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蚂蚁搬砖|常说的几种思维模式


常说的几种思维模式

文:宝库哥

惯性思维

这种思维大概率是被我们所抵制的,这种思维的特点是不愿变化、不接受变化。这种思维是创新的最大障碍。也是各种工作事业想要取得突破的最大障碍。

要想解放思想、不破不立,最应该打破的就是惯性思维。

这里面的辩证性还要探讨一下,也即,惯性思维是非常顽固地存在于我们的认知体系里面的。

在多长时间内、在多宽空间领域内体现为惯性,也即,能够以多么及时地效率发现自身处于惯性思维,这些情形是非常难判断的。

所以,我们很难说我们不是惯性思维的底层思维模式。

机械思维

机械式、机械化思维是从现代工业文明中训练和成长起来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不同于惯性思维,它的特点主要是:总体=各部分相加之和,这种思维的运转就像流水线作业的工业自动化模式。

但是我们很显然是知道的,从系统论,总体≠各个部分之和。所以机械思维也是有很大缺陷的。

机械思维也不是没有好处,而且在很多工程工业化部门,这个思维也有它的优势——可能就表现出“严谨”,一切以数字、逻辑、结论说话。

但是,对于企业家而言大多即便不是工程师,也要抛弃机械思维定式,也就是要建立“总体≠各个部分之和”的思维模式,用这种模式指导工作,比如:各个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各个环节的设置与连接,从而获得最理想的状态,即“总体>各个部分之和”。

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与惯性思维和机械思维是不同,不同点有二:(1)惯性思维隐含着抵触发展和抵触变化,而线性思维不是这样的;(2)机械思维体现为:“总--总”的工业化的严重影响结果,而线性思维不一定是如此,显性思维也可以是具有高度系统性思维指导的。

线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直线行进、因果贯通逻辑,因此也成为因果思维。比如,计划不能被改变、路线不能被改变、方向不能被改变。当然,这些特点不都是坏事。也当然,这样的特点本身蕴含着缺陷。

线性思维也类似或称作因果思维。

跳跃思维

跳跃思维是一种没有规律、不拘一格的思考模式,有时直接提出答案,有时跳到别的不相干的话题,总体表现为思想活跃。

在线性思维看来,跳跃思维就是非线性思维。

从因和果的关系看来,跳跃思维是非因果关系思维。

因为思维跳跃、发散,通常不容易让人能够跟得上,具有这样思维的人也很多,甚至可以说我们中国文化影响下的很多人都是跳跃式思维,这正好与西方工业化的机械思维相反,也与西方古典哲学的逻辑思维相反或者有很大的不同。

就我的理解,具有这样的思维与智商情商无关——只有有很好知识素养背景的情况下的跳跃式思维,才可能更多的体现出利大于弊的好处来。

创新思维离不开跳跃式思维,以避免被眼前的困难所阻碍、遮蔽,从这点上看,跳跃思维越来越值得我们重视。

创新思维

首先,拥有创新思维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它本身很多地方是不讲逻辑的思维模型,但是一旦到达成功的终点又能证明其遵循了一个大家都没有看到的正确原则。或者,只有暗含着与隐藏的正确原则相匹配的创新才可能成功。

创新思维属于“高维思维模式”、“变维思维”。它的成立必须建立在对前述几个思维模式“升级”、“升维”的基础上,以及落地实施时的“降维”、“降级”方法论上。

创新者自己虽然可能不自知,但是创新思维不可能完全凭空出现。他需要包括知识、经验、阅历、好奇心等等的为基础,也需要排除惯性、线性、机械性的可能性,最后可能是通过“跳跃”的形态,实现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也有很多自身的问题或挑战。

创新思维受制于思想者主体的认知水平,当认知水平很低时,处于此水平的创新思维相对其自己而言的确是创新。但是,相当于应用的认知水平的要求而言,就是无知幼稚。

按照一个高度压着一个高度的基本逻辑,每个当前高度的创新思维都可能被上一个高度的认知水平一眼看破,进而表现为无知幼稚。

创新思维的挑战还有可能表现为妄想、空想、瞎想,这是因为,该思维模式指导下提出的思想、思路因为无法轻易验证实证,变得玄、神、虚、空,等等。所以,造成人们都不太容易接受和理解创新思维的结果。

从而导致创新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生存空间也并不大。换句话,即便具有这种思维模式,但是并不能够做出创新的实践。

又因为,任何的创新本身都不容易;所以,创新思维模式也不容易被接受。

人们更愿意接受的是线性思维,所以创新的阻力也存在于大多数人都秉承的的线性思维模式树立起来的阻隔中。

固化思维

固化,就是不变化、不愿变化。固化思维,就是思维不变化,所以思想、思路都固化了。

一切不变化的事物,其距离消退的终点就已经是很近了——因为它违背了“吐故纳新”的天然生存法则。

当思维固化,思想也许还在发展,但不能够再升级了。所以,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固化思维其实也是最常见的。

人们很难改变自己的观点,就是固化思维在起作用。人们坚定的认为自己认为对的就是对的,这种执念、偏执、执着、坚持等等,都是思维的固化。

从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有变化自然应该有固化,自然应该有一些永远不变的思维、思想,事实上的确是如此。

所以,稍加探讨,固化思维并不是像表面那样,必须让人唾弃,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没有一种思维具有完美的特质,任何一种思维都有其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选择,或者我们该怎么训练?

应该多掌握几种思维模式,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都好。唯独,只坚持一种思维模式,恐怕是不行的、走不通的。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可以简单表述为:(11/N + 1/N+......+1/N N;(2)各部分之间相生相克;(3)子系统;(4)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系统思维是常识概念范畴,但是做到自觉的使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指导解决问题,并非易事。

主要的挑战:(1)认知的局限性,这是最难突破的;(2)本位主义,这是最普遍的人性反应,也较难突破;(3)系统复杂性,其无处不在并制约了人们对系统的真知把握;(4)动态变化性,系统因为动态变化才得以生存,而又因为动态变化使得难以控制和调整。

这需要长期的训练,也需要不断地实践,更需要不断地打破自身的认知局限,从而从根不上掌握系统思维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克服思维惯性?
《走出思维泥潭》
Triz理论在机械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社区团购暴露出传统快消人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
再谈立体思维模式
思维惯性怎样破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