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朝以物易物
       《魏书·赵柔列传》:“柔尝在路得人所遗金珠一贯,价值数百缣,柔呼主还之。后有人与柔铧数百枚者,柔与子善明鬻之于市。有从柔买,索绢二十匹。有商人知其贱,与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也。’遂与之。”这个表现赵柔不贪财的故事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北魏存在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正如本书《食货志》中说的:“魏初至太和,钱货无所周流”。北魏政权由鲜卑族创建,鲜卑族起源于北方草原,他们的经济相较农业社会更加自给自足,所以交易行为更不普遍发生,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自然不是必需的。在金属货币诞生之前,绢就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货币的功能——因为北方没有桑蚕养殖,所以丝绸不易得,则“以稀为贵”就使其能够暂时行使货币的职责。这在先秦也是一种常见现象——因为当时矿冶相对落后,则易得的丝绸就可作为交换媒介。在北魏因为交易行为不普遍,在先秦因为冶炼技术不成熟,都使用了丝绸来交换商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魏在改革时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结果再也不能一统全国了
一年级小娃.小“财”迷俱乐部|通过活动,思考以物易物的利与弊
从移动支付说支付背后的故事(上)
这个废物居然可以换钱:交换商店推出受到热捧-
储蓄送礼的经济学根源
吴伟军:商品里的一般等价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