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字经济中的经济学内涵(浅析)

数字经济由两个主题词组成,一个是数字,另一个是经济。其中,“数字”这个词要加以重视,以为“数字”本身由来已久并不是一个“新词”。在这里,它很可能是一个极大的“范畴”,指向的是“数字化”(1980's 最早出现在管理领域),所以“数字经济”大体也就是“数字化”经济的缩写。

从辨析出“数字化”入手,“数字”两个字还有其他的用途和场景。就比如“工业”与“工业化”、“信息”与“信息化”、“智能”与“智能化”的确是不同,有时又可以通用一样。

接下来的考虑就是“经济”,经济学走了二百多年(从亚当·斯密《国富论》始,1776),还是一个不算年久的学问——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数字化”更为年轻——年轻就更有活力创造力。

所谓经济学内涵,就是希望对标经济学的概念范畴来理解当前的数字化经济:

数字:相当于通用的知识和信息的符号,主要是指电子数字,因为数字古已有之,这里主要是指二级制符号。这个可不要小看,必须能够转化成为“二进制”才能称为这里的数字(狭义的),这个过程,在计算机领域叫“结构化数据”。因为有工具(计算机),所以,加工起来数字,就展现了新的经济要素。

数据:单个的数字没有意义,如同数学的一个数字必须组合、标注单位才有意义一样,所以若干的数字(串)按照某种标准规范组合,形成了数据。数据(数字化后)是可以直接拿过来加工使用的,此时,按照经济学概念,数据就是生产要素了。

数字技术:技术自古也已有之,所谓数字技术,其实就是所有跟二进制获取、转化、使用、存储、传输等等有关的技术,当然,可以理解为包罗万象。比如:为什么物联网也是数字技术呢?因为其中包含了模数转换、数字生产、数据生成、数据传输,此时一般还称不上“信息”——数据的意义解读不在这个逻辑层级。其他的,以此类推。

所以,数字经济的真正核心的就是两个主题:一个是数据,一个是技术;我们现在可以讲“得数据者得天下、得技术者得天下”,有数据、有技术就是数字经济背后真正的“门槛”。

新生产力:这里就是指数字技术的生产能力,而是基本上包罗万象的,现在也是随处可见的。过去生产力是什么?比如:人力、马力、动力、电力、风力,等等。现在是什么?简单说是:算力(广义的体系范畴)——延伸了人的所有感知和行动器官的能力边界;

生产要素:在传统生产要素的集合里面增加了一个“数据”要素,这并不是其他的要素要被淘汰——我是这么认为的。这个要素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一下:

  • 资产:数据是资产,有权益属性、有产品属性、有价值属性;

  • 资本:数据是资本,具有变现能力、流动能力、投资能力、驱动能力(马克思:金融资本是第一驱动力,数据也是驱动力)

  • 资源:数据是资源,很像自然资源的矿、水、油、气、木、土,所不同的是可以复制不伤自己分毫,可以远距离传输而不走“路”而走“网”,还能做到瞬间即达。

  • 资料:前面提到的知识和信息是传统经济学就认可的重要生产资料,因为二进制、数据化、网络传输,所以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资料具有极高地重复创造价值的能力。

我们一直要同时记住:数字经济=数据+技术+经济,三者的一体化是缺一不可的,是有机融合的——即是数字化的,又是技术化的,也是经济性的,满足了这些基本条件才是“数字经济的”——效用、效益、效率。

另外,之所以经济是因为其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恰恰是“数字经济”的“刀刃”锐度所在,如果非得用一句话讲清楚数字经济的“爆发力”,可能答案就是极大的提高了传统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可能改变了社会构建关系、政府治理能力和体质机制。

不能最终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都是不经济的,但不一定是没有价值的——战略性、公益性、基础性的作用也是价值。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有机融合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需求不会消亡,数字经济的无中生有能力是典型的特质(变虚拟为实在),最后就是“速度”——靠连接和传输来实现,所以为什么通信的技术如此排在最前面。

最后,我们面向未来,我们可能赶上了一个新时代——我们也要生活在数据中,犹如我们过去要生活在空气中一样,数据如空气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影无踪,但是一旦没有意味着灭亡。

最后,真的当我们把自己弄成“离开数据就灭亡”的话,真的好吗?听起来就不好。例如:没有二维核酸码,在疫情防控期间就寸步难行,应急模式下这是必须的操作,但社会治理常态化治理后就要考虑系统解决问题——比如二代身份就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依赖容易泄密的手机通信体系。


我们能够想到的,未来包括法律的,伦理的,破坏的,风险的等一些列问题都会随着“数据化”而来,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边发展、一边创造问题”的局面。什么事不也都是如此发展出来的吗?

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其实跟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没什么区别,所本质的区别就是经济形式因为技术而改变,每个人都必须是一个经济人,这背后的核心力量还是“资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敏 | 数字经济中的“新两化·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
「学术中国·经济学」世界数字化时代视野下的中国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1776年以来的又一次变革
数字经济对我国社会生产和就业结构的影响
(两材料)关于“文化数字化”
数字经济四化分别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资产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