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0608 课堂兴趣之浅见

20161006 课堂兴趣之浅见

什么是真正的兴趣?

是课堂上的一阵阵笑声或掌声?是问题一抛出来学生纷纷哇啦啦回应?还是老师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而逗笑?

恐怕不尽然。兴趣应该是源于实际生活的体验,并且是以所在学科视角进行艺术提炼和再加工的呈现。我追求的兴趣,是发于学生对老师深厚功底的佩服,磊落胸襟的敬仰,真心奉献的感激,是期待并深信老师课堂上会有新颖的解读。持久的兴趣源自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老师的信心,方法的有效。兴趣,不仅是海上洁白的浪花,更是水下涌动的暗流。浪花的美在眼前,容易让人看到;暗流的美可能不易让人觉察,但更持久。从长远的影响来看,暗流比浪花要好。

在仍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大环境下,让那些基础和习惯都不太好的学生在老师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自由地有意识地培养兴趣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能让学生课堂有学有所得的满足和对未来课程的新奇心就是成功的教学了。上学期听了14节公开课,其中有四位老师一节课内好几次为问题答得好的同学索要掌声,课堂上热闹非凡,实际上裨益甚微。响亮的掌声与个体的思考根本就是两码事,掌声甚至会打乱很多学生的深度思考。插科打诨类笑点其实没有什么价值,不会对学生心智和思想有深刻的启迪,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将来有深远的影响。

我追求的是把教材与做人结合起来,把生活和命题结合起来,把常态的生活和艺术的加工结合起来,把身边的人事和文章的写作结合起来,争取做到既让学生有源头之洞然感,又有能力不足之落差感。我希望学生们明白,生活就是语文,作家也是普通人,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乍一看,可能会觉得这调子“高大上”,不够接地气。但事实上,我的课堂和自主命题真的就是这样做的。语文语文,顾名思义,既要有“语”,也要有“文”。完整的一节课,如果只给学生“语”(经常还只有“口语”),而不给学生“文”的机会,不对学生“文”的表达进行评价,即使师生互动很热烈,也未必是好课。理解是“语”,表达是“文”,只有两者结合,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粗略一点看,高中语文教材主要就是阅读写作和文言诗词两大类。在处理课文时,我有意识把阅读和写作合到一块,因为阅读者和写作者的任务基本相同:“写什么”和“怎么写”。至于解读成“什么”内容,不同的老师可能理解不一样。听过有位老师《江南的冬景》的公开课,概括第二段画面时,说用“晨霜街景图”或“曝背谈天图”都可以,这种处理比较粗放。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把这两个答案都呈现出来,然后结合“景”与“情”的关系,从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去进一步引导,不少学生就认为“晨霜街景图”不合适,因为这里的景只是人活动的背景。理解到这个层次,学生对“内容”和“主题情感”关系的把握可能启示得更为深刻。

有位特级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兴趣!兴趣!!兴趣!!!心情如火之上眉。我也很理解他的担心,学生一旦失去兴趣,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但仅根据老师们的一节课就对老师盖棺论定,说这老师怎样怎样、那老师如何如何等,恐怕也未免偏颇。其实,一两节随堂课,就算是公开课,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也只是冰山一角,不可能立体化地看到全部。何况他手上拿着放大镜。虽然说隔行不隔理,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确实就是隔行如隔山。同样是山,你看的是矿产,别人看的是风景。

仅凭一节课而且是事先刻意准备的课不能真实地定性一个老师的好坏。我评过很多人的课,他们基本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我注重的是,我能从中反思到哪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在听课、评课方面,我更倾向不同做法的实际效果,更倾向于学生的课堂反馈,而不是评价老师的优劣。

记得有位年轻老师评价另一位老师的课,满是不屑,说比她师傅差远了。徒弟听惯并信服了师傅之后,自然对另一种风格或做法有排斥甚至反对,是正常的,但并不排除这可能是两种都好的课。因为不同,才会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物理学史上有个“巅峰对决”,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这是由上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基础理论的顶尖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玻尔引发的。1927年~1930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的个人“决斗”,且持续了三年之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两大顶级科学家各执一词,这使人相信即使是同一门类的科学领域也会有不同的视角和研究,何况联想更为丰富、表达更为自由、本来就仁智互见的“语言文学”领域呢?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例?主要是为了引最后一句话:“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这说明,即使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甚至观点完全相反的人,也可能会有各自的听众和拥趸。

另外,兴趣在表现上因人而出现显和隐的差异,持续的时间也会有长短之别。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激趣方式。去年有次连堂课,我没有上写作训练课,课题一写,就有学生问:“老师,今天不上作文了吗?(我一般利用连堂课上写作)这样的发问让我欣慰。

虽然浙江卷与全国卷有所不同,但是,“语”“文”并重的学科本质肯定一致。也就是说,即使教材版本不同,所选文章不同,但是语文素养和学科目标的要求不会冲突,至于课堂方式,应该允许因人而异,因生而异,不能以自己固有的认知去否定别人的做法。教研人士们也一直强调要实现“有差异”的成功,这必然就要求有“差异”的做法,兼容并包、相互改进才能共同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节好课须五“精”
高三最后一节课
评价一节语文课
如何激发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引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之浅见
创新教育视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