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泳池内“意外”急救须知
  虽然游泳有许多好处,但如果不加注意的话,也可能存在不少健康隐患,可能对眼睛、皮肤、骨骼等身体的部位造成或多或少伤害。因此,为防止疾病找上门来,专家提醒在游泳前后、游泳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腿抽筋——心理紧张、水太凉或者待在水里时间太长,都可能发生腿抽筋。因此,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应当充分,在水里时间别待太长。一旦出现抽筋,千万不要慌乱。如果脚趾抽筋,那就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足趾拉开、扳直;如果小腿抽筋,先吸足一口气,仰卧在水面,用手扳住足趾,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如果手指抽筋,就把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如此反复、即可解脱。

  溺水求救——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除大声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如有人相救,要尽量放松,不可紧紧抱住抢救者。

  人工呼吸——对于溺水者,发觉其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托起溺水者下颌,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其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心脏按摩——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溺水者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溺水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头痛——可能是慢性鼻炎、呛水或身体寒冷、暂时性脑血管痉挛而引起供血不足,因此发生头痛现象。这时应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在头顶百会、太阳及列缺穴按揉,然后用热毛巾敷头,再喝一杯热开水,即可好转。

  头晕脑胀——主要原因是游泳时间过长,血液聚集于下肢,脑缺血,机体能量消耗较大身体过度疲劳。立即上岸休息,全身保温,并适当喝些淡糖、盐水。

  恶心呕吐——鼻子呛进脏水,就会发生恶心、呕吐。赶快上岸,后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如果有人丹,也可含上一粒。为预防肠炎,还可吃几瓣生蒜。

  皮肤发痒、出疹——皮肤发痒、出疹主要是皮肤过敏所致的,应立即上岸,服一片息斯敏或扑尔敏。

  腹胀痛——刚吃过饭或空腹游泳即会产生腹痛腹胀。这时应上岸仰卧,用拇趾尖点压中院、上院或足三里、同时口服3-5毫升十滴水,并用热手巾敷腹部。

  耳痛耳鸣——可能是耳朵里灌水或鼻子呛水。可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然后迅速将手拔开,水即会被吸出。也可用消毒棉签送人耳道内将水吸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知识』现场急救--溺水自救及救助溺水者方法
必读:儿童游泳急救小常识
出门旅游必备急救知识!再不学就晚啦!
暑期防溺水,现在看还不晚!(家长必读)
游泳自救六大攻略 教您夏季安全游泳
突发意外 你必须掌握的急救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