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武王攻灭殷商王国,最终会选择哪一支部族为自己戍守西部?

戎狄部族跟周人的渊源属于同脉,大家都是从黄土高原的西部和北部方向而来,向中原地区迁徙,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周人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人,而戎狄部族则依然生活在黄土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区,与周人并存。

周人因为有着“胜者为王”的优越感,同时为了更好的控制辖区内的平民,便彻底的断绝了祖辈过去的关系,而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把戎狄部族视作“非我族群,其心可诛”的异族。戎狄部族与中原之间的战争,即是源自于此。

在这些生活在周人西部和北方的戎狄部族,其中最为强大的是鬼方和犬戎等族群。在殷商时代,这些戎狄族群就与中原人常常开战。

武丁时代中原人就多次率领大军与鬼方和戎族人开战,史书中有“三年乃克”的说法,武丁的“克”绝非是彻底的征服,只不过是局部规模化战争的胜利而已,即便于此商王朝的武丁也费“三年”的时间,才打赢这场战争,可见当时的戎狄部族就已经非常强大。

后来周人的姬昌时代,殷纣王为控制西北地区,便又将姬昌任免为岐山地区对戎狄部族作战的指挥官,所谓“攘戎狄而戍之”,姬昌也便于此成为西伯侯,是殷商王朝镇守西北地区的最重要诸侯王。

在这个地区苦心经营的姬昌部族,历经血与火的锤炼而生存下来,终于成为殷商王朝最强的诸侯部族,在与戎狄部族征战的数年之间,既是殷商王朝仰仗的边疆重臣,又是戎狄部族闻之色变的部族。

“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可见周人历经数代耕耘,西部广阔的地区,到周武王时代基本上应该有很多已经归顺于周人,孟津会盟的八百诸侯中,就有很多来自戎狄的,来自羌髳的,还有来自古巴蜀的部族,是以“三分天下有其二”,周人一边与戎狄部族交战,一边则加大对中原地区的蚕食,为最终夺取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当周人的政治中心东移,就需要较为强大且值得可信的部族,来戍守中原西北边境与戎狄相邻的地区,才可能避免重蹈殷商王朝忽视周人而致灭亡的覆辙。那么,哪个部族最为合适呢?

《史记》有:“费昌党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费昌之子中衍,为帝大戊御……”这个费昌是传说中的圣人伯益的后人,自夏商时代其族人就多为君主近臣,到后来殷商中后期,有后人叫中潏的,亦是跟西伯侯一般守卫西部边疆的臣子,有“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的说法,也就是说驻守西部地区,与西伯侯姬昌家族有着共同职责的,还有这个中潏家族。那么,这个中潏到底是谁呢?他跟秦人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史记》里有“其玄孙曰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直到这里我们也才知道中潏的后人中有个飞廉,这个飞廉就是非常关键的人物。

在周武王攻灭殷商的战争中,飞廉并没有彻底的屈服于周人,反而是带着儿子与周人进行大战,最终死在了周人的手上。而后至于飞廉的其他后人,则有“有子曰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为宅皋狼。”

到周成王时代的飞廉后人则已经成为周人的臣子,所谓“孟增幸于周成王”,则可见此时的飞廉后人已经成为周人的近臣,而“是为宅皋狼”是什么意思呢,“宅”即是戍守,“皋狼”是地名,据传大致就在今天的河套地区,在周人时代这里正好就是中原与戎狄部族交接的重要区域。

这即证明,周人最后还是选择了中潏的后人为自己戍守西部边疆,因为中潏部族的先祖有着丰富经验,那种流淌在骨子里的血液,为这个部族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战斗基因。

孟增其后有造父,在其后有大骆,在其后有非子,在其后则有秦。这即是秦人与戎狄部族的起源所在。如果说戎狄部族没有与中原人频繁的开战,夏商人乃至周人就不会数代派驻重臣戍守于此;如果不能戍守于此,便也不能造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身经百战;如果这里的人们不能身经百战,是周人也好,是秦人也好,也便不能真正的入主中原。戎狄非祸,秦人当自知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商周恩怨史
殷商古国——周国,周人隐忍一个多世纪,终“吃”商取而代之
《大秦赋》:从为周天子牧马到一统天下,秦人起源于何时、何地?
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西周的起源、发展和衰亡:起于铁血亡于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