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我们在谈A的时候我们真正在谈什么


当我们在谈A的时候我们真正在谈什么
文:宝库哥
想写一个这样的题目缘起是在阅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一个感悟。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是载体,其中承载着需要表达的信息和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专注于语言本身,那么我们可以说我们在谈论A。

但是,事实上,我们可能谈论的并不是A,而可能是B、C、D、E,等等,也有可能是-A——A的背面,诸如此类的。

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但又很难恰当化。

比如,我们创业的时候谈论技术(A),但我们真正谈论的其实是好产品(B)、竞争力(C)、潜力(D)、挑战(E),等等。如果我们从A移动到E,我们讨论的问题就聚焦为“挑战都有什么、什么是第一位的挑战、为什么要面对挑战”,等等诸如此类。显然,此时问题也并没有收敛、但圆心坐标却从A换成了E。

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谈论天下大事、国际形势(A)的时候,我们真展现的的可能是(-A)——其实我们对天大事、国际形势是一无所知的。但谈的时候,表面上则表现为知道很多,而实际上这种知道只是道听途说而已,我们可描述为(-A)。

还有,当我们谈论健身、跑步、打球(A)的时候,我们显然不是在讨论运动成绩、竞技水平(B),但我们大概率是在讨论兴趣(C),我们也可能是在讨论社交(D),我们还可能是在讨论健康(E),甚至我们可能是在讨论开心(F),等等。问题还表现为,我们一个完整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上面全部的A、B、C、D、E、F。

在企业经营中,当我们谈产品(A) 的时候,大概率是在谈客户需求的满足(B),也一定是在谈价值(C)的创造,还有可能是在谈要不要淘汰品(-A),等等

这些现象很有趣。

但这些现象背后也有一点点启发:当我们讨论A的时候,A这个概念和范畴显然具有外延、内涵、关联,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一种能力——咬定A这个主题不放松、不发散,深度聚焦、透彻讨论。而应该避免广度讨论、发散讨论、漫无边际的讨论,使得主题不断发生漂移——只有在闲聊的时候还可接受。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起先是想好了谈A,结果的确发现应该真正谈的是D,那么就应该灵活应变,把D当成咬定的目标来谈透。

这上面的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思维训练,我们可以尝试按照这个模式,去观察去聆听,可能很快会在身边发现很多这种情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例讨论】颅内占位病例挑战,看你是否可以抓住真凶!
课堂教学必须引进课堂讨论的意义、原则和种类
小组讨论真让人郁闷
如果要升职,首先得这样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破城锤打到城门了,还在进行抽象讨论
讨论也要适可而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