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话当年事,风多响易沉
这40年或许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40年,却是我生命中最艰苦的40年。其间故事,现代青少年们看来也许是神话、好笑的吧。但于我,至今回味起来还是苦涩的。写此书的目的,也是想在他们的蜜罐旁边,放上一小杯苦汁。——《旧话》前言

1923年出生在成都官僚家庭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巴金离家奔赴上海求学,多年后他长篇小说《家》《春》《秋》发表,这让他承受了来自亲人们的责难,时代交界处的颠覆,年轻人的突围与大家族的腐朽令人压抑、惋惜中又看到了希望;"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裹挟的一分子的成都作家李劼人三十年代写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死水微澜》,他写四川的天回小镇,窥探了整个四川人的风土人情,尤其里面的袍哥、蔡大嫂与罗歪嘴身上非英雄人物的主人公,这是投射到现代文学中的一颗石子,还原了人生的本来风貌。

在同时代的四川作家中,李伏伽先生一直默默在故乡耕耘,他的前半生回忆录《旧话》曾经几经坎坷于1993年出版,如今2022年再版,那段1925年至1949年之间生命中最艰难的时间,对作者来说是苦涩的回忆,对于那代人是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记。

1908年李伏伽先生出生在川南乐山的边缘小城马边,这个地方是汉彝山民聚集区,民族复杂,各种冲突严重。“外河人”过来的李家的父辈儿郎也走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前半部《边城》里作者回顾了自己的父辈生活,同时展现了川南蛮荒小镇混乱时期的市井民生人情百态。

大伯成为哥老会仁字公口的管事五爷,江湖众人,为人仗义疏财,家中商号“源兴号”也因大伯当家急剧衰落;老二即李伏伽先生的父亲,考上秀才回乡办学堂致力教育,三十岁就生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而幺爸老三同为秀才却做了乡绅,两面三刀卷走源兴号所有银钱跑到成都去了。

李伏伽先生童年的不幸经历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马边小凉山地区各种力量纠缠在一起,时不时纷争四起,动乱频繁。当地彝族性格粗犷恩怨分明,他们的生活方式还是原始刀耕火种,日常种植抽鸦片,去城里赶场场被商人灌醉欺骗,两者仇恨加剧,彝族动乱是民族矛盾激发的表现;而当权者则是土匪与军阀轮流内斗欺压,土匪还算有原则,也大多是袍哥出身。大伯就是典型袍哥代表,比如书中讲述来投奔大伯的李老幺,大伯知道这个浑水袍哥有问题,还是出于江湖义气收留他并送他盘缠让其逃走,因此自己还吃了官司关在监狱里。后来这个李老幺成为土匪还回来报恩保源兴号平安。

而那些军阀们还比不上土匪行为,扣押乡绅实施摊牌行为,抬起箩筐挨家挨户收缴费用,钱不够,鸦片烟金银首饰折价代替。“人们在熊熊火炬和枪尖、鬼头刀的光影晃逼下,六神无主,百依百顺。”这如同是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与电影《让子弹飞》的真实翻版,生活往往比电影更加惨烈。而袍哥则是那个时代暴力与秩序的双面,这个游民组织有着川西的宗族特点,也印证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

马边风声鹤唳,杀机四伏社会动荡,一个大家族也迟早要分崩离析。《边城》里就讲述了大伯去世之后,幺爸分家,从此母子分离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最底层。不仅被家族欺凌,就连同村的刘二婶也因为迷信想让小李伏伽成为她的替死鬼。这个失学的孩子人生的拐点是他父亲的同事老友冯斗山世伯的出现,他资助这个孩子去读书上小学,去川南师范。

全家张罗学费、盘缠、母亲的簪子、打包的行李与那好不容易的十四枚银圆,翻山越岭的艰辛,尽管时间流逝,但当时的每一帧画面都被作者深深印在脑海中,求学之路的文字真实动情而不煽情,之前的悲苦与此时身边人的古道热肠凝聚成一个小小的身影,他坚定奔赴前方。

《风雨泥途廿五年》是这部回忆录的下部,时间跨度很大。就读川南师范、经历“二一六惨案”、写文章还被李劼人先生采用发表、当记者教师,通过他的个人经历与当记者发表的文字见证四川重庆等地的政治局势与社会痛点。之后1940年子承父业回故乡担任马边县立初级中学校长。

如作者好友介平的话:尤其是教育,这是民族的根本,而边地环境污浊,更需要教育这一澄清剂。佛家教人:我不入地狱,谁复入地狱。生当今世,我们就是要有点献身精神的。

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如李伏伽先生,他们是理想主义者,更是时代的无私奉献者。

学校条件且不必说,学生的样子是“他们呼朋结伴,讲袍哥,拜把子,抽烟,喝酒,也赌钱,习气很坏。”李伏伽先生到校当天,学生就在后山防抢,美其名曰“欢迎炮”。家长也会带孩子去参加袍哥。

定规则、写校歌,提出办学总纲领:自觉、自尊、自治、自食其力的“四自精神”。其中很多活动教学于今日看来也是先进全面的,潜移默化改变这些学生。

书籍停留在1950年躲避追杀到达乐山。戛然而止的回忆录只记录了作者的前半生。而书页上写回忆录有《旧话》与《风乍起》,可见后面的事情需要在另一本书上才能知晓。

而读《旧话》一书仿佛如坐苏子之舟,有儿童时期的嬉闹,有母亲的泪珠,更有那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而不管是经过清澈的小溪,还是浑浊的洪流,李伏伽先生的文字中感情克制而真挚,尤其是上部《边城》,字字血泪,满纸荒唐,一生之苦,那些不知名的袍哥、那些给予帮助的先生、那些在家里默默耕耘的母亲们,都构建了川南凉山峨峨,马河汤汤的浩荡与生命本质的可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荒亭旧话*
北洋人物志:袍哥军阀
82年前,名震川南的泸州土匪王杨海青,悍匪落网记
袍哥人家的秘密江湖
我所看见的袍哥覆灭
阅读打卡第201天《边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