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相信读这篇文章的朋友多是上班族或是穿梭于工作和生活中忙碌的一份子,特别是人到了中年,上有已经老去的父母,膝下还有未谙人事的儿女,白天陷入无穷的工作之中,归家又是做不完的生活琐事,当然这人情冷暖之中有事业的成就感,也有家庭和睦的幸福感。但也经常感到疲惫,向往炊烟袅袅起、清风明月相伴的生活。

这样向往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来读一首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著名诗人崔洞的一首诗,你或许会有答案:

题崇福寺禅院

崔峒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当下很多人最向往的日子是什么?答案就在这首诗里:扫地与焚香而已。读到这首诗竟然也能体会诗僧皎然的生活了。皎然,唐朝著名的僧、诗人,他遍访名山,朋友众多,大历十才子中的李端就曾拜师皎然。当然皎然的诗除了山水清丽之外,也别具趣味。生活潇洒了,没有烦心事,自然写出来的诗词就像山川日月般淡然了。

崔洞这首诗是在一座寺庙中写就。他来寺庙不是为了参禅悟道学习佛学,全诗并不在禅意而在寺院中的环境。

崔洞作为大历十才子,也亲眼所见了安史之乱中大唐山河破碎,盛世零落的场面,8年战乱,文人仕途无望,百姓流离失所,与其四处漂泊,不如寻一处幽静山林隐居。

崔洞可能是在漂泊途中误入群山中一处幽静的寺院,这座寺院所在山川可能没什么名气,寺院也是香火冷清,三三两两的僧人,每天只是扫阶、焚香清净度日。念经时可在磬声中体悟山清竹翠,闲云也时而飘过竹房,清幽无扰,唯有翠竹闲云为伴,乱世中有如此僻静清幽之地,心自然也栖息了下来。

如今岁月匆忙,生活工作压迫着我们的身躯,来不及片刻的从容,一手忙不完的工作,一手理不清的家庭琐事,心总是在狼藉的碎片在悬浮着,无处栖息,惶惶不安。那时候的崔洞四处漂泊,身心俱倦,偶然误入此等与世隔绝的寺院,如何不羡煞僧人的生活。

在这片寺院中,不用去理会战乱纷飞,不用担心明日落脚何处。“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身心早已被这寺院斑驳的青瓦墙隔绝与尘世,情欲皆涤荡而出,岁月在闲云、竹房、翠山、焚香中淡然而去,没留下快乐,也并无烦恼。身心寂静无尘,近处可闻花香、可观竹翠,远处可观闲云来去,山川青黛,不想见的人和事均已阻挡门外,许久未见的知己亲朋,也有蓬门小径、香茗美酒待其踏访,岂不美哉!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傍晚黄昏时分,待群鸟归巢,便可关上禅房,院内空无一人,唯有夕阳投进纱窗,捧一本书,品一壶茶,让夕阳伴书香,静待月圆月缺,树影婆娑。

崔洞的这座寺庙在哪里?真有此方幽僻的寺院吗?在深山之中,在群林之处,在飞鸟之下,在斜阳之外,在秋雨叶落的远方,也在诗词行句之内,也在案头群书之间。

作者 | 素心


文字内容 | 文字内容为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照诗刊微刊(总549期)
《康县诗词》2017第12期
一句诗词,一盏清茶,便是一场远行
让心灵安静的九首静美诗词
【榜上诗家】张万利||原野山川秀,红霞送夕阳。
感谢变老的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