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工匠精神——2018年第3期

导读:

l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奋进作文简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2017年第12期刊发了奋进作文邹老师的教材纠错文章——《“然则”究竟如何释义》。

“然则”究竟如何释义

邹享昌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课本对《岳阳楼记》中的“然则北通巫峡”中的“然则”注释为:虽然如此,那么。笔者以为,这个解释不恰当。

先不必细究“然则”到底何义,只需从现代汉语的关联词的搭配角度来思考,这个注释便是显而易见的错误。“虽然”,作为虚词的功能是用在表示转折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与其配合使的词,决不可能是表示顺承关系的“那么”,而应该是“但是”“可是”之类。且试着用课本的注释来翻译原句:虽然如此(前人对洞庭湖的雄伟景观的描述够详尽),那么,洞庭湖向北通向巫峡,向南达到潇水与湘江,遭贬的官员、题诗作赋的文人,大多在岳阳楼聚会,他们观赏景物产生的感情能够没有差别吗?稍有语感的人,都会感觉这话是不通顺的。

那么,“然则”到底该作如何解释呢?

查阅手头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然则”一词释义如下:

1、顺承连词。可译作“(既然)如此,那么”。

2、转折连词。可译作“然而”“但是”。

而《古代汉语词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对“然则”则只有一个义项:这样,那么;那么。大致说来相当于《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之义项1

笔者以为,《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的观点,大抵可采信,不过,可略作修正。

对于第一个义项,相信没有疑义。“然”,是“这样”之义,“则”表顺承,可解释为“那么”。但是“则”还有一个为大家所接受的义项,即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作“却”“但是”之类,如“欲速则不达”。

基于上面的分析,“然则”可表达两种语法功能,其一是“既然如此,那么”,其二为“虽然如此,但是”。

《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可译作“虽然如此,可是”,而“然则何时而乐耶,则可译作“既然如此,那么”。

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邹亨昌

我的作文讲评课上有一个环节,就是纠正学生写作训练中的语言差错。上周的课堂,有孩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老师,你太关注细节了,这些都是小的错误。今天,就接着这个话头来给孩子们继续上课。

首先要明白,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写作与说话,就是最常见的交流。工具越精密,交流便越畅通。换句话说,语言表达越精当,所传达的信息便越到位,我的思想感情越能精准地表达出来。忽视对于语言的精当品质的追求,自然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与写作者。

中国古人就懂得这个道理,并且有许多斟酌文字细微差别的经典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发生在贾岛与韩愈身上的“推敲”的故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佳句,稍为有点陌生的有曾国藩奏折上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的事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文学史上像这样“炼字”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

有一句古语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语言表达上,一字之差,其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天渊之别,甚至截然相反。就拿上面所举的“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来说,湘军与太平军对阵之初,打了许多败战,这是基本事实。曾氏最初的奏折便用“屡战屡败”直陈事实,向朝廷请罪。后来,经人指点,改为“屡败屡战”,既承认事实,无欺君之过,又表达了一种不屈的精神,传达出忠君的情怀。老佛爷看到这样的折子,无疑不会深究其罪,而会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可见,字斟句酌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写作可以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文句通顺。文句通顺的意义指,没有错别字,没有语病,上下文连贯。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先达到这个通顺的境界。许多孩子,经过半年的训练,有非常了不起的进步,达到许多人一生所达不到的境界。看看你们平时的作文,有些习作,真是满篇错误,有些则清爽干净。这说明,有的孩子达到或基本达到了通顺的境界,有些则还需不断努力。

第二重境界,我把它叫做文从字顺。喜欢查词典的同学可能会说,老师,文从字顺不就是文章通顺的意思嘛。字典肯定没有错的,但是,通顺有两种,一种是句子通顺,一种是整个文章段与段之意,层与层之间,衔接紧密,合乎逻辑。我所指的文从字顺,自然指的是后者。一些孩子的作文,文句也是通顺的,但是,前后段之间,或者一段中上一层意思与下一层意思之间缺乏关联,这就谈不上更高意义上的通顺。

第三重境界,我名之为行云流水。这种境界,老师描述它的特点时,一般用流畅,而非通顺。读一些文章,我们感觉不仅流言流畅,而且文气贯通,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最高的境界,是同学们一生追求的写作境界。

 我们今天在课堂,消灭错别字,纠正语法错误,就是为今后写作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打基础。没有这个关注细节的训练,就没有今后文章的完美。

今天,有一个词很响亮,这就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挑剔的精神。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没有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人类思想精粹的文化产品就会粗制滥造,我们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呈现在我们眼前便是低劣的地摊货。

希望这篇短文,能够让同学们懂得咬文嚼字决非无关宏旨的小事,而是一种工匠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职教工作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
《汉语拼音方案》体现了“当代仓颉”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乡勇精神
【网民Q&A】总理提到的“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
设计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