的“糖化血红蛋白”必然升高,而这个指标升高会带来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大幅度上升,甚至与胆固醇升高相比,危害更强更肯定。


另一方面,血糖过高会使人更容易患上部分癌症。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对9.8万名糖尿病男性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患癌症的概率比无糖尿病的男性高27%,女性糖尿病患者也比血糖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胰腺癌、膀胱癌、子宫癌和胃癌。上个世纪已经发现,高血糖水平有利于癌细胞的增值和转移。所以日常控制好血糖,也是一项保护自己远离癌症的重要健康措施。


10
容易患糖尿病的吃法

中国家庭的传统饮食习惯,米饭和各种面食是一年到头的主食,很少吃点杂粮豆薯替代主食,这些习惯不利于预防糖尿病。虽说油脂本身并不升高血糖,但是白米饭加大量脂肪的吃法都会带来麻烦,一则容易引起肥胖,二则会降低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有测定发现,米饭加油脂的吃法,会使餐后血糖峰升高后更难以下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过 50% 的人可能得糖尿病!这些典型表现,快告诉你关心的人!
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可能得糖尿病?!是你吗,快对照一下
二分之一的概率,你是糖尿病的候选人吗?
餐后困倦,说不定是血糖在作怪
糖尿病人的9大运动误区,进入误区等于没运动!
怎样才能真正靠运动锻炼,帮助自己控制好血糖?你需要知道这 3 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