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口园艺场那个种雪峰蜜桔的女人
 
戳蓝字
平溪江渔夫
关注我们哦!


湘西南有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叫做洞口县。

县城南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桔园,叫做洞口园艺场。

园艺场盛产一种非常好吃的桔子,叫做雪峰蜜桔。

哦,对了,差点忘记告诉你,在园艺场11队,有一个种了30多年雪峰蜜桔的女人。

她叫谢立荣。

其实,谢立荣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做谢丽云。

但是,当初办理身份证的时候写成了谢立荣。

那就谢立荣吧。

骑着我的三轮车,穿行在园艺场的桔林里,去采访谢立荣。

我第一次感觉到,如果要给洞口县城评选一个后花园,园艺场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高耸巍峨的雪峰山,像无限强大的保镖一样日夜守护在身边,碧水东流的平溪江像睡美人一样年年月月斜躺在脚下,广阔无边的桔林,春花秋果飘香,一阵风起,从洞口塘吹过,沿着平溪江扑面而来,香气弥漫着这座别名蔡锷将军故里的小城。

1985年。

23岁的谢立荣从石江青龙嫁给了洞口园艺场一个叫曾军的小伙子。

请原谅,故事有些沉重。

曾军是个残疾人,小时候患过脑膜炎,几乎没什么记忆力,头部歪斜,常年有颈椎和腰椎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平时也很少跟人交流。

但他忠厚老实,勤劳肯干,一心一意地爱着谢立荣。

那时候日子虽然贫穷,但夫妻俩一起在园艺场的桔园里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简单朴素的生活里,浸满着相亲相爱的幸福和甜蜜。

1988年,他们生了一个女儿,爱情的结晶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但是,人生总是充满了可怕的但是。

1989年,谢立荣得了一种奇怪的病。

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同时吃不下饭,整个人身体虚弱,而且慢慢变得神志不清。

大家都说她得了神经病。

可为了全年的满勤奖金,谢立荣还是坚持出工。

有时候,累得身体受不了,她就坐在地上休息。

一起出工,一起记工分,你却坐在地上休息,这让有些村民很有意见。

作为丈夫的曾军,虽然身体残疾,但还是一边顶着村民的压力,一边到处筹钱给谢立荣治病。

他把家里的鸡卖了,猪也卖了,凡是家里能值钱的东西统统都卖了,但医药费还是远远不够。

他又到亲戚朋友家里,一一去哀求。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到了这年秋天摘桔子的时候,谢立荣的病突然奇迹般地完全康复了。

说不出什么原因,谢立荣回忆说,当我看着满树金黄色的雪峰蜜桔,突然好像灵魂出窍,然后病就好了。

也许,你和雪峰蜜桔有着某种神秘的关联。我笑着说。

平平淡淡地又过了四年。

1993年,不幸再一次降临在曾军身上。

这年正月的某一天,曾军在打包谷饲料的时候,右手不慎被机器打伤,拇指、食指、中指全部被齐根切掉了。

当时,县中医院和人民医院都不敢接,谢立荣火速把丈夫送往长沙。

在长沙住院的时候,谢立荣一直陪在他身边端屎端尿,悉心照顾。

而他们5岁的女儿,只能交给家里60多岁的奶奶照看。

偏偏这时候,园艺场开始将桔园承包到户,需要全体村民参与商讨分配方案。

在曾军稍微可以自理的情况下,谢立荣不得不赶紧回家。

对于农村来说,桔园承包到户,复杂而麻烦。产量高、品质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每个人都想要。

反之,谁都不想要。

虽然生产队采取好坏搭配然后抽签的方式,一些村民仍然意见很大,一连开了十多天的会议,具体分配方案仍然无法落地。

想到自己的丈夫还住在医院里无人照顾,谢立荣心里那个急啊!

这时候,她在会上主动表态,要求队长把大家都不想要的“六子坳”坡下的桔园分给她。

村民们有些懞了。

“六子坳”坡下的那片桔林,连进出的路都没有,常年无人打理,不但桔子品质差,而且附近的人经常在那里放牛捡柴,对桔树的破坏很大,结的桔子也都长满了盖谷虫,一年到头基本没什么收成。

有好心的村民提醒她:立荣,你想清楚没有?

谢立荣说:我家曾军还在医院没人照顾,你们这样也不知何年马月才能分好,只要我把最差的地方领走,这样分配起来就容易了。

很多村民感到不好意思,有人提议说:既然这样,我们每户补给你5块钱。

队长也表态说:队里每年给你补贴37%的产量。

没想到,这些好意都被谢立荣拒绝了。

她笑着说:如果我运气好,曾军就不会被打伤手;如果我运气不好,抽签也一样会抽到“六子坳”这片桔园,我何不主动把最坏的结果承担了,这样大家的老大难问题也就解决了!

有人又笑骂她神经病发作了,5块钱都刺激不回来。

谢立荣离开了会场。桔园承包到户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曾军刚出院,在家里基本做不了什么,连揭锅盖盛饭这样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谢立荣帮忙。

每天服侍完他的吃喝拉撒,谢立荣才扛起锄头铲子去“六子坳”做工。

“六子坳”是桔园里最偏远的边角,拐拐弯弯很长,加起来总共有3亩多地200余株桔树,当时茅草深得可以藏得住“老虫”,既没有进出的道路,附近也没有蓄水池。

面对眼前荒凉的桔园,谢立荣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多苦多累,一定要让这片桔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接下来,除了照顾丈夫和做家务活,不管阴晴雨雪,她几乎天天跌打滚爬在这片桔园里。

三年的时间,先是清除了桔园里的杂草,烧成草木灰,又挖了蓄水池,修建了能通三轮车的机耕路,然后在每一棵桔树下面,都埋下了大量的猪牛粪。

同时,她还在桔林边沿修建了一条几十米长的高坎,挡住了那些放牛和捡柴的人对桔树的破坏。

这条长长的高坎甚至成了园艺场的一道风景,乡亲们称谢立荣在桔园修建了“万里长城”。

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

第一年,这片桔林只收获了几百斤桔子。

第二年是小年,收获了近5千斤桔子。

第三年,也就是1995年,是大年,这片桔林收获了近5万斤桔子。

谢立荣说,之所以对这个数据记忆深刻,是因为这一年桔子卖不完,她又喊了大货车,把桔子送到湘乡一个舅舅那里,让舅舅帮忙销售。

为了稳定产量,保证雪峰蜜桔的品质,谢立荣严格剪枝,控制桔树的高度,以后每年的产量都稳定在三、四万斤左右。

1999年。

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

因为是二胎超生,场里不但对他们进行了罚款,同时,还收回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桔园。

这就是说,他们被园艺场开除了。

夫妻俩冒着多少日晒雨淋,流淌了多少汗水辛辛苦苦打拼起来的桔园,被收回去了,分给了场里其他的桔农。

这天晚上,这对苦命的夫妻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屋外,下着大雨,风雨声盖住了他们的哭泣。 

第二天,弟弟来到家里,安慰她说:没有土地也不会饿死,跟我合伙买个中巴车跑车吧。

跑了一年多的中巴,收益并不如意,儿子又经常生病发烧,交给老人带也不放心。

思来想去,谢立荣还是决定做回她的老本行,耕种雪峰蜜桔!

没有桔园,可以租种人家的!

因为管理桔园,栽种出品质优良的雪峰蜜桔,不但需要付出辛苦和劳动,同时还需要经验和技术。有些桔农有更好的谋生方式,就把桔园租给了谢立荣。

跟从前一样,这个倔强不肯服输的女人,一下子租种了十二亩桔园,还有三亩多菜地。

每天天不亮,夫妻俩就赶往地里,剪枝、施肥、锄草、除虫,浇水、种菜、卖菜等等,每天都忙得像陀螺一样。

邻居看到谢立荣如此拼命,笑着骂她:天天就看到你们在圷里“撞死寻魂”。

谢立荣笑笑: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压力大啊,不努力怎么办?

慢慢地,租种的桔园和菜地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时间也变得宽余起来。

2007年开始,她又跟丈夫一起,承包了洞口二桥到望江楼一带的环卫清洁工作。

这清洁工,夫妻俩一做,又是十年。

一个是残疾男人,一个是“神经病”女人,这对夫妻像两个忙碌的机器人一样,每天在桔园和大街上奔赴着劳动着,在他们的字典里,好像从来没有“休息”两个字。

有段时间,谢立荣还去银行和超市打工。

直到2017年,儿子考上了大学,谢立荣也到了退休年龄,夫妻俩才辞去了环卫工的工作,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扑在他们的桔园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谢立荣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顽强不屈的韧劲,挺过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不幸,创造出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如今,女儿在绥宁县某银行上班,儿子于今年进入中南大学读研,家里也建起了三层的别墅小楼。

经历风雨,才见彩虹。夫妻俩和儿子视频聊天的时候,脸上挂着的笑容,像他们种植的雪峰蜜桔一样,绽放着幸福和甜蜜。

(以下是本文内容的短视频制作,请朋友们给视频点个赞,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年级状物作文:爷爷的桔园
QQ空间
洞口30名瑜伽美女桔园扮“橘美人”
俺家桔园桔子丰收了
李 君丨故乡的桔园
申云贵:父亲的桔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