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专刊《纪念吉林省京剧团首任团长毛世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附珍藏北京和平京剧团调派吉林人员名册)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四小名旦之一

毛世来先生(1921-1994)

毛世来《儿女英雄传》剧照(1947年)

毛世来《虹霓关》剧照

毛世来先生是吉林京剧院团的奠基者

毛世来先生是吉林戏曲院校的领航者

毛世来先生是支援吉林建设的文化功臣

纵观毛公一生,其前半生是红遍上海滩、老北平、天津卫的四小名旦,后半生是开启吉林京剧院团及戏曲院校新篇章的一代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其事业功绩彪炳史册,至今熠熠生辉!

1958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促进京剧事业全面均衡发展,周恩来总理作出指示:“京剧只在北京发展不行,要普及全国”。随后,北京十二个京剧院团大规模调整,北京只留中国京剧院及北京京剧团,其余京剧院团一律支援外省。

同年8月,应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省文化局局长高叶的盛情邀请,毛世来先生带领北京和平京剧团55名京剧人才落户吉林长春。10月16日,经吉林省编委批准,正式成立吉林省京剧团,“四小名旦”之一毛世来先生任团长,京剧大师王瑶卿的得意高徒王玉蓉任副团长。随后,“四小名旦”之一宋德珠和“四大伶后”之一梁小鸾调入吉林省京剧团,由此形成了四大名家鼎立的局面,常年演出于长春的大众剧场和朝阳剧场,吉林京剧由此声名鹊起。

毛世来先生在吉林省京剧团期间,既是团长又是挑梁演员,因此,他不但要全面规划建团初期的各项工作,同时还肩负着挑梁演出任务。其领衔演出过的剧目有:《王宝钏》、《杨排风》、《红娘》、《玉堂春》、《辛安驿》、《花木兰》、《小上坟》、《孔雀东南飞》、《吕布与貂蝉》、《刺巴杰》、《大英杰烈》、《拾玉镯》、《法门寺》、《棋盘山》、《樊江关》、《穆桂英》、《打渔杀家》、《樊梨花》、《南界关》等戏。

1958年末,周恩来总理发表《关于台湾海峡局势的声明》,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政府的号召,配合反对美帝国主义军事威胁的宣传,毛世来先生带领吉林省京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创排了两个大型宣传剧目《梅河两岸》、《红姊妹》,此二剧在斯大林大街(今人民大街)、长春公园(今胜利公园)、火车站等各处巡演,每演一处,声讨美帝国主义群情激昂。在此期间,毛世来先生还曾率团深入工厂、学校以及吉林省内的吉林市、四平、敦化、延边等地巡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毛世来先生艺德高尚,热心培养后继人才,在履任团长的繁忙工作中,他为剧团女演员传授《大英杰烈》、《樊江关》、《悦来店》等戏,并先后收邢美珠、徐枫、王风霞、王继珠、李秀琴等演员为徒,为吉林省京剧团后备人才建设竭尽心力。

1959年,全国开展“反右倾运动”。以原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为代表的一批忠于党的事业和热爱京剧艺术的领导,对毛世来先生采取了明为降格实为保护的政策措施,征得毛世来先生的同意后,将其调至吉林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兼京剧教师。毛世来先生将“富连成”教学经验融入戏校的教学体系中,决心把吉林省戏曲学校办成一个像“富连成”那样有名气、出人才的现代化戏曲教育基地。毛世来先生在戏校任职期间,除了给京剧科学生上课外,也为评剧、吉剧、赣剧等学员进行教学辅导,为吉林戏曲培养输送各大剧种人才。

1960年,吉林省京剧团改为吉林省京剧院。为庆祝建院,彼时已调至吉林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的毛世来,重回京剧舞台,连演五天大戏,演出了《十三妹》、《得意缘》、《英杰烈》、《南界关》,这是毛世来先生舞台生涯中最后一次对外公演,从此,先生便离开了舞台。

毛世来与艾世菊《小放牛》剧照

文革中,吉林省戏曲学校解体,毛世来先生受到迫害,精神和肉体遭受极大摧残。1969年,毛世来先生拖着伤腿和病体,全家被安排到吉林省永吉县黄榆公社红星大队插队落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年5月,党组织落实政策,为毛世来平反,全家调回长春,任职于吉林省京剧院,并参加京剧《一代巾帼》的排演工作。

1979年,吉林省戏曲学校恢复建制,毛世来先生调回戏校。东隅虽失,桑榆末晚,已是六旬花甲老人的毛世来,为了弥补文革中务农十年失去的时间,为使京剧这门艺术服务于人民,为四化建设出力,不顾年老体弱、疾病缠身,重返京剧教学第一线。在为学生教授《穆柯寨》一戏时,毛世来先生因过度疲劳,突发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但这不能阻止毛公只争朝夕、拼命传艺的精神,从此,吉林省戏曲学校的京剧课堂上便有了一位坐着轮椅授课的老人。

今年是毛世来先生诞辰100周年,也是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建团63周年,百年毛公铸就了吉林京剧一甲子的辉煌。

吉林省曾有9家京剧院团,经过时代变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时至今日只剩下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唯一的一家京剧院团以及吉林艺术学院唯一的一所京剧教学院系得以保留。而这两处都与毛世来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毛公留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的宝贵文化财富。

毛世来先生以“四小名旦”、“和平剧团”之势,铸就了吉林京剧院团至今63载的辉煌历程;以痛别舞台、教学传承开启了吉林戏曲院校囊括京剧、吉剧、评剧、赣剧等戏曲人才的培养战略,为整个吉林戏曲的繁荣兴盛奠定了人才基础。

今日的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是国家文化部、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院团;是拥有“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的重点院团。

我们以此来告慰毛世来先生百年诞辰,“毛公丰碑”永远活在每一位为吉林文化建设而不懈奋斗的志士同仁心中!

毛世来先生与孙女毛兰

毛世来先生六十岁时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文艺院团,是目前吉林省唯一的京剧院团。成立于1958年,首任团长毛世来先生,现任团长倪茂才先生。

1958年,应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的盛情邀请,北京市政府、市文化局为支援吉林省文化建设,将北京和平京剧团以“四小名旦”之一毛世来为首的55名京剧人才调配到长春。经吉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吉林省京剧团,毛世来任团长。1969年,吉林省京剧团与长春市京剧团合并,组成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京剧队。1972年更名吉林省京剧团。1998年更名吉林省京剧院。2012年,吉林省京剧院与吉林省吉剧院合并,组建吉林省戏曲剧院,为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所属事业单位。

六十多年来,院团继承创排了一大批优秀剧目,产生了深远广泛影响。传统剧目:《逍遥津》、《哭秦庭》、《三打祝家庄》、《大闹天宫》、《挑滑车》、《天女散花》、《秦香莲》、《霍小玉》、《金玉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杨门女将》、《三盗令》、《徐策跑城》、《扈家庄》、《赤桑镇》、《四杰村》、《玉门关》等。创排剧目:《火焰山》、《寒号鸟》、《高高的炼塔》、《弦高献牛》、《孙小圣的梦》、《牛子厚》、《孙安动本》、《杨靖宇》等。

曾荣获“全国第一部优秀戏曲片奖”、“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念我的祖父毛世来先生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665《藏羚羊》
新时期的京剧发展(下)
老沈聊戏:首都京剧院团的变迁
北上长春
26部优秀剧目将线上展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