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施训洋:劳动最光荣
userphoto

2022.07.08 安徽

关注

“不差人,不少人,就是好日子。”这是年近八十的母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我的记忆里,父母总是勤把苦累。父亲病重时,还硬撑着坐在门前草垛旁打草绕。没打几条,便用手顶一下腹部,看父亲如此,我心有不忍。便想伸手帮忙,也跟着学,打好后给父亲看,父亲用手一扯,那草绕便散了。

我将父亲打的草绕拿在手上,用力去扯,却没能扯断。便让父亲教我,父亲却说我不是种田的料,让我把书教好。初秋时节,看着父亲额头冒豆大的汗珠,我心如刀割。

母亲曾说父亲一生怕求人,还说求人的事都是母亲出面。我知道父亲的心思,他不是怕求人,而是一心想好。

父亲种田,田里找不到一根稗子。父亲扬稻,稻堆里找不到一粒瘪子。父亲总说“早起三早抵一工,省去求人站下风。”不求人,是父亲的人生信条。

不求人,在任何时代都是行不通的,但父亲却说可以少求人。正如此,我很小时便知道帮着家里做农活。七岁放牛,八岁割稻,十岁栽秧,十三岁挑水。我的两个姐姐似乎要更早一些。

父亲一生都在劳作,正如邻人所说:元大爷到死都在累。

父亲临终前,将我和两个姐夫喊到床前,告诫我们要团结一心、勤劳致富。父亲说这话时,眼里丝毫没有死亡的恐惧。母亲和两个姐姐在一旁哭泣,我也是几度哽噎,差点失声。父亲却让母亲不能哭,要当好家,要留钱给我讲媳妇,还说明年讲明年就能接。

深秋,父亲带着无尽的不舍离开了我们。父亲走后,堂屋一角整齐地码放着当年收割的近万斤双晚稻。

父亲离世后的第三年,我们离开了老家住到了镇上。离开前,将家里的早稻加工成大米存在村部徐自明加工厂。缺米时去取上一回,一直到我女儿读完小学,这些米才取完吃光。

我家每年双抢前,走要出稻炕,晒在场基上的稻子黄灿灿,十分惹眼。邻人总说我家有仓龙,今天,我如梦方醒,这仓龙便是我父亲。

不但父亲,母亲也如此。一年四季,每天天刚亮,便闻到了粥香,母亲早就起了床。至今,年近八十的她依然早起。

每天天没亮,那熟悉的粥香便从窗户缝隙挤进房间,唤醒了我。

随之听见母亲开门的吱呀声,还有那再熟悉不过的脚步声,不大会儿功夫便传来电动门的嘎吱声。

待我起床,母亲早已在校园里转了一大圈。只见她提着一个大塑料袋子回来了,装满了废纸和饮料瓶。

“不偷不抢,不丢人。”每次,我们不让母亲捡拾废品,她总这样说。

确如母亲所言,她多挣一分,我们便多余一分,日子就会更好一分。

“起家好比针挑土,败家好比浪淘沙”。有时,我们大手大脚乱花钱,母亲总在一旁小声嘀咕。

母亲常说歇着骨头疼,有学生的日子里,每天总能见到一个老人提着大塑料袋子走在校园里。“小哥哥、小姐姐们来,要好好念书”,这便是我母亲。

勤劳,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大财富。勤劳,是母亲对我的最好教育。

正如此,今天,我也以另一种方式在不停地劳动,并以此来影响自己的孩子。

女儿如今具备很强的自理能力,不但如此,在假日里还能照顾好弟弟。做出的饭菜十分可口,炒出的几样菜还很上相。

七岁的儿子也不闲着,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完成作业。走在校园里,看见饮料瓶,总是捡起拿在手中说是交给奶奶卖钱。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勤劳的小蜜蜂,让生活更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在她遇见他的地方,我遇见了你
内蒙古25岁女孩辍学供养3姐弟上学,她的故事让人感动…
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点孤单,一些温暖
卷耳〡端午时分
微小说,“若今生不能厮守,你当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