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RI不是新马歇尔计划,是借势而为

BRI(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这个东西呢,其实不是简简单单像西方某些人比如兰德公司报告所说的那么简单,是马歇尔计划2.0、“基建狂魔”推进过剩产能海外输出,而有着另外的深意的。

第一,基建产能为什么过剩?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最主要的是要搞懂地方土地财政的那一套逻辑。为了招商引资,吸引工业开发,各地纷纷推出低地价甚至零地价的优惠政策,吸引工业进来,实现本地的生产总值上升。这个是不确定的,你不知道能不能吸引过来,但是为了这些工厂的生产,你得给他们配备好水电运输一应等项的基础设施,这也需要钱,你让私人资本主动去投资开发这些?做梦去吧你。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还得地方财政开发,但是一般的税收里60%都上缴中央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自己在基本开支之外根本拿不出这么多富裕钱,怎么办?卖地皮啊,但是工业地皮已经赔本赚吆喝了,只能在其他方面找补找缺了,于是乎为了这些基建开发,房地产被高价卖出,以便获取这部分融资。

地方一般会有土地融资开发公司,接手这部分的资金,投资开发基建,这些就是交给私人的钢铁、水泥和其他基建设施制造商手里,他们创造了大量就业和产业倒灌红利,当然这种倒灌肯定不如沿海的高端制造业获利多,但是你不可能让中西部也能吸引到江苏广东那样的投资,成本太高了,外资或者本土制造业就算为了廉价劳动力也不愿意去,你产品运出来成本就高多了,所以没法去,只能在沿海等着农民工千里迢迢跑过来打工。所以沿海制造业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动力,他们看上去很光鲜亮丽,但实际上还没到决定性增长动力的那种程度。

为了基建更多的吸引投资,一般来说为了加紧完成增长指标,都会先向银行贷款完成一轮基建,之后再靠卖地皮获得还钱,这样一种借了还、还了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波又一波的凯恩斯,而这个凯恩斯的动力源看上去是国家干预的,实际上还是从居民收入扣除的,但是你不建立一套规模的基建行业,就不可能维持收入、增长收入。居民部门的还款利息倍数其实还处在安全线范围,在8左右,美日等房市泡沫前夜,这一数字都跌破了1.5,所以居民购买力尚足以支撑;但是地方财政撑不下去了,中央和地方你六我四的格局,使得他们再发动新的经济周期的时候越来越力不从心,但是指标又要完成,就得负债运营,导致地方债务滚雪球式增长,很多地皮已经按底价出售了,所以财政能从中获取盈余的空间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一部分大房企出现资金回笼困难,获称之曰“流动性弹性下降”。这样如果造成地产商市场性恐慌,就会陷入负反馈陷阱,其实就和泡沫也差不多了,但是这个泡沫是发生在尚足以维持的情况下。而且大房企很多资金链在海外,所以事实上就有了外部资本策动内部雪崩的危险。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现在有几招,第一,中央财政和央企系统开始逐步接管一部分不动产,你流动性差,主要原因还是地方财政太紧张,所以你可以中场休息一下,换个更壮实的球员上场接着踢。这也只是延长哮喘再次发作的时间,而不能解决问题。第二,做大经济发展前景。这个做大是相对于一般意义的做空而言的,所以大搞海外基建,真的是因为自己钱多到没处花去了吗?非也,抵消外部资本做空房企资金链的声势,你看他们都出国放款1059亿美元还没收回呢,这不是有钱是啥?阻遏国际资本的恐慌情绪;第三,就是搞一点产业升级,现阶段主要是去杠杆什么的,所谓的去产能也主要是指国企中的钢产能和水泥等方面,而不是一般的民企,这是两个概念。原先为了赚钱,抬高钢价格,导致下游民企成本升高,很多民企都受不了,现在往国外倾销一点,赚点外国人的钱,不亏。

但是问题来了,你国内流动性都不高,往海外投资那么多,不是更困难了吗?所以这里又牵扯出一套更大的逻辑,就是拉欧洲资本入伙,特别是德国。BRI不是一套孤立的完全由中国资本自己实施的发展政策与倡议,而是一个大广告,因为很显然这些地方都是投资风险较高的,换言之,就是太穷了或者太不赚钱了,那你还投资、放款,那不是冤大头吗?此言差矣。这就是先画个大饼,至于谁充饥,还不一定呢。你从地图上看看这些地方,要么是非洲,要么是中亚、西亚和南亚,甚至还有印度。你在这些地方活动,说我要搞大基建、大投资,难道这些地方都是真空的吗?

法国一直视非洲很多地方为自己的排他性势力范围,而美国日本也把南洋看做自己的“特殊利益范畴”,印度更是对華抱有敌意,中东,英法美荷诸国石油资本在当地都有巨大的既得利益,你就算把自己说成人畜无害的小天使,这些人还是会把你当成白莲花。所以他们肯定不会闲着,要千方百计的阻挠你,对刚一个美国就够呛了,还要刚这么多国家的吗?显然不是,因为Sino不是傻子。一方面我们没那么多钱,另一方面这么多虎视眈眈的,那好啊,让你们参与融资不就得了,所以又有了亚投行,还准备用金砖开发银行的钱投资,第一个的热烈程度到什么地步呢,就连英国这样的美国铁杆走狗都进来了,想分一杯羹,而且还是第一个。

除此之外,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挪威、南非、波兰等国先后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

日本为什么不加入,因为他想做南洋老大、亚洲老大,我加入你主导的亚投行,不是说明我承认自己主导亚洲经济体系的努力失败了吗?所以即便看着其他国家在其中获利,它也不可能加入,因为这是打自己的脸,而且间接承认了中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中的领导地位。

那么别的国家为什么乐意参与呢?很简单,BRI过程中主要融资方是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等中国国有银行,信用是靠财政间接背书的,财政又靠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呗,所以只要这个增长仍然持续,就不用担心自己投进去的钱打水漂;BRI投资的实施方主要是国(央)企,他们再怎么着也不会放任这些部门破产的,而且Sino最擅长赚钱,死马当活马医的比雷埃夫斯港都扭亏为盈了,这就打了两个大广告,第一,中国投资是有钱的,不是庞氏骗局;第二,中国人特别会赚钱,死的都能给你整活了。这样大力开发,就是为了钓鱼,钓来一大批国际资本。

不独有这两个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也大力参与BRI融资,其实这里你能看出一个极智慧的点,无论是金砖开发银行还是渣打银行,在印度都有特别多的业务,印度作为金砖开发银行的股东之一,在这里也有不少钱,所以既然你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中国资本不方便进入印度设厂,那没关系,用你的剩余资本去投资我的项目,你能战术上盈利。我在战略上盈利。这样即便你心里对我还是抱有敌意,想要跟着美日印澳搞事情,但也很难搞成。没办法,利益在这里了。

印度为什么要这么大力参与呢?因为BRI过境的都是印度自己视为禁脔的区域,特别是北印度洋和东非,光中国自己参与你可以拉别人进来对抗抵制,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家伙坏得很,把欧洲和韩国、俄国都拽进来了,自己想发声也是孤家寡人,美国日本在这个区域对不上这么多参与国的,很多都是自己的盟友,拽不出来的。印度不像美日,可以不参与,这是自己的家门口,到嘴边的机遇都不要,非得把自己关在门外,说我不想吃那块蛋糕,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呢。

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参与,在亚投行里德国也参与,这样无论是德国联邦银行还是最大私人银行都参与其中。德国为什么这么拼命的参与美国反对的项目,甚至可以说孤注一掷呢?因为欧元区再不突围就没办法干了。欧元区包括这么几支力量,第一是德国,靠强劲动力的工业攒下资本存量;第二是英国,英国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金融力量,因为英格兰银行财团在二战中被摧毁了,地中海财团也半死不活,但是靠着瑞士和英国分支活下来了,现在是以以色列为中心,英国为分支,美国有点想利用法国掺和进来,然而法国的主要金融资本还是靠地中海财团,美国发挥不了主要作用。所以英国脱欧不代表地中海财团与德国的合作破裂,但是说明他们不再把合作重心放到欧盟、欧元区了。德国为了拽住这个合作口,其实已经费了很大气力了,欧元区德国工业得利多,法国得利少,所以法国总是有离心倾向,为了这一点欧盟也经常发出扩张性言论,其实德国没有法国那么嚣张的。

欧元区在11年左右被美国炸了一回,搞得内部瘫痪了好几个成员国,南欧的最先原形毕露,靠旅游和农业什么的发展葡萄牙、希腊等国一嘴巴子给拍出千里外,德国为了输血精疲力尽,地中海财团也受到牵连,还要一起给这些拖后腿的输血,所以他们就不乐意了,但是又没到完全放弃德国的地步,所以先脱一个英国,法国留在里面观望。脱了英国之后赶忙组建AUKUS,在远东下赌注。说到这里就能看出英国很矛盾,一面是“英美特殊关系”,另一面又是参与“亚投行”,本身还是地中海财团的分支,这么复杂的身份是怎么做到的?其实这就是英国自己的平衡术。正因为自己不受本国金融资本控制(二战后强大的英格兰银行财团被彻底摧毁,现在的英格兰银行是经历工党国有化改革之后重新私有化的、受地中海财团主要支配的这么一个金融垄断资本),所以为了努力维持自己的独立性,要在看似水火不相容的各方之间多脚下注,是典型的投机分子。

1950年的时候英国就承认新中国了,英国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英国的政策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沃伯格财团和地中海财团博弈的结果实现的,比如这次组建AUKUS,就体现了两大财团的共同利益。总而言之,英国参与亚投行,并不妨碍他受地中海财团支配和美国政治军事战略影响的本质状况,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地中海财团保留了一定的对话空间,而不是死心塌地跟美国围堵Sino。

加入亚投行在先,而AUKUS建立在后。中间有一个变量是什么呢?就是和伊朗的25年协议。这一点就彻底激怒以色列了,但是英国仍然没有退出亚投行,一是英国自己的意思(多脚下注),二是地中海财团仍然没有自己掐了电话线,也就是还联合起来搞沃伯格财团的可能,虽然这个在二三十年内实现不了。英国参与AUKUS而不退出亚投行,就是这个意思。

德国参与亚投行、BRI,其实都是为了主要给自己保命,给欧元区续命。他为什么找Sino而不找小日本呢?因为小日本已经被美国用金融核弹炸过了,不禁炸;Sino体量现在不怕炸,美国不敢用美元或者黄金做空,而且房市的窟窿已经给BRI这场盛大广告堵上了,这个地方是安全港,吸引的越多,中国的安全性就越高,美国就越不敢乱来。欧洲虽然在军事政治上仍然受到美国的侵扰,但是在金融上开始逐步向Sino靠拢。在之前的几篇《文化洗脑的主阵地:环保、黑命贵、LGBT都是一回事、一盘棋》、《美国天气预报式预报战争日期,盯上的不是俄乌,而是中东和以色列》中都有涉及,还有更早的很多篇,就不往上放了。

美国的颜色革命是全方位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哈萨克斯坦、利比亚那种的都是美国对所谓“威權國家”实施的看得见的颜色革命,对欧洲和日本这些因为二战而缺失了金融集权阶层,导致宪政主权不完整的国家,开展了“静悄悄的革命”,主要就表现为遏制其产业发展、破坏其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的社会对立话题和环保议题的运营,衍生出一系列LGBT平权、民粹排外、环保等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政党有一些已经颠覆成功,比如右翼的五星运动党在意大利已经上台,这就是破坏欧盟、瓦解欧盟。德国和北欧的环保党、环保组织则是大力阻挠和摧毁德国未来工业发展前景,叫停核电站(因为可能爆发的核泄漏会污染环境)、叫停光伏板生产(生产过程“污染”),什么都污染,但是石油七姐妹公司的“环保塑料袋”、“环保吸管”不污染。

美国的各种对立议题炒作达到巅峰,而且美国还大力开放吸毒合法化,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把基层社会搞臭了,不要让我在你移民进入的过程中给你支付沉没成本,我只要在国外现成的高知人才、技术精英,这样我就省下很多社会治理成本了,基层越乱越烂,移民就越不愿意进来,因为没有什么金融/科技精英才能的在美国根本混不下去,阶层固化推动社会分化加剧,反过来社会分化加剧阶层固化。这样基层光吸毒、LGBT、衷租仇杀了,自然就不再关注社会福利啥的了,这部分钱省下来,可以用于在国际上争夺人才和科技竞赛,谋划四国机制和AUKUS的军事冒险,千方百计用于对華战略竞争。

对盟友的颜色革命也是德国加速向东看的原因之一,因为再不行动,德国就干等死了。祥子虽然有力气蹬三轮车,也攒下来钱小富了,但经不起折腾,折腾几回就没继续拼的本钱了。所以只能赌一把,去参与BRI这个美国认为大逆不道的局里来了。伊朗这个是显化的,欧洲更早的就开始伊朗化了,伊朗这个苗头最初判断的时候是要发生在俄国身上的,但是俄国体量大,更受得起折腾,所以没先倒下,伊朗先受不了了。没办法,签了协议。Sino知不知道这样会和地中海财团对冲上?肯定知道的,但是为什么这么做?

第一,BRI需要更强劲的广告来打,德国参与的决心才会增强,更多的发达经济体才会乐意跟进,招徕更多股东,也就是变相孤立美国;第二,伊朗入局,可以搞一条从马什哈德经土库曼到国内的油气管线,这是战略安全的保障,因为伊朗没什么筹码,只能更安全的供应Sino,这样也是敲打毛子和中亚小国们,别以为内陆能源安全光指望你们了,我还有备用选项,所以他们会更积极的对Sino供油供气;这是两大安全阀;第三,有便宜不占是傻子,我们就算把伊朗让给你以色列,你会对我们好吗?不可能的。以色列和美国博弈的局子就是谁先抢到能源供应泵,谁就先能依靠能源拿下欧洲的金融主导权,换言之,我们放弃伊朗,实际上就放弃了欧洲,把欧洲、把德国往地中海财团的火坑里推。这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为什么要做?

吃,吃大块滴。

这样唯一的坏处就是加速了AUKUS的建立。但是,就算你把欧洲伊朗让给以色列,以色列就会对你网开一面吗?不可能的事,想都别想。给台湾出口军火,早就有的历史;其次,我拿到欧洲之后,为什么不能再多吃点?搂草打兔子,就算拿不到什么好处,给美国跟Sino拱火,让你们两败俱伤,不是也挺好的吗?虽然我的实力没增长,但是你们不是衰弱了吗,我不就不战而胜的成为世界霸主了吗?所以无论我们拿不拿伊朗,以色列-地中海财团都会掺和远东的局,而且是拱火的那种。与其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住先把夫人娶回来呢。

所以欧洲这些家伙虽然在外交上还是跟美国亦步亦趋,经常配合美国为虎作伥,说一些P话,而且跟我们在欧洲方向抵抗顶住美国压力的伙伴老毛子经常蹿火,搞不痛快,但不妨碍我们逐步把这群伞兵拿到手,利用它们的资源,借势而为这也是贸易“多边主义”的一个重要支柱,实际上哪是贸易,是金融多边主义。

而这些看起来不怎么赚钱的项目,他们为什么要投?投的是中国抗风险能力的金融安全港,不是投资这些穷不拉哈的不毛之地。中国要收回成本的话,需要至少二三十年,这段时间里钱都投出去了,收是收不回来了,这样无形中就借助客观条件绑住了这些股东,尤其是德国。德国已经把欧元区都堵上了,他们心里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这个过程中就深度黏合中国金融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又不是只能在海外搞,Sino也属于亚洲,当然也可以申领贷款了,所以前期回收成本的,主要靠全球股东给中国土地基建放款。这是谋于外而达于内,把燃眉之急解决了,同时扩展了自己的国际金融稳定性和影响力,还塑造了未来几十年海外市场和投资输出地的营商环境。

“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 嘉 诚
【新刊速递】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30, Issue 128.
“犹太皇族”沃伯格家族的金融传奇
印尼人民银行第二季度资产同比增长9.21%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四大亲兄弟称霸世界石油百年之谜(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