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性主导消费的时代,如何赢得她们的芳心?

    iPhone的“三眼神机”发布了,这个在家族中排到11号的新产品,又掀起了一阵子的消费热潮,紧跟着华为也推出自己mate 30的“四眼怪”,我看了看手中的iPhone 7,用起来也不卡,觉得还可以再战2年。

在很多家庭用户中,一般是这样排序的,媳妇最先买手机,淘汰下来可能给媳妇的妈,媳妇妈如果不用了,就给老公,最后可能是媳妇的爸爸。在很多时候,除了一些特定的男性商品,在现在这个物质过剩的情况下,东西可换可不换时候,核心用户基本都会变成女性。

那么在女性主导消费的时代,如何赢得她们的心?

这时候很多地方都会提出专门针对于女性的营销。但女性营销其实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可以说针对于女性当中的母亲、白领、学生进行营销,但如果针对于女性,就有些太宽泛了。这世界上除了女性就是男性,营销本来就是个精准的活儿,那么圈这么大个范围,就等于没圈。

而且现在很多所谓的大数据营销,就基于一些现有的数据,给人打标签。比如某某经常喝星巴克,就会认为她喜欢喝咖啡,于是在某种咖啡促销的时候,就会推送给她。也许她喜欢喝咖啡,但也许她只是喜欢去星巴克那个过程,抑或是她每个工作日都很忙,只能靠咖啡续命,而不是真正的热爱咖啡。

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或者回忆一个人的时候,虽然可能会回想起她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往往不是基于她们的兴趣,而是会说她是个美丽的、幽默的、活泼的等等,谁会说某人是爱喝星巴克的呢?

做营销,其实就像交朋友,那么做女性营销,就要跟女性交朋友,要先了解她们。了解什么呢?当然不是她们喜欢吃什么喝什么,而是要了解更加深入的本质问题——她们如何认识世界,她们如何认识自己,她们如何与他人相处。

先来看一句话——在世界23亿儿童(18岁以下)中,有3.01亿儿童,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9美元。

在看了这句话之后,典型的男性思维是——

世界上有23亿儿童

有3.01亿贫困儿童

这意味着世界上13%的儿童非常贫困

世界上有70亿人

意味着贫困儿童占全部总人口的4%以上

有什么办法降低这个比例?

而典型的女性思维可能是——

每天不足2美元

都吃不上一个麦当劳

或者是一杯奶茶

我的孩子要是这样会有多么可怜

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不完美

有什么办法来去改变这些?

很容易看出差别来,男人大多通过数字、逻辑关系来去理解问题,理解世界。而女性大多通过故事和心理去感受世界。就如当前的娱乐业的主要受众还是女性一样,女性更喜欢看一些“故事”为主的剧集、以八卦为载体的明星故事等等。

所以女性是通过“故事”去认识世界,女性营销的第一要务就是叙事性。

跟女性推销产品,直接去夸张地说产品好,是没有用的。就好像是跟一个女孩表白,只说我爱你会显得多么无力。如果带她去看月亮,然后指着月亮说,“今晚的月色真美啊”,随后跟她娓娓道来,日本大文豪,有一次在跟学生讲课时说,I love you能翻译成什么呢?不如就说“今晚的月色真美”吧。

相信这个女孩一定会记得这个故事,记得当时的月亮,还有男孩的真情。

在认识了世界之后,人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就如最近黄教主那句名言所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男人认识自我的方式更加主观,更加自我。而喜欢用故事去理解世界的女性,则习惯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并不是孤立的看自己,而是把自己放在一种关系里,或者放在一些关系里,用别人来去衡量自己。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故事,在恋爱中,男人会抱怨女人经常会拿他跟别人比较,跟隔壁老王比,跟同事比,最不能忍的就是跟前男友比,男人的内心会发出怒吼,为什么我非要跟别人去比?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啊。

其实并不是女性故意要去制造这种比较的紧张,而是在她们认识自己或者认识自己另一半的时候,习惯性的会要找一个参考系,只有找到了参照物,她们才会得出一些具体的认知。而这种参照,很多时候都依靠着女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的,且强于男性的本能——同理心。

都说女性善于沟通,女性处事比较圆柔,其本质还是来自于女性能够从心理和情感上去体察对方的状态,将心比心的来去沟通和提出解决办法。女性更多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们觉得。”

所以女性营销的另一个大的要点就是——击中女性的同理心。

这种同理心一般来说可以粗暴的分成两类。一类是激发女性的情绪,比如故事中的人物的遭遇会引起女性的高兴或者悲伤,这种同理心一旦激发,就会强化女性的关注度。另一类是激起女性的参考兴趣,比如让她们看到一个model,激发她们——我也能是这样的心理,让她们参考这个model来认识自己。

当下营销的难题就是如何能够引发人的主动关注,如果想获取女性的注意力资源,就必须要利用同理心,撬动她们的关注。

女性在了解了世界,认识了自己之后,其实更多的是要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马克思说人与人的关系是由生产决定的,而鲍德里亚说,人与人的关系是由消费决定的。在当前,除却身边的至亲之外,人与人、人与物基本上都处于一个消费关系中,所以关于女性的最后一个课题,实际上是女性如何看待消费的问题。

拿一支口红来说,很早以前,口红就是用来涂红双唇的,这就是很直白的“功能性消费”;而随着口红的品种越来越多,买一个chanel的还是dior的就变成了一种选择,也变成了自身的一种彰显,从“功能性消费”过渡到了“炫耀性消费”;

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口红已经不再具有炫耀属性了,这时买一只口红,死亡芭比就是偶尔的跳脱,斩男色是对自我魅力的宠爱,石榴红可能就是要像甄嬛一样下定决心征服世界了。这时口红的消费就变成了一种符号化的象征,就好比男人买乔丹鞋大多数都不是为了穿一样,“符号化消费”就是女性消费的终极形态。

在女性的消费清单里,有一些是属于功能性的,一些是属于炫耀性的,但更多的是属于符号性的。而现在火热的网红直播带货,除了功能性展示、价格、体验等,更重要的在某一方面是一种“消费符号共建”。在直播的互动中,跟女性去建设一种共通的文化,一种关于这个商品的符号。就好比现在的亚文化——嘻哈、街舞有很多貌似专业的术语,只在他们懂行人当中进行流通一样。一旦这种符号建设成功,消费就会增加一种仪式感和满足感。

所以如何用叙事性的方式,激发女性的同理心,与她们共同建设属于她们和企业之间的消费符号,这就是女性营销的终极奥义。

也许这句话过于抽象,以下是一个举例——

女性,生存在这个社会当中,

面对着更多的困难、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肩负着更多的期待。

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同事、是上司、是朋友、是闺蜜。

一直以来,社会给女性塑造了过多的榜样形象:

或秀外慧中,或精明强干,或柔情似水,或无所畏惧。

她们到底是谁?

如今的女性,并不需要别人告诉她,她是谁,她该怎么样。

她们有勇气,也有智慧,有自律,也有美丽。

也许只需要一个瞬间,闭上眼。

回归自己的内心,探索自己的可能,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

她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真正的superhero。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他。

by 罗曼 罗兰”

她们不断地探索着外界,在了解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爱着这个世界。

她们不断地探索着内心,在肯定了自己的方向后,坚持宠爱着自己。

对她们来说

孤注一掷是鲁莽,真正的勇气是遍历可能后的自信;

一味隐忍是愚蠢,真正的坚强是看见结果后的释然;

完全克制是苦行,真正的自律是给自己未来的期许;

沉迷表象是肤浅,真正的美丽是对内心方向的笃定;

洞悉一切是无趣,真正的智慧是收放自如中的行动;

针锋相对是傲慢,真正的个性是藏于温柔中的锋芒;

她们带着对勇气、坚强、自律、美丽、智慧和个性的自我理解,直面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她们,就是这个时代英雄主义的最好代言。

——在这样的描绘中,女性真的会变成英雄,女性营销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口红”和“球鞋”的“韭菜”收割记
品今控股调差发现女性悦己消费大幅攀升
女人为什么涂口红:唇上图腾的前世今生(中)
“直男”是怎么成为贬义词的?
新传专业解读:为什么“女神们”都爱口红?
消费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