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的江河、星月,不一样的心情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创作的律诗。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告知人们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去去。从四川盆地穿越长江三峡而来,自己的壮游将自比开始。心中无比激动,无限憧憬。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在四川出门见山,山就一直横亘在我们眼前、心中,挥之不去。尤其是三峡,峡深山高,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隐天蔽日,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而今一出荆门,山随着平野的的推延一点一点就消失了,宽广无边的大江也流入了无边无际的大荒之中,难见其宽阔与浩渺。个体是如此的渺小,天地是如此的广阔,面对未知的世界,既有兴奋也有丝丝恐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白天的景象是那样的壮阔,夜晚呢?天空、水中都有一轮明月,像是镜子,云团汇聚,形成了漂亮的海市蜃楼。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这一切对刚出川的诗人充满了诱惑,有着无限的魅力,包括那未知的神秘。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最后一联却暴露了诗人亦是多情之人。江水万里相送那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真正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对于家乡的不舍与眷恋。
比较而言,壮游的兴奋要大于对家乡的眷恋。
诗人杜甫有一首也写了自己出川的感觉。那是《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首联: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心情如何能好?
颔联: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它到底要表达什么呢?是喜还是悲?我以为是悲。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颈联、尾联抒怀:“名岂文章著”,这是反问,也是不甘。自己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古风淳”岂能甘心舞文弄墨来博声名?“官应老病休”,“应该”,他心里真的觉得应该吗?当然是不甘,不然就不会说出来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以沙鸥自况,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由此可以判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几近相同的景物描写却是由两个有着不同的心境的人来写的,表达的也是迥然不同的思想与情感。
“仍怜故乡水”的忧伤是不能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悲凉一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旅夜书怀》教案
最美十首五律,袅袅大唐之音
54岁的杜甫壮志难酬,写下这首五言律诗,成为传唱干古的诗篇
古诗词日历 |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晚年的一首诗,描述了自己的人生境遇,最后10字令人感慨万千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