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云博物志 | “天下母锦”、寸锦寸金之蜀锦

第十期

“中国织锦之母”:蜀锦

“锦”=“金”+“帛”

“帛”是丝织品的总称,

而这个金字旁就足以突显出“锦”

这种丝织品的价值。

《释名》有云:

“锦,金也,作之用功重,

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

蜀锦

在中国古代,“锦”,代表了丝织品纺织技艺的最高水平,其价格十分昂贵,非一般人所能使用。

蜀锦,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四川古称“蜀”“蜀国”“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GIF

蜀锦是用染成五方正色(红、黄、绿、蓝、黑)的熟丝织造出的提花织物,与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广西壮锦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锦,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丝织工艺品。

蜀锦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和迷人的艺术魅力,被世人称为“母锦”。

蜀锦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秦国的惠文王年间。战国时期,蜀锦已成为重要的贸易品。它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蜀锦,作为一种价值堪比黄金的织物,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物品之一。

这种用桑蚕丝作为原料的丝织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贵重画上了等号,“锦衣玉食”“衣锦还乡”都是它作为权贵、地位的象征,它的出现也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丝织技艺的诞生。

它是织锦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图案颜色艳丽,取材广泛丰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

花色繁多、古意盎然的蜀锦

那么,蜀锦到底有多金贵?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蜀锦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蜀国。古蜀国因发达的桑蚕业又被称为“蚕丛之国”,蚕桑业为蜀地发展织锦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蜀地织锦生产就已成为一项重要产业。蜀锦已成为重要的贸易品,并由此开辟了一条由成都出发,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中亚的国际文化交流通道,即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

到了秦汉时期,蜀锦被誉为丝织技艺的“双璧”。蜀汉又设置“锦官”,成都得名“锦官城”,浣锦之江曰“锦江”。西汉时,蜀锦品种、花色甚多,用途很广,行销全国。并且通过由张骞打通的西北“丝绸之路”运送到西域、欧洲各国,蜀锦等丝织物的外贸交易成为历代重要财政来源。

三国时期,蜀锦是蜀汉持国的主要经济来源,蜀丞相诸葛亮把蚕桑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太平御览》引《诸葛亮集》载:“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由此可见,蜀锦在当时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而且也是军费开支的来源。

魏晋南北朝,北方战乱不断,成都的蜀锦得到了很大发展,并成为全国的织锦中心。

唐宋两代是蜀锦的鼎盛时期,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技艺的鼎盛时期。

唐朝的蜀锦被视为中国的代表,其工艺达到了古代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唐贞观年间,蜀锦还首开文字织锦之先河,进贡给唐玄宗的“兰亭序”文字锦,被作为“异物”藏入宫中。

唐中宗安乐公主出嫁时“私人订制”“单丝碧罗笼裙”,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织成花鸟,“飘似云烟,灿若朝霞”,为天下绝品。

GIF

唐玄宗天宝年间,四川进贡的五色丝织的背心,一件“费用百金”,和犀簪、暖金之类特殊工艺品一起珍藏于皇宫。

宋代时的成都经建“锦院”,当时蜀锦与定州缂丝、苏绣并称全国三大工艺名品,而备受朝廷重视。宋高宗时期,茶马司自办织锦工场,生产的蜀锦还能折抵马价。

▲蜀锦《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清时期,蜀江锦带被作为朝廷的国礼赠送给国外宾朋。蜀锦在工艺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锦史上谓之“明清三绝”之一。

▲晚晴三绝之方方锦

蜀锦织艺,巧夺天工

蜀锦以桑蚕丝原料为经纬线,按蜀锦生产的过程及规范,经过若干工序的组合,改变桑蚕丝之间的结构形态,使绞装生丝变成了精美细腻、色彩艳丽的蜀锦,这一过程,泛称为蜀锦的传统织造工艺。

GIF

点意匠

GIF

按蜀锦纹织工艺设计要求,在正式织造前需做好花纹的样本,即点意匠,将设计图绘制到有格子的纸上着色,目的是把设计图翻译成生产可用的图纸。纺织时便照着这样的花纹进行织锦。

花本

GIF

将图案和色彩转换成可程序控制的提花织造工艺语言——花本,就像程序员在编制程序,要求编织者心静、眼明、手捷。

过花本

GIF

将花本过到花楼织机上要提花的纤绳中(称为过花本),而纤绳的多少由纹织物的经线数决定,然后由装造工人下料、挽 把、挂吊、连接,上到花楼织机上,再将整理好的经线按纹织工艺要求挂下坠、穿综,过筘。上述工作完成后再行织造。

打结

GIF

细如发丝的丝线,常年累月的摩擦撞击,织造过程中时常的故障,将断线一根一根重新接合,是织造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复的工作,极需耐心。

挽花

GIF

▲织锦工人坐在小花楼木织机前“投梭”

通经通纬意指织造时,各种颜色的纬丝直接通过经丝开口,经特殊工艺设计需要该种颜色出现时就出现,不需要该种颜色时就隐去。

GIF

挽花工位于高处,在上方抬起特定纤线控制经线显花的开口,坐在下方的投梭工则于开口霎那投梭打纬,这么一经一纬即织好了一行。两人的默契依靠经久练习达成。丝线细过发丝,一天工作8小时,熟练的工人大约能织出3-5厘米正常纬密的锦缎。可谓一寸蜀锦一寸金。

GIF

蜀锦最得天独厚的是,"濯锦江"的上游之水来自高山雪水,江水清澈,水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氧化物和有机物,经草木媒染的丝线或提花锦缎织物在江中洗涤时又将金属离子及一部分有机物结合,结合物沉淀在丝线上,形成色淀的重媒染,使得蜀锦丝线或提花锦缎织物色泽更加艳丽,牢度更好。

古蜀人崇拜太阳的红色,因此蜀地人们喜绮丽、鲜艳的色彩。以赤、黄、青、白、黑为蜀锦的五方正色,橙、黄、紫为间色,红灰、青灰、黄灰为复色,其余为补色。以红色最为著名,又被称为"蜀红锦"、"绯红天下重"。蜀地染的蜀红锦,色彩鲜艳,经久不褪。

蜀锦图案的取材十分广泛、丰富,诸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占祥铭文、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等,千百年来不断发展、提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艺术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其代表着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

其中寓合纹、龙凤纹、团花纹、花鸟纹、卷草纹、几何纹、对禽对兽纹以及方方、晕裥、条锦群等传统纹样仍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传统构图大体可分为雨丝锦、方方锦、条花锦、散花锦、浣花锦和民族锦六种。

▲晚晴三绝之雨丝锦

已知流传到日本的许多著名蜀锦,如"格子红锦"、"赤狮凤纹蜀江锦"、"唐花纹锦"、"铺石地折枝花纹蜀江锦"均是红色或以红色为地色。

▲在遣唐使团、商队的传播下,唐代蜀锦传入日本

它兴于秦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末,清代中晚期得以恢复,近代再次陷入危机。如今,蜀锦也常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礼馈赠外宾。蜀锦的物质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构成了蜀锦的价值体系,即物质、精神、文化交流的三重属性。

▲四天王狩纹锦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渐被被国人所熟知。蜀锦也是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的前身。

2009年,蜀锦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0年,蜀锦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GIF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印记

更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

向匠心致敬,便是向文化致敬

GIF

文化需要的不止是缅怀,还需要传承。

以萤火之光,汇聚中华风韵,

传承东方千年美学理念,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

从“文化”和“设计”两个角度出发,

探讨非遗+在服饰上的可能性和持续性,

为当代精致生活赋予文化艺术格调。

我们希望传统的东方之美长存

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发挥出新时代的风采~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文化是良药,故里自心安。

华夏文明闪耀今朝,

为我们留下了浩瀚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继续砥砺奋进,携手同行。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故事要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蜀锦: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
纹明| 经纬天地 云汉天章
互动节目项目——四川蜀锦
忆织锦往事,传锦作文化
蜀·光·锦·绣
丝绸工匠(14)蜀锦匠人的指尖春风胡光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