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宋钱制及其他
        《宋书·王敬弘、何尚之列传》载:“先是(元嘉二十二年)患货重,铸四铢钱,民间颇盗铸,多剪凿古钱以取铜,上患之。”“上从沈演之之议,遂以一钱当两,行之经时,公私非便,乃罢。”《王僧达、颜竣列传》载:“前废帝即位,铸二铢钱,形式转细。官钱每出,民间即模效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无轮郭,不磨鑢,如今之剪凿者,谓之耒子,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綖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太宗初唯禁鹅眼、綖环,其余皆通用。复禁民铸,官署亦废工,寻复并断,唯用古钱。”

        这是本书两段关于刘宋时期钱制的记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刘宋王朝的货币总不能由政府控制铸造和发行。文帝元嘉时期,认为货币重而改铸分量较轻的四铢钱——以往应是采用从汉朝传下的五铢钱。人民一定是认为政府在货币铸造中偷工减料——而产品价格不变,仍以多少钱而不以钱的重量来核定——因此自己吃亏了,所以便私自铸造钱币,铜少就从古钱上剔取,当然会杂以其他易得的金属比如铁。等到皇帝认为这现象不好,改令一钱当以前的两钱用,则更是强制通货紧缩——减少市面的流通货币,看上去人民就无法擅自铸造货币了,因为政府发行量已确定了,多出的货币一定是私铸;但因此产品价格就不得不降低,因为产品数量短期不变,货币却少了。这样一来劳动者——主要是农民就吃亏了,他们的产品换不了那么多钱,自然不肯出售给官府——于是“公私非便”的结果产生了。而前废帝时期更是乱来,居然把钱重降到二铢,人民自然更不满意,所以群起造假。既然那么轻的钱没多少利可求,当然更不会在乎它的形制。等到沈庆之建议私铸钱和官府铸钱通用,货币就更不堪了。“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可知钱币杂质太多而且轻,“一千钱长不盈寸”即是言其薄。对私铸的放任造成的是另一个极端——通货膨胀,人民可以滥造钱币与官钱一起流通,于是市面上货币陡增,商品价格便猛涨,“斗米一万”,一石米即十万,这快赶上东汉末年关中谷价了。粮食减产造成的谷价上涨会带来人吃人的后果,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上涨,则会引起人民对国家(或者政府)丧失信心。两者的恶劣影响同样严重。
        
        虽然《宋书》里没有“人相食”的记录,但由于政府对货币的不作为而引起的人心涣散则是文字背后巨大的阴影。在这个南朝的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里,君主的频繁更换(六十年中经历八个皇帝,文帝在位三十年)已经使政府自顾不暇,又哪里认真管理社会经济?所以《蔡廓列传》里说“(孝武帝时)诸方并举兵反,国家所保,唯丹阳、淮南数郡,其间诸县,或已应贼”,这样的叙述透露的信息自然包括人民已不再听命于朝廷,政府(当然也包括君主)的威信已将扫地殆尽。

        然而申恬的传记里说“齐地连岁兴兵,百姓凋弊,恬防卫边境,劝课农桑,二三年间,遂皆优实”,这说明地方官只要肯尽职,努力督促人民生产,当地的经济能在短期内恢复。所以只能认为宋武帝刘裕的子孙太“不肖”,太没有资格做一个政府的管理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哇,一次出土就达140万枚,鄂尔多斯这些年出土的古钱币大盘点
“十朱”钱小考
收藏古钱必备四种知识
关于宋钱版别的一些思考
清末刊本《钦定钱录》梁诗正等撰(9-16卷)
古钱币术语谁能告诉我些古钱币收藏里的术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