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教材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初中语文经典课文,文章塑造了一位坚毅果决的士人——唐雎的形象,他奉命出使强秦,不畏强暴,以死抗争,使安陵国百姓避免了一场浩劫。唐雎出色的口才、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大义凛然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本文的语言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对大家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及其编纂者刘向,掌握基本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语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读。

4.分析唐雎的形象,认识“士”的群体形象。

5.理解本文语言描写、衬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98年,一代鸿儒钱钟书先生去世了,时年9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得知此消息后,叹息不已,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现代不缺少知识分子,Jk251.COm缺少的是士。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刀光剑影中去领略一位名士的风采。他的名字叫——唐雎。(板书:士唐雎)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看课文的题目——《唐雎不辱使命》,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回答)这一节课我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唐雎的“使命”是什么?(2)唐雎是如何完成“使命”的?(3)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

在解决这三个问题之前,我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昨天布置了三项预习任务,前两项是积累文言词语和朗读课文。

2、下面先检查文言词语的积累,请各学习小组相互查看导学案1-4题的完成情况,错了的纠正,不足的增加,疑惑的待会儿提出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汇报答案。

3、接下来检查课文的朗读。(1)请一位同学起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这篇课文,听的同学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读音是否正确,二是停顿是否合适。(学生朗读;读后评议)

(2)教师范读。

(3)这篇课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就是写人物的语言,通过紧张激烈的对话来展现人物鲜明的个性。文中唐雎和秦王的对话非常精彩,我想请两位同学起来分角色进行表演读,把课文2、3、4段的内容通过对话,再加上神态、动作给表演出来,可以吗?我们先试试,请两人为一组进行表演读,给大家5分钟时间。(学生朗读)

(4)学生台前表演读。(听的同学做好评价准备)

三、整体感知

(一)唐雎的使命是什么?接下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自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出使秦国,想要使秦王尊重安陵君的选择,化解秦与安陵的矛盾,不给秦攻打安陵以由头。

追问:大家读安陵君的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1)抓住“大王”这一称呼,“甚善”与“弗敢易”的矛盾进行分析;(2)秦王真的想交换土地吗?

明确:从安陵君的话中,我们能看出两点事实:(1)秦强安陵弱;(2)安陵君知道秦王的欺骗手段,但又不想得罪秦王。此种情况下,唐雎“奉命出使,凶多吉少”(板书)。

(二)唐雎是如何完成使命的?第一段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唐雎肩负着保卫安陵国和百姓的重大使命,面对强大的秦国,强势的秦王,他能完成使命吗?他又是如何完成使命的?请同学们自读第2、3、4段,想一想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并做好发言准备。给大家5分钟时间。

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师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1)唐雎不畏强暴,在秦王面前据理力争;(2)面对秦王威胁,唐雎针锋相对,以刺杀相威胁;(3)秦王“色挠”,唐雎不辱使命。

点拨:(1)唐雎拒绝秦王与安陵君有何不同?(学生回答)秦王已经“不悦”了,唐雎为何还用“虽……,岂直……”这样的反问加强语气,火上浇油?

(2)“与臣而将四矣”为省略句,省略的是前此提到的三人——专诸、聂政、要离。此句的用意是什么?

四、理解人物形象。文中的唐雎凭借一己之力迫使强横的秦王屈服,出色的完成了使命,唐雎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请大家结合刚才所学的内容,想一想。谁来说?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唐雎胆识兼备,口才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抓住了秦王色厉内荏的弱点,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迫使秦王放弃吞并安陵的阴谋。

问:文中的秦王是怎样的形象?他对表现唐雎的形象起何作用?写安陵君呢?

五、拓展延伸。当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时,唐雎对以“士之怒”,那么“士”究竟是怎样的一类人?昨天在预习中布置的第三项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士”的故事,下面就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交流。

教师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对“士”加以分类,如“儒士”“能士”“死士”“方士”等。回应开头钱钟书先生为著书立说的大儒。引《说文解字》和孔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定义“士”,可广引佛、道、俗中含“士”之称呼,带领学生欣赏“士”的形象,着重其有操守、有能力、重义轻生的形象特点。

六、总结课堂。上到这里,这节课该结束了。有件事,我一直在考虑该不该告诉大家,但我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是要告诉大家的,唐雎这个人物历史上实有,秦灭魏约在公元前225年,唐雎如果活着,当时应该有130岁。这当然不可能,本文的故事不真实,虽然人物,大的事件是真实的,类似于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这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文出自哪里呢?(学生回答《战国策》)

介绍《战国策》及作者刘向。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何为“善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也。学习本文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学生回答)

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不畏强暴,斗智斗勇,使安陵国百姓逃过一劫,唐雎无愧于“士”的完美代表,他身上透露出的为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七、布置作业:根据本课内容,为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板书设计:

唐雎临危受命,凶多吉少

不畏强暴,据理力争

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胆识兼备,不辱使命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容量比较大,朗读环节不敢展开,虽然课前安排了预习,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但学生对于人物的语言还是难以准确把握,表演读不太理想。

2.对于“士”的形象和精神的认识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在课件制作上还可以下些功夫,尽可能直观的展现士的形象,不求完整,但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他有兴趣于课下去探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相和》教学设计(人教五下)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章卫良《台阶》
《荆轲刺秦王》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