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1219 情感体验

姚鼐登泰山的心理感受
1
这也应该是教材编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第七单元“学习提示”中明确指出:“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如果说苏轼《赤壁赋》由水而生,那么姚鼐《登泰山记》则是因山而出。“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姚鼐用这样的句子直接表达了对泰山美景的喜爱。
这种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大雪天,自京师出发,“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历时差不多一个月。为了实现心中所愿,他不怕麻烦,不辞辛苦,爱到这种程度非发自内心外力难以达到。
在写泰山自然风物的同时,他还写了泰山的人文之物,比如石刻:“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不要小看这种看似平常的叙述性语句,名家写作不会那么直白,没有丰富的情感积累,一般读者很难读得出其中的妙处。其实这里的情感非常复杂,既有自豪,也有惋惜,还有遗憾。
多数人读《登泰山记》估计读到这里也就停止了。其实姚鼐想要表达的还有更多的内涵。
2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月丁未”日,他这么正式严肃地交代日期,却不是写公差而是写私事,这里其实暗含了对朝廷不识己才的不满。
我们可以联想一下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的开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刘和珍、杨德群两个青年学生的遇害的事件,先生用“中华民国”的正式纪年方式,实际上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含而不露地揭示出反动政府的嗜杀本质。由此可见先生是多么愤慨和不平。
姚鼐在这里显然也有这样的意味。他在朝廷做官受到排挤和打击,心情很不美丽,以身体不好、不能胜任为由辞官。可是,辞官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腊月二十八日携友人朱子颍登泰山。这哪里是身体不好,分明是用行动在证明自己身体好得很嘛!他登山时没准在想:“我的辞官,与身体无关,我只是不想与你们这帮鸟人玩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我非常欣赏这类真性情而又只做不说的人。
3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将污浊的官场比作“尘网”“樊笼”,表达了“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的隐逸情怀。姚鼐应该也有这种寄情山水的闲适,庆幸自己脱离官场、远离纷争、自由自在的愉悦。
正如教材编者所说:“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但是,这种体验的过程不一定是快乐的,反而正可能是痛苦的。但正是这种痛苦的体验过程,才能给人体验之后的畅快释然。克服艰难的过程的确很苦,但是一旦突破了自我,那种爽劲没有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就像长跑结束,那种风吹汗毛爽到髓的舒畅只可自己体验,别人无法分享一样。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这和李白梦游天姥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没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神奇,也没有“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瑰丽;有的只是雾蒙蒙一片,五六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影了。这应该和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差不多,估计姚鼐和朱子颍先生两人也是靠声音来传递信息的。至少他们那时登的泰山,路是不好走的,每走一步,恐怕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一脚不稳,就会跌得一身泥,更有可能坠入万丈深渊命丧山谷。
可是,这又怎么能影响他们登山的兴致呢?或许姚鼐要的就是这种刺激,是战胜自然的快意。“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一句写初至山顶刹那间的感受:不言冰雪覆盖山,却说青山背着雪,而雪反照的日光又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简直光彩夺目。“负”“烛”二字,用得多好!这已经超出了炼字精当传神的技法之妙了,绘事后素,没有丰厚实在的情感做底子,恐怕很难写出这样的好句。
4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姚鼐是达到了这种超人的意境了。
我们目前还达不到,但我们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力。我曾和学生说,我们要敬畏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事物,包括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包括自然之物。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自然万物就属于“天命”的范畴。《论语》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孔子认为季氏祭祀泰山僭越了“礼”,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这是不合周礼的,泰山之神是不会遂其所愿的。
姚鼐、孔子等大人物对天地万物的态度,虽说可能也有其时代或个人局限的一面,但我们仍然可以有辨别地学习之。
特地补充一句:我不是鼓吹做人要放低身段或者说不要尊严而作贱自己,敬畏一切而妄自菲薄。相反,我是说,我们要把自然万物都纳入到自我的感知范围之内,心怀诚意地感知它们,追求物我相融,万物一体。
苏轼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但他旋即又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里的“吾与子”应该指向所有人。
可以这样说,对自然的深刻感知应该是所有人超越原有认知和境界的必然途径,也是民族审美心理趋同、文学欣赏品位提升的重要依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术作品】中国人眼中的幸福
读《归去来兮辞》:从陶渊明的归隐,告诉我们如何追求心态宁静
仁者乐山
(二)赏奇石风景 感山水情怀
程翔:我教《登泰山记》
蒲剧《姚崇辞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