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化:一座工厂的乡愁记忆

  第一次走进解化的大门,是在二十七年前。那一年,我和爱人终于结束多年的相思之苦,调到同一个城市工作。那天,我怀揣一纸调令走进解化厂大门,办完手续后,夫君带着我在解化厂转了一圈。高高的烟囱、巍峨的厂房,迎宾路上大片大片色彩缤纷的太阳花,幼儿园旁边绚烂绽放的三角梅,厂招待所院子里缅桂花散发的芳香……这一切,构织出解化给我的第一印象:生机勃勃如初阳般美好

解化幼儿园附近的三角梅↓





  解化——全名“驻昆解放军化肥厂”,现为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由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预备学校集体转业和部分转业官兵筹资建设的云贵高原第一座氮肥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以褐煤为原料采用鲁奇加压气化技术制原料气生产合成氨及甲醇系列产品的企业。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曾经就建厂作出重要批示并协调相关建厂工作,朱德委员长亲自到工厂视察,邓小平亲自为化肥厂定名“驻昆解放军化肥厂”,这是当时全国唯一以“解放军”命名的工厂。多年来,解化厂对外输送了数以千计优秀的干部和技术人才,被誉为“云南化工的摇篮和黄埔军校”。





  无论时代变迁,几易其名,在开远,大家还是习惯叫解化厂。

  那时候每个新进入解化厂的职工,都要到职工学校去接受入职前教育。记得第一堂课上,老师教给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入了解化门,就是解化人。”从此,“解化人”这一身份一直伴随着我。

  我在解化工作、生活,结婚生子,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虽然后来我离开了解化,但解化工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一直深深刻在我的心上,让我在人生路上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始终充满信心和勇气。





  走进解化厂生活区的小广场,一块醒目的石碑上镌刻着十六个字:“艰苦奋斗,忘我奉献,团结拼搏,为军争光”,这就是“解化精神”

  在解化工作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亲身见证了这十六个字包含的内涵。平日里三班倒的辛苦自不用说,最令人难忘的是大检修时全厂上下团结拼搏、通宵达旦抢修设备的场景,每次想起都让人热血沸腾。





  我曾不止一次听师傅们说起解化的创业史,每每提起那些“先生产,后福利,自烧砖瓦盖厂房,自炼钢铁造机床”的光辉岁月,很多老师傅总是眼含热泪,满腹豪情,让人肃然起敬。





  在解化生活的那些年,我结识了很多同事、邻居、朋友,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每次想起,都是满满的温暖。

  我当时在解化下属的一个危险化学气体生产车间上班,离家很远,每天早出晚归。因为经常加班,我们的午餐和晚餐基本都在岗位上吃,一开始上班的地方没有食堂,没有自来水,大家都是自带干粮和饮用水上班。后来,车间各方面的条件有了改善,搭建了小厨房,班组成员轮流做饭,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亲如手足。生产不忙的时候,车间还会组织团建活动,增强凝聚力。

班组成员外出游玩合影↓





  后来,为了照顾孩子,我离开了那个经常加班的岗位,换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在为我能换个好环境感到高兴的同时,同事们都很舍不得我的离开,在欢送我的晚会上,好几位大姐都掉泪了。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虽见面少了,却亲切如昨

我和曾经的同事大姐们在一起↓





  当时的解化厂,可以说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小天地”,除了工厂车间外,这里还有医院、学校、礼堂、菜市场、足球场、篮球场、儿童乐园等一应场所。居住在解化社区的大部分是解化厂的职工,邻里之间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从来不会出现像歌里唱的那样“门对门两家也不来往”的情形。生活在这样的社区,特别让人安心。

解化幼儿园附近的“鸭子门”,多少解化孩子的记忆↓





  除了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的工作作风,解化最让我难忘的还有互帮互助、礼尚往来的人情味。

  我家曾先后在解化社区的西湖小区、杏林苑居住过,邻里之间互相都认识,每天晚上,小区楼下的绿化带旁坐满了邻居,孩子们打羽毛球、玩跳棋,大人们织毛衣、聊天,偶尔交换一下家里做的小点心什么的,气氛很好,真正的和谐社区。

我家住过的杏林苑小区↓





  记得那时一楼的米奶奶喜欢做泡菜,每次做了泡萝卜、“”之类的,都会端上一碗给我们。礼尚往来,我们从老家带了什么土特产也不忘给她送去。我们搬家后,偶尔见面,米奶奶总是遗憾离得太远了,不方便送“冲菜”给我家吃。

  儿子上幼儿园之前,一直由小区的一位陆奶奶帮带,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每次儿子回家,我都会带他去看望陆奶奶,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走走。

我家住过的西湖小区↓





  当然,邻居们有个头疼脑热或者跌打损伤什么的需要我家的外科医生帮助,咱也会热心帮忙。以至于那年解化厂辅体改制,我夫君离开解化职工医院时,路上遇到解化厂的老人们,总会有人问:“姜医生,你不管我们了啊?不管你以后在哪里上班,一定要告诉我们,我们生病了好去找你看啊。”

  这些微不足道的“礼尚往来”,这些全心全意的信任,体现的正是解化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谊。

我夫君奉献了最美青春年华的解化医院↓





  离开解化很多年了,每当有人问起我们是哪儿的,还是会习惯性地说自己是解化厂的。去年六月,夫君从市立医院辞职,再次返回解化医院上班,个中缘由,虽有基于工作上的考虑,但也不乏心底对解化深深难舍的感情因素。

  这些年来,我曾写过很多关于解化的文字,记录那些难忘的岁月,解化的一切,依然时时牵动着我的心。

我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发布的关于解化的视频↓

  其实,我们一家人的经历和感受,只是无数曾在解化工作和生活过的“解化人”心路历程的一个小缩影。

  解化厂与开远的关系千丝万缕,对于开远人来说,谁能说自己和解化厂一点关系都没有呢?偶尔朋友聚会,相互攀扯起来,总会听到有人惊喜地说:“我是解化的子女啊”“我是解化的姑爷啊”“我是解化的媳妇啊”“我家谁谁谁在解化上班啊”……彼此间突然就亲切热络起来,虽是初次相见,心底却因有“解化”这一共同的缘分而似旧友重逢。

解化集贸市场一角,至今我家还是喜欢去这儿买菜。↓





    2018年,我有幸参与了“开远记忆客厅”一至二层展厅的文案审核,在对当年开远的“十大厂矿”文案进行修改完善和审定的过程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解化厂的光辉历史,以及它对开远工业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带来的深远影响。我深深为自己曾是解化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开远记忆客厅内的解化版块↓

  饮马泸江写春秋,江山代有才人出。转眼间,解化走过六十四载岁月,迎来新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工业不能承受之“重”与城市发展不能承受之“重”已成为开远发展桎梏,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的解化厂,也面临着传统化工业的各种困境。为响应“破解化工围城,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转型,把开远建设成为一座新型工业生态宜居城市、一座人人向往的美丽之地”的时代主题,解化厂启动了“退城入园”工作,将搬离开远市区,搬迁至小龙潭绿色低碳精细化工园区。相信在新的天地里,解化将再创辉煌,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不久的将来,开远的北郊,将再也看不见解化厂的烟囱冒烟;小花桥上,将再也看不见解化工人川流不息上下班的热闹景象。我想,到那个时候,开远人民在欣慰于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的同时,也会怀念这个与开远血脉相连的工厂吧?





  解化,见证了开远的发展与辉煌,记录了一代代开远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历史和记忆,已成为无数开远人心底最特别的一份乡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连那些消失的工厂如今变成了什么小区
给酒仙桥写一首歌
寻迹汽标、德奥、西关电厂——走过“旧貌尚存却变化巨大”的吉林市西宁路
纪录片:米轨三代人|小站记忆开远站
让孩子记住乡愁
『記住年味鄉愁 傳承民族精神』相關推薦 記住鄉愁秦安鳳山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