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0106培优记录:文学作品文本解读“四问”

放假前给王睿晗同学布置了一个特别的培优任务,要她选择两篇课文和两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文本,落实一下文学作品文本阅读“四问”。

课文两篇她选的是《百合花》《哦,香雪》,高考阅读文本两篇她选择了2022年新高考Ⅰ卷《江上》和2022全国甲套卷《支队政委》。今天分享一下她的整理成果。

一  教材篇目梳理
【一问】写了什么?
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小说的人物事件和环境描写进行区分,是显性的,属于筛选、提取层次,难度不大,只要能适度概括就可以回答。
《百合花》:①通讯员带路护送“我”;②通讯员和“我”到乡亲家借被子;③通讯员为掩护同志牺牲;④新媳妇缝补衣服赠新被子。
《哦,香雪》:①火车来到台儿沟;②姑娘们组团看火车和做生意;③香雪渴望换得铅笔盒;④香雪夜归。
【二问】有何意图?
这是对写作目的的追问,属于发现层次,是隐性的,体现了阅读者理解的深度。
从命题角度看,设置的问题可小可大,小到可以设置为6、7两题的某个选项,大到可以设置为第8、9两道6分的大题。
下面是睿晗同学举的例子:
《百合花》:⑴新媳妇借被子,一方面表现了她明大义、识大体的形象,另一方面歌颂了战争年代青年人崇高情操,体现出时代的精神风貌。⑵新媳妇将被子作为丧礼送给通讯员,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圣洁可贵的情感,同时也赞美了善良、淳朴的人性,丰富了主题。
《哦,香雪》:⑶凤娇关注金圈圈、手表 ,香雪看中的却是皮书包和铅笔盒,表现了香雪追求知识、渴望进步的心灵美;往更深层理解,香雪的理想代表着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的渴望,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⑷众多人物的行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美好氛围,增添了小说的温情效果。
【三问】怎么写的?
这是写作艺术的追问,属于技巧层面的理解。不同的文本有着不同的艺术特点,正好符合新高考因文设题、规避套路的要求,成为近年命题的热点。
比如《百合花》和《哦,香雪》,就有较多相同的艺术手段,如人物描写方面都有语言、心理、动作行为、肖像等描写,表现形象时都用到了环境描写(景物烘托),都有主要物象(被子和铅笔盒),都有细节描写等;也有典型的不同,如前者是第一人称叙述,后者是第三人称叙述,前者是革命战争年代,后者是改革开放之初……这些既可以单独出题,也可以比较命题。
【四问】有何效果?
效果是艺术手段结果的追问,要从作品本身的呈现和阅读者的感受两个层面回答。这是综合思考的问题,经常对应着试卷的第9题。
睿晗同学追问的两个问题非常好——
《百合花》:“被子”在这篇小说中有重要的作用,试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实物,新媳妇的嫁妆。②新被子上的百合花象征碰上新媳妇美好的心灵。③献被子表明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友爱和对革命战争的支持。④串起全文,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都与这床被子发生关联。
《哦,香雪》:小说开头三个自然段描写了台儿沟所在环境和开通火车的情况,这样开头有什么效果?(6分)
【参考答案】①交代台儿沟的偏僻闭塞,暗示其落后和贫穷。②暗示火车到来不易,为下文写姑娘们组团看火车和与火车上的人做生意作铺垫。③烘托了山里姑娘们不受世俗污染的纯洁美好的心灵。④暗示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即将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
二  高考文本梳理
睿晗同学对两篇文章的“四问”梳理,很见功力,令人欣喜。
【一问】写了什么?
《江上》:①子胥渡过昭关,听到人们谈论季札的事;②舟行江上,子胥所见所感;③渔夫唱歌;④子胥赠剑,渔夫拒剑。
《支队政委》:①政委让“我”和小林帮他挤脓;②“我”不忍心挤;③挤脓后,彼此的心理感受。
【二问】有何意图?
《江上》:写渔夫回环的歌声和和谐的橹声,意在表现“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突出爱能消解仇恨、抚平创伤的主题,揭示了人性的美好和感召力量。
《支队政委》:刻画老胡形象的意图有哪些?①体现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②表现了战争年代生死不变的兄弟情义。③呼唤当代青年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志同道合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问】怎么写的?
《江上》:①渔夫的语言、动作,伍子胥的心理变化。(第8题: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②环境景物的烘托。③引用渔夫的歌词(原创题,见下)。④渔夫身份的改动。(第9题: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支队政委》:①政委、“我”、陈毅等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第7题C项: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②环境景物的烘托。(第7题A项: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理的变化。)③大段的对话。(原创题)④不同类型的文本对比呈现……
【四问】有何效果?
《江上》渔夫身份改变的效果:
【参考答案】①改传奇故事为普通故事,增强了真实性,使情节更合理。②利于表现主题,揭示人性的美好,展现人性的魅力。③与传奇故事形成反差,更有吸引力,引发读者思考。
《支队政委》大量的对话在本文中的作用:
【原创答案】①截取大量的人物语言,让人物自我表现,更加真实,且笔法经济。②政委的硬汉形象,“我”的内心纠结,挤脓的相关过程,都是在对话中完成的。③“我”对政委的敬佩,政委的崇高形象以及战友情等都浓缩在简短的对话之中,情感表达节制却更有感染力。
三  追加原创命题
老程对教材两篇小说追加了两道命题——
《百合花》: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优缺点?(6分)
【原创答案】优点:①第一人称叙述,便于展开情节。“我”既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故事的叙述者,是线索人物。②“我”与通讯员之间的故事以及“我”与通讯员在对话中穿插的内容是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小说的内容。③“我”的情感态度对表现人物形象和揭示小说主题有重要作用。④第一人称叙述真实亲切,能接近与读者的距离。缺点:叙述范围是“我”所能看到的事物,受到一定限制。
《哦,香雪》:简要梳理香雪“夜归”时的心理变化。(4分)
【原创答案】①害怕,恐慌。②满足,欢乐。③内疚,犹豫。④欢快,释然。
【注】这道题在2020年教这个单元时就命制过了。2022年新高考Ⅰ卷的第8题竟然与它神似——小开心。
睿晗对两篇高考阅读文本也追加了两道命题——
《江上》:渔夫唱的两段歌词有什么内涵?请结合渔夫的形象分析。(6分)
【原创答案】①“日月昭昭乎侵已驰”唱出了时代的艰难,“与子乎期芦之漪”体现了渔夫立志渡人的决心,表明在战火纷飞的时代渔夫仍然保持闲适与淡然。②“日已夕”“月已驰”与当时江上的景色相映衬,反映出渔夫内心的平静,能够欣赏到江上之景。③善良是渔夫“心忧愁”的原因,也是他想要渡人过江的缘起,他不愿看到过往的行人因山水阻碍而无法远行,因此而选择摆渡。
《支队政委》:小说的标题为“支队政委”,若换为“挤脓”好不好?请简要分析。(6分)
【原创答案】不好。理由:①小说主要表现的是支队政委老胡坚强的意志和对革命坚定的信念,老胡是小说的中心人物。②“挤脓”点明了小说的情节,不能呈现事件的波澜,减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支队政委这一特殊的身份体现革命的主题,能够表现出作者对革命精神的赞扬。

睿晗同学是年级尖子生,是培优的重点对象之一。希望她2023年高考如愿以偿,考进南师大。

相关链接:

20230104日常复习:考后文言文翻译梳理(张晓佳)

20221230日常复习:名句默写的基本题型(陈天浩)

20221228日常复习:文言词语的考法和词义的判定(刘雅萱)

20221209学生讲作文:建立特色化的素材库(沈佳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重点:陈振林教学论文《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刊于《语文月刊》2022年第8期
2018-2022高考小说真题表格化汇编
考前辅导:小说类文本阅读反套路技巧
小说阅读“情境题型”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反套路技巧汇编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现代文文言文试题分析选讲 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