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达木盆地的历史第一则:为什么开发青海如此依赖甘肃

昨天写了一篇坐拥“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海经济为何仍然落后?兼论可行之道,这篇比较粗线条,而且也主要关注海西州的柴达木盆地问题,对于青海的    其他部分乃至海西州的其他部分都写得不够细致,但是我觉得不着急,慢慢来,把青海的各个地方都写透了,收获一定很多,而且能够提出很多原来想不到的点子。这一回还是写冷湖和茫崖两个油田的历史。

比起茫崖,冷湖开发的更早,1958年左右就形成了油田。

冷湖,因有一个水冰凉的湖(呼通诺尔湖,蒙古语意为异常冰冷的湖泊)而得名,。1959年曾设为冷湖市,上世纪60年代初建制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小镇,到70年代初,在四号养路段门前的路边,还立着一个写有“冷湖市”三字的木牌。有一种老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上还标注过“冷湖市”。1960-1991年是青海石油管理局的机关所在地,距省会西宁900多公里,距最近的铁路站柳园340多公里,距州府德令哈400多公里。

1958年9月13日,冷湖5号构造地中4井日喷原油800吨,标志着冷湖油田诞生。1959年2月20日柴达木盆地第一批原油外运,披红戴花的油罐车队浩浩荡荡地开赴玉门。1959年冷湖油田原油年产量达到24万多吨,全局产量升至30.2万吨,青海油田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油田。

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存不存在产业互动关系。我想这也是有的。因为农轻重三个部门之间也存在原料与产出关系,只不过因为这些部门,他们的资金筹措都得是靠出口或者变卖某些物资得到,所以其中的生产剩余就很紧张,几乎没有,有也是省吃俭用都用到“刀刃”上去了,比如制造战略武器(原子弹、氢弹和洲际弹道导弹)。所以为了维持这些项目的运转,就需要把物资生产储备更集中到重点项目上。冷湖油田也是在那个大背景下开发的,其实看一下当时的“四大油田”分布,就会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都集中在在西部。

玉门在甘肃西北部,心绛油田譬如克拉玛依,四川也是大三线的后方,而冷湖油田更是和哈密、酒泉玉门紧邻,而原子弹试爆的基地罗布泊也在这附近,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新疆油田、冷湖油田和玉门油田三点连线的三角形的中间,运输这些重要零部件都需要汽车,而汽车就要烧油,刚建国的时候因为汽油非常匮乏,导致东部的很多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都要在头上顶个大气包,用这些煤气之类的燃料顶替汽油柴油,但是有些设备是不能烧煤气的,所以石油还是要有的,玉门作为解放前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向周边派出技术员协助探采石油也是最方便的,所以心绛和青海的开采发展的比较早,冷湖相对于西宁兰州和东部远,但是相对于玉门就非常近。

当时的茫崖基本上还属于无人区,花土沟油田是70年代才探明的,花土沟油田1976年开始试注水,1981全面投入注水开发,采用250m井距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注水。注水模式为"早期温和注水,注水强度逐渐增强,在饱和压力附近达到注采平衡"。算起来比“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开发的大港油田还要年轻。大港油田最早被称为“641”,就是因1964年发现而得名,当时建立了好几个四合院办公,最早最简陋的是一号院,后来有逐步出现了二号院和三号院,现在这片区域基本上都变成油田职工的生活区了,1974年油田正式投产,而花土沟油田则是1981年才开发出来。茫崖片区的生命力肯定不短,因为直到现在更早开发的大港油田还在产油,当然储量肯定不如刚探明的时候高了。

当冷湖已经开发将近20年的时候,茫崖产区才刚刚投产,1991年后冷湖基本上丧失了主产地位,80年代逐步停产,级别也逐步降低,现在反过来成为茫崖的下属镇了。冷湖一度设市,后来又撤销。1984年成立县级茫崖行政委员会,1992年成立县级冷湖行政委员会,2018年撤销茫崖行政委员会和冷湖行政委员会,合并设立县级茫崖市。从设立县的时间就能看出两者地位的此消彼长。其实青海的办公机构从古至今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把驻所放到甘肃,民国的时候青海的办事长官也在甘肃境办公,青海油田成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把管理局设在冷湖,但是冷湖一脱产,管理局就半岛敦煌的职工生活区那边了。其实这反过来说明了甘肃对于开发青海的重要作用。

虽然在青海的一些地方能够种植青稞,但是大部分地区都以畜牧业为主,这样的生活模式不能支撑习惯粮食饮食的内陆人生活,而且量也不够,在冷湖极盛时期小镇就有十多万人,但是这些人的饮食补给都从哪来呢?完全靠青海吗?这不现实。所以除了石油技术骨干来自玉门外,粮食不能自给也是当地需要和甘肃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原因。河西走廊虽然环境也不太好,但是相比于青海,农业生产就方便得多,而且也有兰新(1952-1958年修建)、陇海(解放前)等线路与东部相连接,如果纯粹用汽车公路运输,对油品也算是一种损耗,所以借助甘肃等地的铁路运输,无论是运进大型采油机械和补给物资,还是运出石油,都是这种运输方式少消耗石油而且成本低。

因此在当时,甘肃给了青海开发矿产外运的低成本通道与粮食等物资补给的就近补给站,办事管理机构需要的数据统计和物资调度什么的既需要了解辖区的情况,又需要协调对口外部物资的调度。冷湖这个地方挨着青海与甘肃的边界,1954年11月就建成了简易公路。所以通往甘肃也很方便,既可以南下青海的一系列石化设施(采油油田和炼化工厂),又可以北上敦煌的居住区,更何况最早的时候职工生活区也在冷湖。1954年发现石油后开始建设,注意,这和简易公路修建的年代是一致的,这也说明了公路修建是为了把石油外运到兰新线东运。1957年设柴达木行委直辖冷湖办事处。1959年青海石油管理局迁至冷湖,1959年设立冷湖市工作委员会(县级行政区),1960年设冷湖市,1964年降格为镇,将马海地区划归冷湖镇领导,直辖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不同的概念,一是柴达木行政委员会,1958年改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置,治所在马海工作委员会大柴旦1963年撤销。而这里的盆地行政委员会,又是1957年改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置,治马海工作委员会大柴旦。盆地工作委员会,又是1955年改柴达木工作委员会置(地级),治马海工作委员会大柴旦。1955年海西蒙藏哈萨克自治区部分地区设置(地级),治噶尔穆(今格尔木)。这个自治区又是1955年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改设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都兰县察汗乌苏。原都兰蒙族自治区改设都兰县(驻香日德镇),原天峻藏族自治区改设天峻县(驻热那亥)。同年10月23日建立格尔木临时工作委员会,驻格尔木,属柴达木工作委员会领导。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2县及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由自治州直辖的区级行政单位)。

这些名称看起来乱七八糟,但是有一个关系是可以和内陆政区级别相对应的,内陆一般都是村/社区-乡镇-县/县级市/区-(改开前)专区/地级市。而在西部,相应的级别里面,行委一般对应县级,比如现在仍然保留的大柴旦行委,就是县级政区,报矿原来的冷湖行委和茫崖行委。所以即便现在合并冷湖和茫崖成立茫崖市,也是一个同级合并,没有升级,只是扩大体量了,他们的上司都是与地级市一级的海西州。而且当时也有后来只有省一级的才能用的自治区,但实际上当时既有县一级的自治区,也诶有州/地级市一级的,并不是单独称呼省一级政区的。(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冷湖:阿尔金山下失落的石油小镇。
1950年代兰青铁路的曲折历史 朱坤
亘古秘境柴达木
昨晚,茫崖震撼亮相央视《航拍中国》!
【青海行①】从敦煌到花土沟,走上世界最高的油田
青海油田与敦煌的恩怨情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