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月十五“没收到”信息的村庄

一个八月十五“误传”信息的村庄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535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在看”以后转走,谢谢!

李付春|文

在鲁西北的禹城市区东南方向五六公里处,有个靠种植蔬菜发家“立新村”。假设有问路的,提“立新村”很少人知道,要是一说“鞑子庄”,方圆十几里,无人不晓。要问“鞑子庄”村名的来历,现在的人几乎很少有人知道。

“鞑子庄”村名的由来,与中秋节有关。每到八月十五的晚上,一大家人围坐在一张矮脚方桌前,望着天上大大的圆圆的亮亮的月亮,吃着厚厚的圆圆的甜甜的月饼,这个习俗至少上推我国的元代,应该是庆祝秋收的一个简单的仪式而已。
中秋节吃月饼的传说是美妙的,但这个“杀鞑子”的故事却渗透了一段不愉快。元未,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古称“鞑子”)入侵中原,一直到江南的苏浙一带,每个自然村落至少要有一个蒙古人驻扎,由汉民奉养着他。
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奴化汉人,有的地方竟然规定,新娘的初夜权要献给主政当地的蒙古人。当时男人娶媳妇是不敢张扬的,不少男女是“偷婚”,以避免被鞑子知道。
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汉人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在酝酿起义,相约“杀鞑子”,推翻元政权。
当时公开聚会是行不通的,为传递统一行动的信号,保证隐秘,相传南方的朱元璋,即后来的明太祖,便选择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机会,将写有起义信号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通过这种传递方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势力。
(成吉思汗)
其实,这个传说应该是“张冠朱戴”了。想出“吃月饼,杀鞑子”妙计的是当时江苏泰州的大盐商、后来在苏州称王的的吴王张士诚,而不是明太祖朱元璋。但是,自古以来,胜者王侯败者贼。草民出身的朱元璋后来做了皇上,后来写书立传的文人骚客,就把“吃月饼,杀鞑子”妙计给安在朱元璋身上了。
是不是在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天晚上,各村的“鞑子”都被同时杀完了?不是的,就说本文开头提到的“立新村”,当时也有一个“鞑子”,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鞑子”。这足以看出蒙古人之少、中原面积之广,连十几岁的娃娃就派上了“用场”。可是,他终归是个孩子,也并没对村里人犯下多少坏事。因此,当村民们在中秋节晚上接到杀鞑子“信号”的纸条时,善良的村民并没忍心杀死他。
可是,次日起义军在逐村收缴被杀“鞑子”的人头时,这个村里的人都说那“蒙古人”跑了。其实,那孩子已经被村民们暗中保护起来了。
多年后,那孩子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非常感谢立新村的父老乡亲,也就没有离开立新村,在此繁衍生息,据说今天立新村的于氏家族,都是当时蒙古人的后裔。
听立新村的老人们讲,“杀鞑子”以后的每个中秋节,汉人依旧吃月饼、庆丰收,那“鞑子”却在村北焚纸烧香,祭奠他的祖先,至于延续了多少年,却无人考证。
无论谁打听“立新村”怎么走,别人不知道“立新村”是哪。来人就说:“就是那个没杀鞑子的村庄,也就是现在还有鞑子的那个村。”
后来,干脆人们把“还有鞑子居住的那个村”一直延续到今天,都叫“鞑子庄”。

请点亮“在看,然后请点“原文”就能看到更多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家邓连朝《​最是难忘中秋节》[茉莉花香、冬虫夏草联袂朗诵]
八月十五杀鞑子
“八月十五杀鞑子”中的鞑子,代指什么人?不仅仅是蒙古!
民间传说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确有其事吗?月饼和朱元璋有关吗?
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你不知道的中秋节!
“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是真的吗?有历史可以考证吗?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