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什么要考研?我为什么又愿意结婚了?【干货向】

电影《阿黛尔的生活》剧照

共2137字,阅读约需4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前几天突然想起一件事,我考研的时候,最大的动力不是提升学历。

我选择跨考,不是觉得北大中文系的金字招牌很吸引人,不是觉得读研之后我就可以改变人生轨迹,事实上,我几乎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我不是为了它们而去考研的。

当时我畅想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在中文系读书上课,和同学们谈古论今……

对,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我最感兴趣、最能激发我热情的一点。我就是为了这样一种目的,从零开始,完成了我的跨考之旅。


01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什么呢?

做一件事最强大的动力,必然源自内心,我们应该追寻的,是具体的、个人化的、感性的目标,而不是抽象的、宏大的、社会赋予我们的目标。

是不是有点难懂哈哈哈,那我们打两颗栗子吧:

高中那会儿,老师拿来激励我们的话,总是很空,“用功读书”“为社会做贡献”“成为民族的脊梁”云云。

我们其实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努力。

如果那时候,我们能找到仅仅对个人而言,有价值、有热情的目标,或许这条路会走得坚定很多、清晰很多。

如果我考研,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本科学历不够用,是因为考研是一种趋势,是因为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这些目标太大太空了,它是整个社会的某种共识,但其实无法真切地打动我。

那么我考研的过程中,会常常感到迷茫,我做这一切,真的有意义吗?读了研,这一切就能实现吗?

这种目标的意义框架,是社会赋予我们的,其实很容易被消解掉。

但如果我所追寻的目标,是在中文系课堂上读书思考,这种基于我个人内心最真实感受的东西,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被消解的,有意义也好、没意义也好,我真的能从中得到快乐,才有源源不绝的动力。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吧:什么是抽象的、宏大的?什么是具体的、个人的?

想一想,你高考是为了什么?你考研是为了什么?你在追寻那种真正能打动你的东西吗?


02


我很喜欢《成为波伏瓦》里的这样一段话:

在日记里,波伏瓦叮嘱自己:“不要做德·波伏瓦小姐,要做你自己。不要去追逐外界强加给你的目标,不要去盲从既定的社会结构。对我有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了。”

说起来,我对结婚的态度,经历了几番转变。

几年前,我认定自己是要结婚的。

我没有想过为什么,我接受的是社会灌输给我的观点,结婚生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儿。

虽然没有认真想过,但我的确希望婚姻长久,持续一生。“没有认真想过”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事儿:结婚不就是要白头到老吗?

一两年前,我认定自己是要不结婚的。

我打定主意不结婚,原因是我觉得结婚没有意义。离婚率越来越高,这个现状有目共睹。我认定,结婚大概率是会离婚的。

爱情很容易就会消失,人是会改变的。

我不是不相信别人,我是连自己都不相信。我也不确定自己可以爱别人一辈子,虽然我希望如此。

今天的我,如何能了解以后的我呢?

我这样讲,不是给自己留退路,而是觉得,许诺自己不确定能否做到的事情,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也完全不希望听到别人的承诺,没有意义呀。

于是我决定不结婚。

不过,我希望拥有专一的、长久的、稳定的亲密关系,这一点是从未改变的。

后来我关于结婚的想法又改变了。


03


我们的社会,把结婚当作目的,大多数人在结婚的时候,都认定会和对方一生一世。只要找到那个对的人,结了这个婚,亲密关系、家庭这个课题,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劳永逸了。

我觉得这个事儿概率不太高。

当然,的确有部分人可以实现,我自己也认识这样的夫妇,真好呀!

我之所以会改变想法,不是因为我相信婚姻了,也不是因为我相信人性了。

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结婚,是因为,我把结婚视作一种手段。

心理学上认为,良好的亲密关系由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个要素组成。婚姻的确是很庄重很严肃的承诺了,在当前社会,好像找不到比它更强有力的承诺方式了。

如果我和对方结婚,那代表着我承诺自己现在很爱他,希望和他有长久稳定的关系,并且愿意在法律、社会的层面上,接受约束和监督,尽己所能去经营这段关系。

于我,婚姻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我并没有想追求婚姻,而是想追求良好的亲密关系,追求能让我快乐和幸福的东西。

我也不指望婚姻会持续一生,但我会为此而努力,运气好的话,持续一生是我最终会得到的结果。

当然,离婚也未必是坏的事情,也并不是失败。人生嘛,重在体验。

单身也好、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离婚也好,我都可以过得很好。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都是一个很独立的人。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盲目相信“人就是要结婚的”,这是被社会观念绑架;如果你没有经过任何个人化的思考,认定“人就是应该不婚不育”,这也是被社会观念绑架。


结语


通过这3个案例,我要说的是同一个问题。
高考也好,考研也好,亲密关系也好,任何选择,都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再去做决定。

社会灌输给我们的观念,我们需要想一想。

不是说这些观念不对。考研或者不考研,结婚或者不结婚,生育或者不生育,都完全没有任何对错可言呀!都可以呀!

我的意思是,如果最后我们还是去考研了、去结婚了,但已经是按照自己认可的逻辑去做,而不是盲目/被动接受社会的逻辑。

不要遵循社会赋予你的意义框架,去追求你内心真正认同的道路,那些具体的、个人化的东西。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这句话真的是苏格拉底说的,不是我之前杜撰出来的苏格拉底·冷冷说的。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性、婚姻与爱情,李银河的观点可能颠覆你的三观
夫妻之间,没有共用过这三样东西,算不上真夫妻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男人为什么要结婚?
离婚真相:性资源解体
2018到2022,我的爱情观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