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成生物创业公司融资会遇到什么新问题?
userphoto

2023.11.05 福建

关注

202371篇(共421篇)原创文章

感谢湖北大学杨世辉教授的邀请,参加了第四届国际生物设计研究大会,并做了一个报告。
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关于产业落地,另一方面关于资本增值。
篇幅有限,上篇先写产业落地的部分《合成生物创业公司如何选择在哪里落地?》。
本篇写合成生物技术的创业公司资本增值的现状与思考。
这是我在合成生物领域创投圈观察和学习的结果,定有偏颇,欢迎探讨。

随着经济形势和IPO过审的双放缓的大背景,大家会发现一级市场貌似进入了寒冬。
不单是合成生物领域创业企业的融资遇冷,很多行业的风险投资都不太活跃。

合成生物上市公司的跌幅较大

我们以终为始地来看,风险投资下注创业公司,大概率希望IPO退出。
一方面,以合成生物学起家的上市公司不太多。
2018-2022年,共有60家中国企业在全球不同交易所上市。

但在2023年,暂无相关领域公司的上市信息,头部公司也是跌倒了爬起来。
联川生物2022年6月29日在科创板获受理,但2023年6月2日,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在2023年9月26日,联川生物与国金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原班人马再冲刺科创板。
另一方面,合成生物板块的企业跌幅较大。
合成生物指数: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

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

在我演讲的当周(2023/10/16-2023/10/20),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8.30%875.527

上证综指下跌3.40%,创业板指下跌4.99%,而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输上证综指4.90%,跑输创业板指3.31%。

我们可以看到,二级市场合成生物相关企业的市值分布,还是以生物制造和化学制药为最高。

经常会听到创业公司说:我要做一家百亿市值的公司,所以你10亿估值投进来,至少有10倍的收益。

暂且不说10倍收益是否可以覆盖投资机构早期投资的风险成本、管理成本和投资成本。

要成为百亿市值的公司,你首先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地上市(尤其在科创板上市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还得位于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以上。

为何投资人压合成生物创业公司估值?

比2021-2022年不讲价格地抢着投,为什么投资人现在会嫌合成生物创业公司的估值太贵了呢?

从二级市场的市值倒推初创企业估值,我们得做到多少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才能获得理想的估值?

合成生物相关企业的市销率大多数分布在2-6倍。

即,相关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时,市值才能达到20-60亿元。

合成生物相关企业的市盈率大多数分布在15-60倍。

即,相关公司的净利润达到1亿元时,市值才能达到15-60亿元。

总结一下,我们合成生物创业公司要做到营收10亿、净利润1亿时,市值才能达到20-60亿。谈何容易?

如果创业企业未来的市值无法达到20-60亿,那些在早期以10亿、20亿甚至50亿估值进场的风险投资机构有多少利润空间?

所以,也无怪乎风险投资机构要压合成生物创业公司的估值价格了。

合成生物风险投资的赛道、机构和新趋势

我们来看近一年合成生物企业风险投资的类型和赛道。

20221-20239月,合成生物赛道的投资项目共有101家获得融资。

其中,技术服务型14家,平台型16家,应用型71家。

投资应用层的合成生物企业是近一年的明显趋势。

医药健康、化工能源、农业技术、食品饮料等都是相关受关注的赛道。

150+家投资机构在合成生物赛道有布局。

其中红杉中国和力矩中国投资了5家企业;

河南投资集团、礼来亚洲基金、元生创投投资了4家企业。

从上述投资机构可以看出,合成生物领域的风投产生了新趋势:

带有业务合作、商业布局、产业落地目的性越来越多,纯财务投资越来越少。

投资机构分类和举例:

  • 综合基金(红杉)

  • 垂直基金(力矩、元生)

  • 政府引导基金(河南投资)

  • 产业基金(礼来、华熙)

  • 纯财务基金

因为很多风险投资机构拿了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的钱,所以都担任着各地的招商大使。

通常投资背后还隐含着要迁址(或者挪动营业收入)到该地方的条件。

创始人需要做好和地方政府谈政策和奖补条件的合理准备,同时有解决方案来应对两地甚至多地人员分工协作和通勤往来的管理成本。

我们来看看近年来合成生物融资活跃的城市,主要还是财政收入较多、产业较发达的地区,例如上海、北京、苏州、深圳、杭州等。

在此背景下,合成生物企业的风险投资的观点存在分歧,但历程相对趋同。

乐观的投资者,认为合成生物领域存在巨大机会,不仅仅是替代存量,更是创造增量。

悲观者则认为,这两年合成生物在炒概念、搞噱头,会损伤行业的信誉,透支行业的未来。

毕竟,过去几十年大家都在做生物发酵。

怎么这两年就突然爆发了?这生意就值钱了?这不符合商业逻辑。

合成生物创业公司面临的死亡之谷——

放大量产,难以实现: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市场需求,存在幻想:面临着库存剧增,陷入价格红海的困境。

中立者的观点则是,此前合成生物的融资热度,确实催生了一定的泡沫。

但给这个行业5-10年的时间和产业融合的推进力,资本市场上一定会有些新型合成生物企业做大做强、成功上市。

毕竟用生物法替代传统化学法、用新能源替代石化能源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但过程是起伏甚至艰难的,需要有耐心和肯落地。

我个人持中立者的观点。

我们可以看到,“技术驱动”掀起了中国合成生物第一波资本浪潮。

产业落地和商业闭环的形成,推进第二波资本浪潮。

现在到了理性回归和过渡重组的阶段,会有:

来越多的相关产业巨头开始通过孵化、投资、并购等方式进行多元布局,构造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并以此寻求新的资本市场故事和收入增长点。

让我们顺势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条事关“东北复兴”的赛道,藏着4万亿美元
比药明康德还夸张!市占率高达95%,凯赛生物,全球合成生物龙头
欧莱雅、资生堂美妆巨头做VC,重仓赛道竟是生物科技!
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量x价格 创新溢价
天使轮6000万!合成生物再添“劲旅”
如何冷静地在合成生物赛道持续发现价值|BrightTalk 2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