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鼐,不容易!
今晚读毕《惜抱轩尺牍》(姚鼐撰,卢坡学长校点,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为了生计,八十多岁的姚鼐依然在书院奔忙。众生皆苦,读之令人泪目。

姚鼐在给友人的尺牍中曾说:“我辈之于子孙,听其所至而已”(《与马雨耕》182页),此语颇有“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的旷达。可事实并非如此,在尺牍中姚鼐最关心的还是米价的高低,天气的变化是否影响收成等。有一回,其家甚至陷入了极为困窘的境地:“今定于自十月起,上下俱日食一饭一粥,以待年丰米贱而后复旧。 ”因而,其不顾年老力衰,继续发挥着老黄牛的苦干精神,文中多次提及此事:
八十老翁辛苦执笔,以养一家之人,常苦不给,岂不可伤邪?《与石甫侄孙》134页
八十老翁当安坐受子孙奉养之时,而反寻钱以供子孙之用,能无为一笑乎?《与马雨耕》181页
吾今岁必回里矣。八十四五岁之人,岂应尚作馆哉。《与张兼士》188页
去岁令长孙娶妇,又为捐一监下场,遂将老翁所积留充送终之金全费去。今以八十之年不能急归,尚须作馆以自给,岂不可伤邪。《与香楠叔》189页

此外,在尺牍中我们亦可见到姚鼐的温情一面,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老者。他说起自己第一次吃杨梅的经历,常常关心着家乡的旱涝情况、米价是否上涨,不仅帮人介绍工作,还帮死去的朋友寻找合适的墓地。前三卷中,五六次提及他的爱徒陈用光,甚至“爱之如吾骨肉矣”(第28页),并把刘开、方东树比做读书种子。陈用光也很懂得感恩,帮老师姚鼐刻文集。辞官后,旧时的相识多已官位显赫,但平常他们却多不联系。姚鼐的文名日益显赫,那些官员多向这位老友求写序跋或墓表等,当然也会给一些润笔费。姚鼐对当时重汉学轻宋学的现状极不满意,说及《四库全书》持论甚不公平,对纪晓岚大为不满,“鼐在京时,尚未见纪晓岚猖獗若此之甚,今观此,则略无忌惮矣”(第44页)。有趣的是,其在此前《与人书》中对纪晓岚的印象还不错,不然也不会这么说:“想与晓岚、鱼门诸先生谈宴极欢时,必念及愚鄙。”(第7页)

尺牍中,姚鼐并非只是关心自己的小家,对乡亲的生活状况也颇留意,表现了传统士大夫勇于担当的一面。其教育儿子读书的理念也颇达观,“盖人元不必断要举人、进士,但圣贤道理不可不明。读书以明理,则非如做诗时文有口气。枯索等题使天资鲁钝之人无从着手,以致劳心生病。且心既明理则寡欲少嗔贪,清净空明则为知道之人,其可尊可贵不远出于举人、进士之上乎?汝但宜时以此意以读书,向道为养病之法则,于汝父亦不足为恨”。

未系统阅读桐城派前,总觉得他们不过一帮程朱思想充斥脑海的卫道士。接触之后,发现并非如此,他们有着高尚的品格、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与预事
献给人生100句
好家规家训格言(2)
60句励志的名言俗语
杂水论断诀
远在儿孙近在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