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楚笔记5】楚国“名”楚为哪般

【读楚笔记5】

楚国”楚为哪般

/图 张卫平

  编者按 2022年7月22日出版的《荆州日报》,在“荆楚往事”专版推出本人的“读楚笔记”专栏第5期《楚国“名”楚为哪般》。

  现予转发。

  在许多荆州人的心目中,似乎楚国就是荆州,荆州就是楚国,古代的荆州与楚国,似乎就是一回事。这个结论,当然是十分片面的。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一个诸侯国,只是在楚国八百年间,有四百多年是在荆州建都立国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荆州是楚国的中兴之地,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先民正是从荆州古城北七八公里处的楚国故都纪南城出发,奋力拼搏、开疆拓土、征战四方,依靠自己强大的实力跻身“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

  按照司马迁《史记·楚世家》和屈原《楚辞》所说,楚的祖先是三皇五帝之一颛顼高阳氏的后代“火神”祝融,楚族的直系祖先则是季连。鬻熊是芈姓季连部落的酋长,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领族人投靠周文王,参加了灭商的斗争,受到周王室的重视,后来得到了“子”的封号。

  

  据史料记载,楚灵王曾在北上攻打郑国时说过,他们的祖先过去就居住在河南许昌一带,后来被郑国霸占。因此,楚人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来自中原,是名符其实的炎黄子孙。

  然而,在3000多年前,商王朝建立时,楚人的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商王朝的认可,于是就遭到商朝的不断打压,最后不得不举族南迁。当时,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楚人在南迁的过程遭遇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与困苦。

  “正是因为经历了诸多苦难,楚人才逐渐养成了坚忍不拔的品质”。在数百年的大迁徙中,楚人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冲破层层杀戮和腥风血雨,从中原辗转千里来到荆州一带落脚时,这里还只是一片荆棘丛生、沼泽遍地的蛮荒之地。

  由此看来,楚人虽然出生高贵,血统正宗,但刚开始出来混的时候还是非常惨的。到了周朝初期,楚人的部落首领熊绎被周成王分封为子爵,但分封之地仍然是遥远的南方。

  由于楚人正统的血脉一直没有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只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去封地丹阳建国。

  在《楚居》里,有一个楚人南迁的线路图,即从河南新郑——桐柏山——丹阳——湖北荆山。

  在举族大迁徙的路上,穷困潦倒的熊绎为了祭祖,在路过鄀国时竟然带着族人去偷了一头小牛。那时,为了祭祀祖先,就连君主都得去偷牛,可见“楚”得地位之低下、国力之弱小、混得之差。

  只是,楚国建国时为什么会选择“姓”楚呢?

  多年来,这个问题引来了无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探寻。然而,历史的迷团并不那么清晰。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曾去查过字典和词典,里面的解释是:楚,“周朝国名”。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里对“楚”字的解释来看,都只讲了结果“周朝国名”,却没有说原由。

  楚国名“楚”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专家认为,“楚国”之所以命名为“楚”,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楚人被周天子封在荆棘丛生的荒蛮之地荆州,这种荆条也被称为“楚”。

  第二,甲骨文里“楚”字的形状,就像是一个人跋涉在满是荆棘的灌木丛中,似乎象征着楚人由中原一路向南迁徙的艰难历程。

  第三,因为被周天子分封在荆山一带,所以名为“楚”。正如《说文》曰:“楚,丛木。一名荆也。”

  应该说,以上这三种说法还都是很有一些道理的。

  《吴子·论将》中说:“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飙数至,可焚而灭。”这里的楚,是指丛生的树木。但是,在湖北,“荆”与“楚”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也是不可分离的。比如,官方一直称湖北为“荆楚大地”,称湖北地方文化为“荆楚文化”。而荆州市在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时,也将其中的一个“中心”命名为“荆楚文化传承中心”。

  同时,荆州市的旅游宣传口号也叫“游荆州古城,品荆风楚韵”。你看,“荆楚”就这样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当然,荆楚二字连在一起,源自3000前的《诗经·殷武》,诗中讲述了殷王兴师讨伐楚的故事,诗中有一句“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这首诗,既是“荆楚”的由来,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楚人如何不受当时统治者不待见。

  也许正是源于这些原因,商周时期北方各个诸侯国都视楚国为蛮夷之国,轻蔑地称楚为“南蛮”。

  不过,2000多年前由楚国史官所著的《楚居》,也就是著名的清华简,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并告诉我们,楚国名“楚”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母亲。

  据《楚居》记载,当时的部落首领鬻熊的妻子妣厉生产时,因为难产孩子生不下来,为了保住了孩子,妣厉便拼出性命去剖腹产。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当时的条件下剖腹产唯一的结果就是流血过多而死亡。下葬时,巫师只好用荆条捆住了妣厉破裂的肚子。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为了繁衍后代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的母亲,便将自己的部落取名为楚,也就是荆条的意思。对此,史学达人王伟先生在《楚国简史》中写道:“这种说法充分显示了楚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他们太期望能够平安富足地生活下去了!”

  楚人辗转来到江汉平原后,发现这里虽然是一片蛮荒之地,但却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非常适宜生存。于是,他们用中原的文化理念改造着这里,用勤劳的双手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希望之地。正是因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生发出的强大精神动力,楚人才能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将一个蕞尔小国建成“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泱泱大国。

  

  楚文化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蔡靖泉先生,将楚国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甚至与同时期的罗马帝国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后,指出 “极盛时期的楚国,据有了当时的南半个中国”“一度成了当时世界上疆土最广的第一大国。”这个“第一大国”的国都纪南城,也在中国总人口仅仅只有二三千万人时,就非常恐怖的达到了30多万人,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都市。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楚国终于强势崛起!用楚学大家张正明教授的话来说,楚国建成了一个方圆约5000里的煊赫大国;用苏东坡老先生的诗句来形容,那就是“楚境横天下”了。

  点石成金,青锋三尺横江汉;

  倚天伏虎,楚剑一柄定河山。

  此时,受尽白眼的楚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于是,楚庄王乘坐6匹马拉的战车,率领大军从荆州一路征战,直逼周王朝的皇城,洛河边上耀武扬威地检阅了自己的虎狼之师——问鼎中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湖北省简称“鄂”是否改称“楚”谈起
荆楚辨正
荆州园迎八方游客 处处展现荆楚文化特色
血性之地,硬气之人
论“早期楚文化” / 虢光新
蚩尤文化与六大苗史文化(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