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0220作文讲义(十一)

作文修改的落脚点
提高写作水平,一要多写,二要善改,两条轨道一条都不能少。
今天我们就谈谈“善改”怎么做,希望同学们在修改文章时有路可循,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
一  改标题
别人一看文题就能知道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吗?
我能不能换一个更好的标题——既能表达观点,又能别开生面,抓人眼球的那种?
我怎么会连标题的基本书写要求都没有做到呢?
标题居于第一行的正中,字体要比正文的字体稍大,笔画要粗壮些,书写要绝对工整,如果是两三个字的短标题,中间还要留空格,两字标题间隔两个空格,三字标题字与字间隔一个空格。
请看课文的范式,图片中“师说”这一标题是不是比正文的字体大、两个字中间留了一个空且居于首行的正中位置呀?
唉!我竟然忘了写题目,这可真糟糕!
…………
如某同学《静下心感悟人生》一文的标题,在二次写作时,改成了“静悟人生”,就比原标题简洁多了。
二  改句段
我写的是论述类文章,全文一共八段,每一段都是为论点服务的吗?
这样一问,呃,发现第三段的第③④两句与整个语段的中心没有关系,应该删去,或者换两个能表现语段中心的句子进去。试着改为……
【案例一】某同学《言行并重》一文,从文体上看是论述文,初稿的结尾段是:
“我爱表达,我更爱行动。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一定能让梦想的阳光撒满我的房间。”
我要他重新写个结尾,他二次写作修改为:
“人要善言,更要善行。只有言行并重,才能梦想成真。”
【老程点评】初稿的结尾其实也很好,只是抒情性、散文风、诗意化、修辞式的语言有违全文论述性文体的语言要求,有感性大于理性之嫌,不符合论述的理性要求,改后的结尾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干脆利落,突出主题,突出了表达上的议论性特征。
三  看修辞
“案例一”中“我一定能让梦想的阳光撒满我的房间”这个句子修辞使用就非常好。
大家学了那么多修辞,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在作文中运用上啊!初次写作时没用到,至少,在修改时应该想到,补上几个句子吧?
【案例二】下面是某同学《蝉躁林愈静》中的两段改文:
周国平曾说:“我多么厌恶这平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觉。”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文字厚实而深刻。获得如此成就,可想而知他是多么安静地渡过了不知多少日日夜夜。但他让整个中国热闹起来,厚实而深刻的文字沸腾了多少安静的心灵?就如一锅开水,没有前十几分钟安静的积累,又怎会有最后一刻热闹的沸腾?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可以理解为山的幽静更加衬托出了鸟鸣的清脆。没有人生来便是热闹的,没有平静的沉淀与积累,我们用什么来热闹。李彦宏说到:“我没觉得比别人聪明多少,二十多年只干了一件事,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比一般人干得要好一点。”二十多年的平静换来的一点热闹如何不让人热血沸腾。李彦宏自然可以说是静得下去,闹得起来的大人物。
【老程点评】引用较多,较灵活,比喻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但也有几处不足:不该出现明显的错别字,标点符号有两处不当,希再行斟酌。
四  看引用
同学们背了那么多古代诗文名篇名句,在写作文时却不能为我所用,岂不是浪费资源、埋没才华么?
建议大家一篇文章至少有两处课内的引用,另加一处课外的名人言论的引用。也就是说,你二次写作时至少要有三处引用,最好是在第一次写作时就有三处。
【案例三】下面是《贫者当自强》中的一段话:
建国之初,我国国民都是一穷二白的,而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下建立了社会主义,从短短几十年一个积弱积贫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自强不息是脱贫的最好武器,国家可以为你提供资金,但若好吃懒做,这笔钱终有一日会被花光,还是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邻帮邻是一时,唯有自帮自才是一辈子的。
二次写作时改成:
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短短几十年,我们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将一个积弱积贫的落后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自强不息是脱贫的最好武器,国家可以为你提供资金,但若好吃懒做,这笔钱终有一日会被花光,还是无法摆脱贫困。邻帮邻是一时,唯有自帮自才是一辈子的。
【老程点评】⑴ “一穷二白”在原段中出现了两次,重复,改文只用了一次。且其第一次使用的对象是“国民”,用错了对象,这个词只能用于“国家”。⑵语序上做了调整,如引文的位置有变化,词语“短短几十年”的位置也有变化,这样修改,就增强了论述的逻辑性。体现出逻辑的严谨。⑶删掉了一些重复性的词句,语言表达更为简练。
五  辨逻辑
文章的结构完整吗?层次分明吗?各部分之间连贯吗?段落之间或段内各句之间的逻辑合理吗?
——唉,第四自然段六句话之间的逻辑好像有问题,应该是①②③④⑥⑤更为合理。
【案例四】请看《静悟人生》的开头段:
“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王元化直截了当的批评了“闹”,而周国平却厌恶平坦的河床,反对那过分的静。在我看来,想要真正的感受世界,还需静下心感悟人生。
我要他重新写个开头,二次写作时,他修改如下:
想要真正感受世界,先要静下心感悟人生。王元化说:“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正是告诫我们:静是人生之树生长的必需养分,离开了静,树就成了无本之木,必将枯死。
【老程点评】原文是从别人的话引出观点,改文是先立自己的观点,再引用别人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另外,改文加了树的比喻,表达观点较为形象。
六  看字数
期末考有好几个同学的文章是残篇或字数不足,连800字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更遑论九百上千,考场上可能是时间不够,但是,二次写作时,你只要再花个十来分钟修改,补充,就可以达到900字。
这10分钟,你花了没有?
高中的学习一定是紧张的,作文只能控制在课堂45分钟,再加课后5分钟限时完成。初稿不好的文章,就要利用二次写作加以修改拔高,这十来分钟是必须要花进去的呀。
增补字数的办法很多,这里介绍最常用的两种——
一是增加主体段,如增加主体论或升华论,一个自然段加下来,就能多出二百字,其实也就是六七分钟的事。
二是添加阐释论点或分论点的句子,如加比喻句解释观点的含义,加反面事例充实论据,加同类事例进行类比强化等。
【案例五】《扶贫应让智与志先行》一文在阐论“扶贫工作要注重对'智’的培养”论点的主体段,先是正面论,接着反面论,最后得出结论。在修改时,在正反论的分界处加了一处引用论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智’是脱贫的必由之路。”这一句二十多字,就使论述内容更加充实。

虽说文无定法,但修改有绳可依的。除了以上六点,还可以就整篇文章在词语的选择、语言的锤炼、材料的更换甚至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修改。
如上次杜俊豪同学的那篇文章,我的改文与他的原文有三分之二的不同,我只是采用了他创意性的构思,但是在语言表达、结构逻辑、材料选择、内容丰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添加和改动。
每篇文章至少应该有以上六个方面的“对点”修改,针对全文的颠覆性大幅度修改,一般没有必要。但不排除你灵感空降,将一篇平平的文章改成了新奇绝妙的好文。希望同学们人人都能享受这种灵感带来的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写作技巧:怎样取文章标题?
记叙文万能模板 精
高考前夕如何秒夺作文60分?高考作文满分攻略,拿走不谢!
申论逻辑:铁板一块作文法(摘抄)那就是文...
不会起标题的同学记住这两句话
七招教你写出教师资格考试高分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