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缺失:科学与技术素养
userphoto

2022.07.27 甘肃

关注


大学里缺的课太多了

我在写一些伪学术论文的时候,经常会以类似这样的句式开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或者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的....)等某个方面xx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以至于讲什么信息社会的事物都会拉上“科技”二字,从来没考虑过科技究竟是什么意思。
科技,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原理,技术是对原理的应用。例如电磁学属于科学,电器属于技术。化学属于科学,火药属于技术。信息论属于科学,通信标准和手机属于技术。牛顿定律属于科学,火箭属于技术。
有个很好玩的例子可以说明:小时候比赛谁尿得远,知道牛牛要成一定角度向上才行,这是初步掌握了技术。学了初中物理,懂得了其中科学原理,计算出应该向上45度,理论上这样尿得最远,这是科学指导技术进步。经过实践和比较之后,发现45度并不是最佳角度,还要考虑顺风还是逆风、空气阻力等,这需要再去学更深的物理,这是技术应用促进科学发展。
这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当然,说出一些概念来,人们还是能用朴素的常识判断出它是科学还是技术。
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中小学的时候,除了课本上学的地理、自然之类的课程外,基本疲于应对考试,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然也没多余的钱去买其他书看。高三的时候,不知道从谁那里借到梁衡写的《科学发现演义》,上下两册,读来觉得非常有意思,不过爸爸说学习这么紧,有时间看吗,我就再没看。

上了大学,我最大的疑惑在于:怎么没有语文课?这种从小就学写字认字、听传统故事的教育,可能代表了我那个年代普遍的教育,没什么科技概念在里面的。再往上几代、数代,更是这样。
中国古代有数千年发达的技术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自古以来就没有科学这个东西。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本身缺乏一个应有的态度,我们对知识的态度基本上是实用主义的,我们对读书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所以自古以来我们把知识看作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这就使得我们对科学的理解过分着眼于它的实际应用,就是技术。早期的时候中国人对西方的科学并没有很大的好感,一直到了1840年以后,中国人开始痛感在军事对抗的过程中,我们技不如人。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下定决心要学西方,学的也就是他的技术而已。
在大学里,我是有很多时间来学习的,缺失的很多知识,怨不得学校和系里,只怪我自己眼界不宽、懒于拓展自己。我的“科学与技术”素养方面就让自己给耽搁了。
现在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有意去多读各种类型的书,除了物理、化学、材料学、生命科学等等等等专业的课,能看懂的基本都涉猎一下,看不看得完没关系,至少我还能知道有那么个东西。
最近偶遇几本书,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写的几本书。我觉得很好看,推荐给大家读读。
刘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传播等。出版有《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等16种专著,《刘兵自选集》等10种个人文集。其中著作《剑桥流水》曾获国家图书奖。
比如其中一本:《懂一点STS:万物皆有流》对学术界、文化界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融合了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指出了做学问和从事文化创作、传播、教育和研究的人应追求的意境和努力的目标。主要由“科学与文化”“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教育”“科学与性别”“学术与文化杂谈”等部分组成。
刘兵的书里写了很多知识,也提到了很多科学史经典著作。
可以去图书馆借,也可以找电子书看,当然也可以点下面链接从当当网购买。
还有哪些可以推荐的书呢?知乎上有人推荐以下几本。

一部关于技术与文明的百科全书。内容涵盖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人类技术的历程。全书800余万字,拥有3000余幅珍贵的照片和专门绘制的插图。

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多卷本科学通史,共8卷,现在仍未出完。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对现有所有研究领域的概括,每一个论题都将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纳入其中。

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教材。亮点是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中国、印度、中南美洲和近东帝国等文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传统。

它名为“科学史”,实际上是一部科学思想的发展史,同时讲述了科学与哲学及宗教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纠葛。对于了解科学本身深层次的意义及其与哲学、宗教等学科的关系不无裨益。全书以宏大的结构、开阔的视野、大量的史实、优美的文笔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现代科学发展历史的宏伟画卷,是科学史上的鸿篇巨制。

“科学史之父”乔治.萨顿的代表作。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本书以半个世纪为一个单元,逐个考证过去年代在许多知识部门出现过的实证知识。

著名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

这些我准备找来看看,弥补自己的缺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兵 | 科学史与人类学
专家认为,中国科学史教育缺失,“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成问题
不仅仅是了解科学知识——评《南腔北调》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
《世界观》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
教师培养缺失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