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other Teresa House特蕾莎之家|放下你的给予,才是真正的给予

作者:纪慈恩

编辑:温暖

Mother Teresa是谁?你在百度会看到关于她的很多名号,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2003年10月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特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因此变为真福特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对于很多人来说,Teresa是一个伟大的人,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救助穷人的事业里,她做了很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尊敬她,敬畏她,想要追随她。我过去和所有人一样,把她作为一个神圣的象征,而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她是很多人心中的榜样,就像佛教徒信仰佛陀,基督徒信仰耶稣一样,Teresa是很多社会工作者心中的神,至少我是这样的。

我是在印度时间早晨6点到达加尔各答机场的,没有遇到一个中国人,带着所有人对我的忠告:印度很危险,带着敬仰和梦想,直达Mother Teresa House,不需要提供Mother Teresa House的地址,出租车司机非常熟悉这个地方,我想,大概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外国人千里迢迢,只为去Mother Teresa House,他们早已习惯,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心里嘲笑:行善哪里不一样,为何要去Mother House。

接待我的是一个年轻的sister,后来我们也成为很好的朋友,她每天都接待很多来访者和义工,她总是很温和的很耐心的讲解和接待,她没有问我为什么而来,似乎这并不重要,他们也并不关心,他们在意的是你来了,留下一些什么,也带走一些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在你心里,尽管你只做了一天的义工,它曾经影响了你,或者只是让你的内心有一丝触动,这已足够。

爱并不需要分别你是志愿者还是弱势群体

这是我在Mother Teresa House的义工生涯里,最触动我的地方。当我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很自嘲,我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纪慈恩,你以为你是一个慈悲的人,但你的慈悲是有要求的。

过去,我把人划分了,我把人分成正常人和弱势群体,我骨子里认为弱势群体才需要关怀,在Mother House的第一天就给了重磅一击,我们以为的那种慈悲其实何尝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因为他是孤儿,是老人,是病人,才需要爱,其实他们和所谓正常的人有什么区别?都是人,都有弱点,都是珍贵的生命,心灵深处都有一颗需要被爱的心,是你把他们划分了,用了爱的名义。

直到这一刻,我才发现,我远离了我的初心,所以,我现在退回来,在这个没有认识你是谁的地方,你没有任何光环和标签,就做一些他们需要的事,洗洗衣服,给孩子老人喂喂饭,推他们出去晒晒太阳,做一些那些简单而真实的事情,提醒自己,你自己是谁,你的初心是什么,你将要去到什么地方。那天,我写下的日记是:别人认为你很伟大那是别人的事,你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伟大,你所得到的要比你付出的多很多,你要记得你的梦想是保卫那颗没有污染的心。

Mother House接受所有的志愿者,只要你愿意,我就接受你,你可以选择你去到哪个中心,也可以选择你在这里工作一天或者一年。

在来之前,我就知道是这样,但是并不能理解,因为我对志愿者是有要求的。我是带着这个疑问来到Mother House的,我以为我会去问sister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当我离开的时候,我恍然大悟,呵呵,原来真正的答案是你感受到的,并不是别人告诉你的。

Mother Teresa是天主教徒,Mother House的所有sister自然也是,在天主的信仰里,每个人都是耶稣,你的和我的并没有区别,所以,弃婴,临终者,残疾人和我们都是一样的,就像Teresa建立的麻风病村一样,她说,这里只有麻风病,没有麻风病人,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完整而璀璨的生命,Mother House的愿望是帮助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其中也包括精神贫瘠的穷人,很多志愿者是希望通过社会服务得到救赎,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在精神上是匮乏的,这也是Mother House要救助的人,你尽管只来做一天的志愿者,但这里曾经触动过你,尽管你的生活不会有改变,但是当某一天你遇到无法逾越的坎的时候,你记得你曾经在Mother House因为善意帮助过一个孩子,她因为你而多了一份笑容,那你就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因为你是这样特别而充满价值。

所以,这也是一种救助,和救助一个重症儿童一样值得被纪念。

给临终者最好的关怀不是给他虚假的希望,而是让他的内在力量

这是第二次Mother House给我的触动,他们对待每一个病人都始终如一,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不论他是否清醒,是否会说话,是否听得见,尽管他们是植物人,已深度昏迷,或是精神病人,他们都尊重每一个生命,生命不应该因为他们的衰老和功能的丧失而失去敬畏和光泽,他们认真的听他们表达——用他们的方式,我们不需要评判,不需要把他们扭到正常的轨道中,就是尊重他们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当他们歇斯底里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告诉他们正常的应该是怎样的,就让他们歇斯底里,然后陪着,让他知道,我在,并且不拒绝你是这样的。当他们的生命走向尾声的时候,不否定现实,就像离婚一样,离婚也不是灾难,告别错的,才会和对的相遇,死亡也是一样的,死亡并不是灾难,也不需要绝望,我告诉你现实的确是这样的,你会难过会失望,但我会陪你度过,死亡的世界我不知道是什么样,但只要内心坚定,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恐慌,我们一起去创造那个坚定的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陪着你走过这一段,给你上路的勇气,也给我生命的意义。

我们陪伴临终者,把他的心事,他的遗憾,他的害怕,他的恐惧全部碾平,让他们晒在阳光下,他们变得光明而温暖,那份内在的喜悦早已不需要靠万分之一的希望依存,死亡也变得不再可怕,它成为一次告别,告别并不意味着绝望,告别是为了再次相遇。

特蕾莎她是谁,她做过些什么,已不再重要

我想这是我此次义工生涯最大的改变,我不再迷恋权威,甚至,我一点都不想成为特蕾莎。

Mother Teresa的确是个伟大的女子,她把她的一生献给救助穷人的事业里,她12岁开始救助穷人,一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可我不是这样的人,做不做得到是其次,是我并不想我是这样的人。我仍旧是个平凡的女子,我追求生命的完整,我选择社会服务这项终身的事业,是因为我内心的选择,对于我而言,没有第二件事比这件事更让我配得上我的生命,但是,我同时也想看看这个世界,我想尝试不同的人生,我需要有一个空间是给自己,给爱情,给婚姻,给那个更广阔的世界,社会服务并不能满足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所以我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为了一件事而全然的奉献自己的那种人,我需要的是生命的丰盈。

我不知道Mother House接受全世界的志愿者来这里服务是为了什么,我不想去问,也没必要去问,但是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Teresa用她的信仰,她终身的投入创造了一个有爱的,慈悲的,美好的House,她希望把这份美好可以传递下去,她希望有期望,有困惑年轻人来到这里,看到有这样一群人,自发的,善意的,没有评判的陪伴着另外一群生命,你在这里感受到爱与慈悲,你觉得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然后回到你的国家,用同样的爱陪伴着你遇到的每一个生命,是不是弱势群体,不重要,是不是在福利机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Mother House曾经感到过爱,你把这份爱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Teresa并不是希望你们所有人都来到印度,来到加尔各答,来到Mother House,这里并没有魔力,也没有与众不同的独特,它和任何一个地方一样,每一个生命都一样,需要爱和阳光,需要关怀和陪伴。

与恐惧握手言和

在我的印象中,跟随着恐惧的词组,通常是“战胜”“克服”,似乎唯有干掉它我们才可以获得安宁。当然,过去的很多年,我也一直抗争着,和恐惧对立着,为了获得一个舒适区。

也就是在这次印度之行中,我终于和恐惧握手言和。

我刚刚到达印度的时候,我是恐惧的,我当时有问过自己,我恐惧什么?印度人民很热情,没有感觉到一丝危险的意味,那我恐惧什么?于是我发现我被他人所控制了,因为在我来印度之前,所有人都告诉我,印度很危险,尤其是一个单身女性,更危险。

滑稽的是,跟我说这些话的人,他们都没有来过印度。

我们靠着想象,听说,二手信息累计的看法,让恐惧在我们身上挥之不去。

所以如果你问我,去印度要准备些什么,我想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用品和一颗不畏惧的心——或许这也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必需品。

曾经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我被艾滋病人咬伤,在被隔离检测的日自己里,我当然害怕,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没有人会泰然若之,但发现,发现烦恼除了更烦恼以外没有任何作用的时候,我就开始想要离开恐惧,于是我一层层的剥开恐惧的面纱。

我问我自己,你在恐惧什么?回答是:害怕被感染。

可是它发生了吗?没有!恐惧是自己的想法。

那除此之外你还恐惧什么?

恐惧生命如果有了疾病,就会很糟糕。

有多糟糕呢?有了疾病,你会怎样呢?

我想了半天,都觉得和现在没有任何区别。

似乎也没有太糟糕。

然后我就这样,把所有我恐惧的原因,我担忧的,害怕的一个个追问自己,然后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发生,所有的恐惧都是想象出来的,恐惧只是变成一种情绪,而情绪——呵呵,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它。

于是,我就平静的,无挂念的等待着结果。

结果是没有被感染。

而我也和恐惧很好的相处,与它在一起,不排斥,不对抗,不想着毁灭,就是一起共存,当把所有的恐惧背后的东西揪出来时,发现,没有了恐惧,恐惧不在了。这让我想起一句谚语:恐惧来敲门,勇气去开门,门外没有人。

后来在印度的日子也几乎没有怎么见到中国人,语言听不懂,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生活方式更是不同,但是内心完全没有恐惧,安全抵达中国后,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印度之行没有发生性骚扰,没有暴力事件,没有被偷被抢,甚至Ipad丢了被送回来。印度危险吗?难道你觉得中国有多安全?印度新闻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就像北京有77元廉租房,吃火锅被炸死一样,都是真的。但它发生的概率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意外的概率一样大。自由并不是经济独立,而是内心没有恐惧。

独自一人去做一件你平日不太敢做的事是为死亡能够做的最好的准备

北京美新路公益基金会的创始人,也是我在公益这条路上的老师总是在说独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以前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能力这么重要。印度之行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在我们内心深处,不会有人完全的理解你,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你永久的亲密到合二为一,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只有自己。

我有问过我的学员,如果我告诉你,你们俩可以一起死,你觉得对于死亡的恐惧会不会减轻?

大家都诡异的点点头。

可能我们最怕的就是独自一个人。

在印度,真的感觉是死后的世界,如果不带手机,那就更像了。去印度,就是一个人去到一个语言不通,生活不同,科技不发达,没有一个中国人,一切要靠自己,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的地方,死亡不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吗?

从印度回来,我又有了一个新的“遗愿清单”:独自一人,不带钱,不带银行卡去一个地方生活十天。当我们不断尝试你害怕的,担忧的,不敢去做的事情以后,你真的不再惧怕死亡,也不惧怕这世界上任何的东西,因为你知道,在这人间行走,你不再依靠外界,你就是最坚实的世界。

有人问我会不会再去特蕾莎之家,我不知道,因为似乎不那么有必要,特蕾莎传达的精神是爱不分你的或者是我的,人不分富有、贫穷、疾病或是正常人,那何必在乎我在哪个地方工作,陪伴的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每一个在特蕾莎之家服务的志愿者在最后一天工作的时候都要接受大家的感谢和告别,我想那份感谢并不是:谢谢你为特蕾莎之家的付出,而是谢谢你为了你自己来到这里,付出过爱和温暖,这份情感会带你走向更美好的世界。是的,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自己,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了爱的痕迹,为自己的灵魂而感到满意。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etro English - 255 - 世界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 Mother Terasa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百年诞辰 一生箴言集锦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 慈悲天使 | BLOG | 月心友 Blog
Mother Teresa (1910—1997)
马格南摄影师:微光中的印度
【特蕾莎修女为圣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