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与荆州习俗8:小满,乡村四月闲人少

二十四节气与荆州习俗8:

小满,乡村四月闲人少

文/图  张卫平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

     初夏时节,小满节气携着古人满满的诗韵,在布谷鸟欢快地鸣叫声中款款而来。南宋诗人翁卷一首《乡村四月》,给我们描绘了江南初夏原野里特有的景象,禾苗在丰盈的雨水滋润下,将广袤无垠的原野染成一片葱绿……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为小满。对此,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而古代天文历法专著《月令》中则说的更加具体了,“麦秋至,在四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虽然,小满时节我国大部地区都已进入了夏季,但南北方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对此,从小满的“满”字来说农事,得出的结论则完全不相同。

     “小满”,不仅意味着高温的到来,也代表着雨水进一步增多。农谚里说的“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讲得是小满时节南方降水频繁,江河湖塘充盈,这里的“满”字无疑是形容雨水的盈缺,印证了《说文解字》里“满,盈溢也”的解释。如果说,春季的主角是青山绿野,那么夏天的主角非江河莫属了。这一点,在荆州犹为明显。 

     在我国北方,小满则是“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这个“满”字,说的是夏收作物籽粒已近饱满,进入乳熟后期,所以名为“小满”。正如古代《历书》里所说的那样,“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特别有意思的是,北方原野里生长的青青小麦,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会突然发生质变,魔术般的一夜从绿色变成黄色。所以,农谚里说“麦到小满日夜黄”。、

     其实,二十四节气包括天文、地文和人文三种类型,小满与清明、小暑、大寒等八个节气为人文节气,是古人以人自身为参照而设置的节气。所以,在古人看来,“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可以说,小满节气既蕴含着大自然在时节上的变化,也反映了古人“小得盈满”的智慧,体现了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凡事不能“大满”“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

     小满到,夏意浓,机器轰鸣收获忙。正所谓“乡村四月闲人少”,小满时节,江汉平原已进入油菜和小麦成熟期和收获期,正是夏收的关键时期。按照习俗,小满时节要“动三车”。这个“三车”,是指丝车、油车和水车。这中国古代乡村生活中常见的三种车,分别代表着榨油、养蚕缫丝、抽水灌溉三项农事活动,也延伸出来祈蚕节和抢水等习俗。比如养蚕缫丝吧,古代文献记载,楚人“贡丝于周”。从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荆州为中心的楚地就是出产“丝”的“大国”。所以,旧时荆州有着小满之日蚕妇煮蚕茧,用丝车缫蚕丝的习俗。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荆州采风时,曾在《荆州歌》一诗中描绘江汉平原小满时节的情景,“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我们从诗中看到,初夏的荆州大地,麦浪涛天,蚕蛹化茧,蚕蛾破茧而出,姑娘们在缲丝中思绪随着飞蛾飞向夫君,思念之情超过了满天舞动的蚕丝。而荆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则从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了玉蚕、从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纺轮、从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战国丝绸。这些,都印证了李白诗中的描绘。

     从老人们的讲述里,我们可以想象到,几十年前江汉平原小满时节随处可见的场景:

     刚刚收获的油菜堆满榨油坊,吱吱的油车已开榨;

     田头塘边,人们欢快地踩着水车,做着插秧的准备。那时,用水车车水灌田,是一件大事。小满时启用水车,还会举行专门的仪式。

  与所有的节气一样,小满也有“三候”。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满的三候为“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

     《礼记·月令》中曰,“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农乃登麦。靡草死。麦秋至”。

     所谓物候,是古人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方式,即通过与节气对应的各种物候变化,让节气成为人们认识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途径。

     从古籍中我们看到,小满前后是吃苦菜的时节。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夏小正》中说,四月“秀幽”。《礼记·月令》中说,“苦菜秀”。而《楚辞·九歌·山鬼》中则说,“采三秀兮於山间”。这里的秀,是指开花。楚人在夏正四月苦菜开花之时采来食用。

     屈原文中的“三秀”,有学者解读为三种野菜。到底是哪三种野菜呢?第一种野菜,就是苦菜。苦菜,学名山苦荬,又名苦丁菜、败酱草。后两种就是《吕氏春秋·本味》里的“菜之美者”——楚葵,俗称水芹菜;“果之美者”——石耳,俗称地卷皮。小满时节,青黄不接、遍地生长的苦菜,就成了乡野庶民果腹的食物。

     千百年来,荆楚民间有着春夏之交吃苦菜的习俗。《周书》里说:“小满之日苦菜秀。”将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的苦菜搬上餐桌,不失为一个具有“仪式感”的选择。

     的确,南宋文学家王质在旅居湖北时的那首《山水友馀辞·苦菜》,吟诵出了小满时节吃食苦菜的意境:

     王瓜后,靡草前,荠却苦,荼却甘。

贝母花哆哆,龙葵叶团团。

     苦菜,苦菜,空山自有閒人爱,竹箸木瓢越甜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8: 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二十四节气里为什么有小满没“大满”?
小满|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陈立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