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俄渐行渐远,与美暗送秋波:印度向西看不可避免

印度本身就是嘴巴硬但是身子软的家伙,嘴巴强硬得不得了,但是实际办事就是“好商量”的,这次又开始考虑参与对莫斯科的能源价格封顶的事项了。印度的金融能力非常孱弱,所以不可能跟着美欧洗劫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但是印度也不傻,在卢布汇价暴跌的时候一口气把冷战时期拖欠的苏债还完了,这等于变相的使俄国损失大量资金,而这些钱在印度落地就都成了塔塔公司或者其他官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即便要花点钱弥补亏空,但是印度还是可以养得起的,但是俄国可不是这样,俄国的人口比印度少得多,苏联解体后更是少了一半的人口。 本土的轻工业什么的市场支撑不起来,这个原因倒不是说一亿四千万的人口无法养活这些企业,而是留给他们资本再积累的空间,突如其来的市场开放,在这些企业本身没有资本再生产能力与其基础上衍生的技术更新能力,而西方资本首先进入的就是金融,他们摧毁了这个环境,并且把他们的资本市场环境彻底搞糟,之后非常轻松的收割了俄国的商品市场,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资本市场,俄国内部根本就没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因为市场化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增长模式是否转换,是否从数量积累型转化成产业倒灌(抽象资本再生产,市场共同体的总收入预期和总消费循环),而这一点俄国显然没有实现,所以现在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动用什么资源进行资本化实现再工业化,而是怎么让这个工业化或者未工业化的市场共同体可持续发展。这个可持续不是北欧环保党的那个可持续,而是经济逻辑本身的可持续,数量积累型经济就是不可持续的,这个不可持续不是说它会在某一天进入衰退而灭亡,而是说它的增长不能持续,资本主义经济自然也会周期性的遭遇危机,但是它可以保持一个基本的持续性,也就是危机发生之后能恢复,而且在更高的基础上发展,这是一个节节高的趋势,而且效率要远比数量积累型的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能开发的东西和规模也就多得多。

建立在数量积累模式上发展的工业门类,其个体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他的资本筹措、原料购买都是计划委员会负责的,一旦这个强大的心脏崩溃,那么他们也就只能接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命运了,这些都是俄国在苏联解体工业崩解的一个内在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非常多,但是大的工业资本却不容易崩解,而是历经多次危机而不倒,顶多有一些亏损,但不是彻底倒闭和丧失对资本的经济控制权。在金融资本打败俄罗斯的银行后,俄罗斯的市场也就彻底洞开了。在这些废墟基础上新生的寡头,无一不是跟随、模仿这波宰割俄人的资本狂澜而致富的,而且他们和外资的关系也很暧昧,所以没有受到打击,反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结构,他们搜刮到的钱和积累的财富和西方的工业大资本一样都存储到他们的大银行里,俄国的寡头们也不例外,所以他们可以在外面随心所欲的奢侈消费,购买了不少游艇和豪宅。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富的象征,而且在某种层面上是他们和西方金融资本之间合作甚至服从关系的隐喻。从此之后泥菩萨过河,而自身难保,更没有其他钱援助印度工业了。

而印度本身的经济呢?是建立在数量积累的经济之上的,但是印度也希望搞工业化,但是没有天然的资金泵,没有办法搞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以要借钱,但是印度的银行担负不起这个职责,因为他们害怕这些工业资本还不起债,印度现在工业就主要两块,一个是塔塔和印度斯坦等官本控制的大工业,基底是苏联时期援助的重工业企业,是国大党长期执政时期的现代化成果,但是数量少,不能形成一个普遍的资本领域;另一个是占大头的手工业小作坊和小工厂,这类小资本是最多的,他们大多是小微企业,而少量是中小企业。除了官本企业外印度银行根本就不敢大量放款,因为很可能因为经营失败而坏账,但是魔笛是不甘心的,所以他要从美国那里搞钱,但是美国人可是吃葡萄不吐核的狠人,绝非什么善茬,所以美国人条件很干脆,那就是开放资本市场,或者说金融领域。这么做什么后果,就算不懂其中原理的人也能大致想到。在这个过程之中,到底是俄制武器平衡美国的作用大,还是美国提供工业化资金的作用更大,对于印度来说已经有了判断,这个判断即便不会直接表现出来,也会在日积月累之中渗透出来,这就是印度不可抗拒的一条道路。对于印度不要有幻想,即便你给他钱他也不要,这倒不是他客气讲礼貌有骨气,而是天然的防备心,这是一个战略意图,不是你能改变的,苏杰生所谓的亚洲世纪不过是一个噱头,真相信了就傻了。

所以印度在对俄问题上会逐渐掏空自己原先的立场,而倒向美国,这是一个既定不移的趋势,除非印度政府不想工业化了,然而这一点实现的可能性接近于在在沙漠里划船,根本没有现实意义。因为印度没到摆烂的那个地步。印度银行非常孱弱,与其说是银行统领经济发展的格局,不如说是印度的财政在供养这些银行,他们时而锅有化,时而私有化,印度人搞宏观调控的手法非常刺激,就是这样,然并卵,这些银行合起来的体量也不够大,也就是一个巨型越南的感觉。印度经济真正的腹地是几亿人的农村和农业,没有这些,印度的工业没有资金可以供养,而商业和贸易也无从发展,与这些传统产业相比,被吹得沸沸扬扬的外包业创造的价值实际上非常有限,就像军工出口对俄国经济的作用一样,平时看起来作用非凡,实际上一年到头也没有200亿美元,真正的大头还是那个油气出口,对印度来说是农业出口。小工业为主的产业经济主要是应付国内市场,印度的经济接近于沙俄的农业和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工业的结合体,当然这么说是抬举印度的工业,印度工业还不如第三共和国了。

这样一个情况,属于是未老先衰,所以要治起病来更难,这就好比十四岁得了糖尿病一样难搞。另外一个问题是印度内部广大的农村腹地里的class contradictions,这个也是定时炸弹,就像原先沙俄时期的那个情况,内部爆炸的芯子非常厚实,这个因素其实比所谓的北方强邻更可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印度不奉行敌对政策,这个敌人都可以不存在,这完全是印度以其地位为争夺对象导致的后果,然而印度的凯南们没有美国对苏联的那种优势,所以最后打不赢冷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南泉:从十月革命前到列宁时期的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
从经济方面浅析日俄战争
俄罗斯2018版Elbrus处理器一秒钟运算1万亿次,看俄电子工业多强
【人类经济万年史—214】亚洲国家经济殖民地化
法国宁愿支付12亿赔偿款,也要撕毁军舰合同,俄罗斯:我自己造
全世界福利最好的国家,准备每月给人民,每人发6000人民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