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好,人间(2) 历史是你的“药”,药不是你的筹码

纪慈恩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关于生命与死亡,可能会推翻或不完全她之前所发表过的言论,从本文开始借由四个月的“生死战斗”来分享重生之后对生命的重新的认识。

同时,本文也是线上课程“7份生命报告”的课前阅读,将一一讲述这7份报告背后的生命意义。

本文为第二篇

关于历史

    第二篇

纪慈恩

“我从今天开始重新开始,来得及吗?”

这是一个27岁的癌症晚期患者曾经问过我的一个问题。

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回答她的大致意思是,我又不是上帝,我无法回答来不来得及,我们尽力让它来得及。

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病人,和她站在同一位置时,我更确定我的回答:来不来得及取决于你这个人的全部过往的历史。

就如医生面对一个病人他也没有办法回答你,是不是只要从今天起我好好治病就一定会好,他的回答取决于你的癌组织侵润的深度。

如图,是胃,一期和二期它身处于胃的边缘,不占据胃的功能的核心区域,即为早期,而到了三期,它在胃的使用功能的核心位置,故称为进展期(民间称为中晚期),而到了四期,它已经转移至其他器官,医学对于它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我是不是有救?取决于肿瘤的程度和分型,不是由我是否“改过自新”决定的。(至少目前的科学是这样结论的,公开平台事关生命的严肃话题我不谈论没有被论证的“可能”和“也许”)

 重症医疗中的“重新再来”具体指的是什么?

01

饮食习惯

食疗确实是疾病中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可是改变一种饮食习惯是何等的难,它取决于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饮食习惯,即你是否能够适应一种新的饮食习惯,它更多是你的肠胃的接受能力,如果平日饭量很大,喜欢味道比较重的,此时,彻底的改变一种饮食习惯只会带来更多的不适。我们都知道饮食从某种程度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此时病人精神压力和情绪都不是很良好,如果吃饭吃的是他无法适应的,则一定适得其反。而是否能够适应就是你的历史,你的历史基础决定着饮食治疗对你是否是有效的,它与你的过去紧密连接在一起,是无法想重新开始就可以重新开始的。

02

情绪模式

在重症疾病中,情绪模式具体指什么?

比如你现在身体很不舒服,或者你隔壁的病友一直在呻吟,或者医院的环境(护士常常进来换液体,询问,机器的声响等)让你无法入睡,治疗了一段时间可是症状迟迟无法缓解或这个症状缓解了其他症状又出现了……面对一系列让你会觉得不舒服的体验,此时你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

它当然取决于你过去的历史中,当有不舒服的体验,当有不顺你意的事情出现,当身体有明显不适,当内心有恐惧的时候,你的情绪模式是怎样的。是容忍,是一种不健康的发泄(如暴力,麻痹等),是自我管理,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无论是什么,它都是你的历史,你以往习惯于怎样的方式,此刻也还是会选择那个方式。

重病中,在周围环境都不良好,都是一些负面的状况时你不太有可能像打了鸡血“我一定会好的,我包容接纳一切”,它当然取决于你的一直以来的情绪模式,它就是你的历史的一种呈现。

03

对待疾病的态度

我们暂时不谈对疾病的接纳和包容是否对疾病的发展有好处,这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范畴的事,至少目前的科学没有充分的证据证实这一点。我们谈的是当你对自己的疾病接纳和包容时,你的内心会更舒适更坦然。一个天天恨老天的人,自己的内心常常有挣扎,你自己是不舒心的,也要花更多的精力和体力去挣扎。

而对待疾病的态度指的是什么呢?疾病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自己养育出来的一种结果,你的过往价值观里是否接受“一切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我自己对于自己的生命是有完整的责任的”,如果你过往并没有这种认知,此时接纳疾病只是一种口号。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过言论:世界上有两种疾病最难被攻克,即癌症与艾滋病,如果哪一个最先被攻克,那一定是艾滋病,因为艾滋病属于外源性病毒,它是由体外的病毒传播感染的,如果抗生素强大于病毒,艾滋病就被治愈了。而癌症属于内源性疾病,它是你自己养成的,不是药物能彻底解决的。

“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和“我有错”是两件事,很多人把疾病当作“我有错”,很多家属劝慰病人时会说“患病不是你的错”,我们误解了这件事情,不是错误范畴的事情,我做不到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是错,但你需要承担它的结果。(在7份生命报告之死亡创伤报告中我们具体来了解该部分)

04

面对疼痛的态度

疾病终归是不舒服的,它并不单一是疼那么简单,疼药物确实可以解决,可是不舒服很难打一针解决所有的问题。此时,你要如何与自己的不舒服共处?确实会有一些方式能够或多或少的缓解,比如针灸,芳香疗法,按摩等,但你得相信它你才会尝试它。他与我们健康时不同,不会抱着“反正闲着也时闲着试试呗”,你要知道,此刻病人非常不舒服,体力消耗比较大,如果不足够相信,根本不会去尝试,而相信又来源于什么呢?体验!你过往有过尝试你没有经历过的新的事物,你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但是结果却很好,你至少有过体验才有可能相信。而此时身体和心灵状况不好的时候,相信的筹码要更高,而相信的力量,就是你的历史。

05

医疗的选择

在重症医疗中涉及到三次重大的医疗选择:

第一次:选择在本地医院还是北上广一线医院

差别还是很大的,当然要取决于疾病的情况,有的时候有必要有的时候在哪里都差别不大。

第二次:2-4期化疗之后

医院其实有着比较统一的流程,在2-4期之后这种化疗药对肿瘤的影响怎么样,能有一个判断,此时,你大概能够判断这个医生的方案是不是可行的,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案。

第三次:复发转移之后

复发意味着肿瘤再一次生成了,它能生成一次就有可能有下一次,反复的病变科技是无法一直战胜的。此时要不要手术、化疗,医疗技术决定着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生存期有限的此时,你要以一种怎样的医疗度过。

这三次的抉择取决于你对于医疗的认知、对于人体生命体整体的了解以及你是否有一种能力:把情绪与治疗分开,是否选择有创医疗是由身体条件决定的,不是由你能不能失去他决定的,而大多数家属都是后者。这份抉择也是你的历史,在死亡这么大的事情上,几乎展现了你所有的价值观。

06

医生的水准

坦白讲,这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有一些人第一次住院就碰到经验丰富,善于根据个体情况转变方案,熟知会从身体的全部器官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有病变器官的角度来治疗,有人文医学精神的医生。

现实地讲,不多。

你可以换医生换医院,但你得有识别和判断什么是好的医生或者说什么是适合你的医生的能力,对医学、医疗、癌症和人体没有一定了解的人,“好的医生”的标准只能取决于“别人说他是好医生”。如果你自己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换一个医生结果有可能与上一次大同小异,你不可能天天带着病人试错。这当然是你的历史,你对于医疗的整体认知和了解,对医疗和疾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患有重病,大多数情况就是看运气了

在医疗中,所谓的“好好治病”以及“会不会好”大部分都取决于你的历史,这种历史包括选择的能力、情绪的模式、饮食的习惯、缓解痛苦的方案的相信等,它都不是一个专家说好就能好的,这就是为什么说医生只是病人的助手,你自己才是掌握你生命权的那个人,是因为能让你“好”的那些原因都在你的历史中,疾病是一件你自己的身体要发生改变的事情,药、手术、科技,只是一种手段,它结果,不能为结果打包票。它在你的身体里能不能产生作用你”,才是重点,而在这里“你”即为你的历史

“对疾病的包容”,其中也包括对于疼痛的包容,不是一句口号,是一种真实的身体体验。

在我手术前大约半年左右我沉迷于拳击格斗,它的消耗非常之大,1小时差不多可以消耗700卡(跑步6km/h的速度,每小时消耗350kcal),基本上不会有一个运动的消耗量超过它。我在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私教还是团课,都是5分钟一个循环,中间休息10秒,每一次的循环都非常的暴汗,累到极限的时候只有10秒钟的休息,也就是那10秒给了我后来术后疼痛的治疗的力量,我体验过太久的拳击中10秒微不足道的喘息接着就要又一轮的爆发,它让我对于极限的体力有了很深的体验和坚持感,它让我在术后的一些疼痛中形成了一种身体坚持的模式,因为拳击训练中一直反反复复体验体力的高强度,在你觉得不行的时候有10秒就够了,不是说它们是一种的痛苦,是那种感受经历,让我形成了一种习惯:对于身体的掌控和忍耐能力要远远强大过常人。

我患病后跑过2个全程马拉松(42公里),3个半程马拉松(21公里),一个100公里越野赛和一个200公里自由越野跑,三次一天内70公里+的骑行,半年的一周三次的单次90分钟的拳击格斗训练——这些经历和经验都帮助我在疾病的疼痛中有强大的身体坚持力的能力,不是意念,是身体的作用。这就是我的历史,所以去询问别人你的病是如何好的,是一种鼓舞,但无法复制,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素质都不同,这取决于她的历史。

在我看来,不谈历史的自我成长,只是一种精神鼓舞,它无法服务于现实。

这个世界没有“重新再来”,重新再来是一种精神信念,是我有重新再来的信仰,但具体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过了30岁以后,历史一定是比新的生活更对一个人重要,未来的改变也在历史的基础上。

7份生命报告(2)

过往生活梳理报告
这一份报告是重中之重,今后所有的个案和线下课程的必须报告。
不谈历史的成长,像是安慰剂,只是随便聊聊进入舒适区尚可,关于成长,那是不可能的。
同学们在进行第二周的报告书写时,注意客观,尽量准确,它的记录决定着改变的方向,是所有报告里最重要的环节,没有之一。

生命报告的意义:几乎没有价值观的倡导,是一份客观的,详细的,尽可能涉及人生全面的梳理,梳理结束,你知道了我是这样的,改变,是你的选择,如果做不到改变,当一些不好的结果发生时,你也知道是自己造就了自己的结果,大抵也会比不知道如何发生的更坦然接受吧。

新增

(课程内容会随着纪慈恩的不断生活体验而增加新的内容,处处有惊喜或惊吓哦)
建立自己的个人生命简历

“大部分时候写简历,我们的对象都是面试官和考官,你现在可以把对象想象成死后的审判者或者上帝,需要将这一生总结之后再开始之后的旅程,之后的旅程是由今生决定的。你需要向审判者或上帝提交一份你这一生在人间的简历,这一份简历目前是什么。”

一一纪慈恩


纪慈恩的简历:简历| 关于纪慈恩
仅供参考。

以前在群里我们每天发送名为“生命格言”,即我的文章摘取的一些短小的文字,其中一位学员说她觉得我写的很好,但是不应该叫做“格言”,格言是指的那种名人,有成就的人的。我回复她,你需要外界的认可才能认可自己,你选择以他人的判定作为配不配,那是你的选择,我就自己认可自己,我就觉得我配。
在我与命运作斗争的日子里,我就是靠着“唯有自己是自己的拯救者”的信仰走到今天,我当然不会认为他人的认可和我有什么关系,社会的标准天天在变,你永远追赶不上,自己认可自己,才有可能获得安定。
每个人都配拥有自己的“人物档案”。
——纪慈恩

报名通道:线上课程|7份生命报告|生命的回溯与重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有多少疾病,就有多少被压抑的情绪!
沉潜励志短文(2020-12-13至2020-12-20)
最好的医生是谁?
来自胰腺的求救!糖尿病患者一分钟彻底明白真相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老炮潘德孚:胰岛素是治糖尿病最好的药?还不如饿肚子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