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华:童年的经历尤为重要
余华曾说: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
余华自己的童年经历是影响他写作的关键性因素。在余华的早期作品里,他的小说充满血腥和暴力,人物经常遭受残酷的死亡,这和他“血淋淋”的童年阴影分不开关系。
夏天酷热的时候,余华常找不到乘凉的地方,偶然一次机会,他发现太平间很凉爽,于是他就躺在太平间那个水泥床上睡午觉,丝毫不觉得恐惧。而这种隐藏在炎热季节的凉爽,大概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的死亡气息。
因为在医院长大,余华常常半夜被哭喊声惊醒,那是失去亲人的哭声,这种哭声一响,就说明了一个生命从世间消失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别人心中的回忆。余华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在生的时间中感受死的气息,又在死的踪迹中感受生的存在。也正是这种特殊的经历,我们在读《活着》的时候,才会被故事里的生和死打动,才会被生命的真谛震撼。
余华18岁的时候,当了一名牙医。但他比较向往文化馆的工作,于是开始尝试写作。后来发表了几篇小说后,他真的变成了文化馆的员工。26岁到29岁的余华,写了大量充满血腥和暴力的作品,白天他在小说世界中杀人,夜晚就在梦境里被他人追杀,梦里的他孤立无援,常常被梦境吓得大汗淋漓,心脏狂跳,然后惊醒。天亮之后,余华开始继续写作,他的作品依然是血淋淋的,好像他已经忘了昨日的噩梦,就这样来回循环了3年,他的精神已到崩溃的边缘,可他浑然不知,依然沉浸在自己亢奋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在这个梦里,他梦见自己被枪毙,而枪毙的场面就和幼年时自己看到的那样,那一刻梦醒时,他才决定,以后不能再写血腥和暴力了。之后余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还心有余悸。如果他没有经历那个梦,没有作出改变,他猜想自己应该已经精神失常。有时候,人生和写作很简单,一个梦或者一个记忆,一切都改变了。
1991年,余华出版《在细雨中呐喊》,1992年,出版了《活着》,1995年出版《许三多卖血记》,他的写作风格也是通过这三部小说改变的。当时有人看到这些作品都说,那个先锋作家余华已经消失了。在很多评论家的眼中,余华之所以告别了血腥和暴力,是因为他拥有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他的笔端自然多了很多温情。在《我们生活在巨大差距里》这本杂文集中,余华第一次正面回应了这个问题。因为童年血淋淋的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充满了血腥和暴力,也因为一个目睹自己死亡的漫长梦境,他才下决心告别这种写作风格。余华在书中说:我一直认为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初的图像就是在那时候来到我们的印象里的,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对这个图像做一些局部的修改,有的人可能改动得多一点,有的人可能改动得少一点。每一本书都带着作者的温度,在他后面的多部小说里,我们看到了温情和悲悯,而他最近出版的新作《文城》,更是充满了温暖的人文情怀。
作者和作品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心境,时刻影响着作品的走向。余华在很多作品里都写过南方小镇,那个小镇所特有的气味就是他对自己家乡的回忆,他也曾说过:每一次写作,都是回家。我还一直觉得余华很年轻,今天特意查了一下,他已经61岁了,作者的经历和成长也会在作品中逐渐显示出来。之前读《文城》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太过平淡和温柔,没有之前的犀利,现在想来,人在渐渐老去的时候,内心也一定会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柔和,而写出来的作品自然温柔多情了起来。看了余华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我们就会懂得,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座宝藏,因为那是独属于自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华访谈:一个时代的写作访问者
名家侧影 | 余华:他真的不是一般人儿
写作没灵感?可以试试这几种方法,轻松打开写作思路
《兄弟》上市夺冠,谢有顺怒批:不值一提,余华:我不是为你写作
一个作家是如何写作的?
谈谈职业写作(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