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仙到底修的是什么仙?

《西游记》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书。不对,其实我们耳熟能详的不是书,而是电视剧《西游记》。而电视剧是改编自小说《西游记》的,我们都知道,只要是改编就有很多场景不是原汁原味的。而电视剧《西游记》也同样并没有忠于原著。

据有关资料,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西游记》小说最早的版本是万历二十年,就是公元1592年的那个刻本,就是金陵唐氏世德堂刻本,在南京世德堂刻的。但是在一些修道人士的口中,《西游记》是元代道士丘处机写的,他们认为本书是借助孙悟空和孙悟空等三人帮助唐僧取经的事儿,讲述了道家内丹术修炼法的。

我们有一些小伙伴就从道家修炼的角度,或者说至少不是从某个宗教的角度去解读《西游记》。

也许会有人说,现在世面上不都是说《西游记》是讲来自印度某宗教的内容吗?讲的是西天求经的事啊。其实这就是现在推崇砖家的原因,砖家学习民众不学习,所以就有机会进行学术垄断了,形成学术垄断以后砖家说啥就是啥。

要说为什么《西游记》不是宣扬宗教的书,还是得原文第二回里的内容。章回名为《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在这一回中,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然后就给孙悟空讲的几种傍门,包括“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

而那些砖家推崇的“释”就是“流”字门的傍门左道的一种。由此可见,写出本书的作者其实是看不是这个来自于印度的所谓宗教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龙吟君就分到了讲解第九回的任务。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第九回的篇名叫《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从篇名看,本回里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袁守诚,一个是老龙王。两个人都干了啥事儿呢?

一个是妙算无私曲;一个是拙计犯天条。妙算,就说明袁守诚精于术数,能掐会算。无私曲是啥?从内容来看,无私曲不是一首歌曲,而是指事儿。拙计,就是笨拙的计谋了,老龙王用了笨拙的计谋却导致自己犯了天条身首异处。

下面正文:

诗曰:

都城大国实堪观,八水周流绕四山。

多少帝王兴此处,古来天下说长安。

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将汉代长安的上林苑之壮阔俊美描写的恢弘大气,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说法。

下面正文:

此单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三十六是水浒里的天罡数,七十二是地刹数。七十二,也对应着七十二物候和七十二变。

下面正文:

华夷图上看,天下最为头,真是奇胜之方。今却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龙集贞观。此时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且不说他驾前有安邦定国的英豪。与那创业争疆的杰士。

太宗文皇帝。太宗是庙号,文是谥(shì)号。谥法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自西周以后的历代王朝,除秦朝之外,都遵循周礼,以“谥号”来评价帝王或者大臣,谥号基本上是对一个人一生的评价,有盖棺定论的意义。在谥号中,文、武、明、睿、康、景、庄、宣等这些字都是褒谥,厉、灵、炀则是恶谥,其实谥号的褒贬,大部分都是能从字面上看出来的。但是到庙号上就大不一样了,文、武这样的好字,用到庙号上,都不是啥好话,皇帝在谥号上做足了表面文章,文臣在庙号上,玩透了心眼。

华夷图就是当时世界地图。而从网上得知:唐代贾耽于贞元十七年(801)完成的《海内华夷图。上图是宋代改动、省略和缩绘之后的版本。把几年后的东西摆在这时,是不是有所隐指呢?难道也是说李唐与蛮夷那不清不楚的关系吗?

下面正文:

却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他两个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

贤人,上古天真论里的贤人,也是有道之人,只不过层次低一些而已,也许就是初窥道门而已。原文是这样说的“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而这两人就是贤人,下面讲的话,其实都是修炼的内容。其实修炼不管是哪种方式,最后都要修心。自己的本心才是要修炼的主要位置。本心、本我,其实就是前期我们讨论的元神。

山人:一般指隐士高人或与世无争的高人;又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谦称;旧时以修身,悟道,一般不与世俗人来往,选择在山水美好之地参悟自然之人;还有以山医命相卜五行算命为职业的人,也称“山人”。这词条多出现在古代诗文中,和文人墨客的别号中,与世俗少争议而自己称“山人”名中。

很可能两人的名字是有谐梗的。李定,有可能是理定。张稍是啥还没有想出来。

下面正文:

一日,在长安城里,卖了肩上柴,货了篮中鲤,同入酒馆之中,吃了半酣,各携一瓶,顺泾河岸边,徐步而回。

张稍道:“李兄,我想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算起来,还不如我们水秀山青,逍遥自在,甘淡薄,随缘而过。”李定道:“张兄说得有理。但只是你那水秀,不如我的山青。”

争名夺利受爵承恩,这些都是物蔽,也都是身外之物,如果心思都关注着这些身外之物的话,就会迷失本心。本心失了,修炼就没有根基,就没有了意义。

这里面有层次的区别,一个是立即受害,一个是缓缓受害。争名夺利,是直接丧体亡身;而受爵承恩是带着隐患行走,为啥呢,因为要抱虎而眠、要袖蛇而去。与虎与蛇相伴,稍有不注意就会丧体亡身

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既然摸不得老虎屁股,谁还敢抱虎而眠呢?再说了,后来人都说“伴君如伴虎”,伴虎都那么可怕了,更何况睡虎摸虎呢。还有农夫与蛇的故事,救蛇反而成了害自己。不也是说危险吗?

对于名利害人,立即受害和缓缓受害都是害人,只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而已。

悟元子曰:泾河岸边两个贤人,俱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则是世皆浊而我独情,世皆醉而我独醒也。一渔一樵,天地间两个闲人;一吟一联,山水中一团妙趣。真是“潜踪遁世装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较之“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者,奚啻天渊之隔?至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特叹人世之性命无常生死莫定耳。

下面正文:

张稍道:“你山青不如我的水秀。有一《蝶恋花》词为证,词曰:烟波万里扁舟小,静依孤篷,西施声音绕。涤虑洗心名利少,闲攀蓼(liǎo)穗蒹葭(jiā)草。数点沙鸥堪乐道,柳岸芦湾,妻子同欢笑。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

这首词,个人认为重要之处在于:“涤虑洗心名利少,闲攀蓼穗蒹葭草”,还有“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让我想起来那句“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其实能够安眠,还有身体上的意义。中医讲脾胃不合会影响睡眠,还讲心神不宁也会影响睡眠,还讲湿气过重也会影响睡眠,人能够“一觉安眠风浪俏”至少身体没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一个好的身体,其实比那些功名利禄要强的很多。

所以,能够真正一觉好睡到天亮的,不是心安就是体康,或者心安体康都具备。

下面正文:

李定道:“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也有个《蝶恋花》词为证,词曰:云林一段松花满,默听莺啼,巧舌如调管。红瘦绿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阴转。又值秋来容易换,黄花香,堪供玩。迅速严冬如指拈,逍遥四季无人管。”

这首词讲的是四季逍遥。有个打油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就可惜在,我说的这首是个狒狒写的。

下面正文:

渔翁道:“你山青不如我水秀,受用些好物,有一《鹧鸪天》为证,仙乡云水足生涯,摆橹横舟便是家。活剖鲜鳞烹绿鳖,旋蒸紫蟹煮红虾。青芦笋,水荇芽,菱角鸡头更可夸。娇藕老莲芹叶嫩,慈菇茭白鸟英花。”

樵夫道:“你水秀不如我山青,受用些好物,亦有一《鹧鸪天》为证:崔巍峻岭接天涯,草舍茅庵是我家。腌腊鸡鹅强蟹鳖,獐豝(bā)兔鹿胜鱼虾。香椿叶,黄楝芽,竹笋山茶更可夸。紫李红桃梅杏熟,甜梨酸枣木樨花。”

渔翁道:“你山青真个不如我的水秀,又有《天仙子》一首:一叶小舟随所寓,万迭烟波无恐惧。垂钩撒网捉鲜鳞,没酱腻,偏有味,老妻稚子团圆会。鱼多又货长安市,换得香醪吃个醉。蓑衣当被卧秋江,鼾鼾睡,无忧虑,不恋人间荣与贵。”

一叶小舟随所寓,万迭烟波无恐惧天舟在手,无所畏惧。天舟是啥,是修炼中的一个工具,是把人带到更高层次的工具。我们要注意的是,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的那条舟,找到了以后怎么要才能把自己渡到想去的地方。

下面正文:

樵子道:“你水秀还不如我的山青,也有《天仙子》一首:茆(máo)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磁瓯殊自在。酕máotáo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还是心的放松感。“茆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酕醄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这是多么的潇洒。

这一段两个人比的是山青还是水秀。

下面正文:

渔翁道:“李兄,你山中不如我水上生意快活,有一《西江月》为证:“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看看这里的词。碧天星动江湖。忽然想起来《逍遥游》了,可惜庄子读的少,想到了,却解不了。

下面正文:

樵夫道:“张兄,你水上还不如我山中的生意快活,亦有《西江月》为证。败叶枯藤满路,破梢老竹盈山。女萝干葛乱牵攀,折取收绳杀担。虫蛀空心榆柳,风吹断头松楠。采来堆积备冬寒,换酒换钱从俺。”

《道德经》言:“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而这首词好像就是讲的圣人无弃物。只要是个东西都有用的着的地方,都有物尽其用之处。

这一段,两人是用诗词比的是生意快活。

下面正文:

渔翁道:“你山中虽可比过,还不如我水秀的幽雅,有一《临江仙》为证:潮落旋移孤艇去,夜深罢棹歌来。蓑衣残月甚幽哉,宿鸥惊不起,天际彩云开。困卧芦洲无个事,三竿日上还捱。随心尽意自安排,朝臣寒待漏,争似我宽怀?”

随心尽意自安排,朝臣寒待漏,争似我宽怀?”是不是有些仙意?

樵夫道:“你水秀的幽雅,还不如我山青更幽雅,亦有《临江仙》可证:苍径秋高拽斧去,晚凉抬担回来。野花插鬓更奇哉,拨云寻路出,待月叫门开。稚子山妻欣笑接,草床木枕敧捱。蒸梨炊黍旋铺排,瓮中新酿熟,真个壮幽怀!”

这一段,比的是山青和水秀哪个更幽雅

下面正文:

渔翁道:“这都是我两个生意,赡身的勾当,你却没有我闲时节的好处,有诗为证,诗曰:闲看天边白鹤飞,停舟溪畔掩苍扉。倚篷教子搓钓线,罢棹同妻晒网围。性定果然知浪静,身安自是觉风微。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

性定果然知浪静,身安自是觉风微。”这两句是重点。人定胜天,不是人一定能战胜天地。而是人性定之后,身才能安,身安才能以身胜天。这里的天不是天地的天,是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像宝宝一样,性定身安之后,就能改变从胎里带出来的白癜风。对于我自己来讲,就能调理好脾胃,感觉到心静自然凉的惬意。

下面正文:

樵夫道:“你那闲时又不如我的闲时好也,亦有诗为证,诗曰:闲观缥缈白云飞,独坐茅庵掩竹扉。无事训儿开卷读,有时对客把棋围。喜来策杖歌芳径,兴到携琴上翠微。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

这一段,比的是山青和水秀哪个更幽雅闲时好。

下面正文:

张稍道:“李定,我两个真是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但散道词章,不为稀罕,且各联几句,看我们渔樵攀话何如?”

李定道:“张兄言之最妙,请兄先吟。”

“舟停绿水烟波内,家住深山旷野中。

偏爱溪桥春水涨,最怜岩岫晓云蒙。

龙门鲜鲤时烹煮,虫蛀干柴日燎烘。

钓网多般堪赡老,担绳二事可容终。

小舟仰卧观飞雁,草径斜敧听唳鸿。

口舌场中无我分,是非海内少吾踪。

溪边挂晒缯如锦,石上重磨斧似锋。

秋月晖晖常独钓,春山寂寂没人逢。

鱼多换酒同妻饮,柴剩沽壶共子丛。

自唱自斟随放荡,长歌长叹任颠风。

呼兄唤弟邀船伙,挈友携朋聚野翁。

行令猜拳频递盏,拆牌道字漫传钟。

烹虾煮蟹朝朝乐,炒鸭爊āo鸡日日丰。

愚妇煎茶情散诞,山妻造饭意从容。

晓来举杖淘轻浪,日出担柴过大冲。

雨后披蓑擒活鲤,风前弄斧伐枯松。

潜踪避世妆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

张稍道:“李兄,我才僭先起句,今到我兄,也先起一联,小弟亦当续之。”

“风月佯狂山野汉,江湖寄傲老余丁。

清闲有分随潇洒,口舌无闻喜太平。

月夜身眠茅屋稳,天昏体盖箬ruò蓑轻。

忘情结识松梅友,乐意相交鸥鹭盟。

名利心头无算计,干戈耳畔不闻声。

随时一酌香醪酒,度日三餐野菜羹。

两束柴薪为活计,一竿钓线是营生。

闲呼稚子磨钢斧,静唤憨儿补旧缯。

春到爱观杨柳绿,时融喜看荻芦青。

夏天避暑修新竹,六月乘凉摘嫩菱。

霜降鸡肥常日宰,重阳蟹壮及时烹。

冬来日上还沉睡,数九天高自不蒸。

八节山中随放性,四时湖里任陶情。

采薪自有仙家兴,垂钓全无世俗形。

门外野花香艳艳,船头绿水浪平平。

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

乐山乐水真是罕,谢天谢地谢神明。”

后面这首诗时也提到了“身安”和“性定”。“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两人的斗诗其实就说明这两个人真闲。无所谓时间,无所谓功利,无所谓外物。“清闲有分随潇洒,口舌无闻喜太平。”队长也在上古群里说了,只有“闲”才能登天。但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闲可不是躺平。同样,两个人的斗嘴其实也不真的在斗嘴,而是《西游记》的作者想通过这个斗嘴来说明一些东西。说明啥呢,说明修仙证道的好处,那种逍遥,那种惬意。

上面两人斗来斗去,也没有啥祸事儿,也没有像孙悟空的先天之道一样,稍不注意就失丹。这是为啥呢,因为这里面有显摆卖弄和印证交流的区别。卖弄,指恃恩弄权;夸耀、显露本事;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卖弄学问。卖弄了就华而不实了,不实就失去了本心。印证交流也是一种相交,也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过程。阴阳相交万物生,精神的相交,更能悟道、近道。所以,我们在群里干的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儿。

两人的斗嘴都是在说自己的好,虽然没有说别人的不好。但终究是存在着一种比较。这种比较难道就不是上面他们自己说的“争名”吗?既然存在着“争名”之心,就说明心还是不平不静,也就为后来的祸事打下了埋伏。

两人虽然是斗嘴,可也把修炼的一些东西都说了出来。修炼是要回到“天真”的境界,“天真”的境界又是啥呢?《上古天真论》里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而道德经里,也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孔子的弟子颜回。《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五柳先生传》中提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想起了《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修行中的人,没有华服,没有锦衣,没有明堂,没有汤鼎,但是有“道”有“德”。

就如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切都在心。当然,这是心不是狒狒的“心有就有、心无就无”,而是摆脱了物蔽,静了心,把杂事杂物都放下了。放下以后,心才会静了。大家真的要是想“静静”了,就得放下。要不老话说:“心静自然凉”呢。心静了,不浮躁了,天虽然热的汗流浃背,但心不烦躁,就舒服多了。

还有个问题,两人的斗嘴只讲山青水秀却基本没有讲其它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的精神里山水是有着很重的份量的。平时,我们看到好的山水画时,就会感到心旷神怡、心胸开阔。难道只是好看吗,没有修炼意义上的东西吗?如果跟修炼有关,山和水是修炼的目的,还是修炼中需要用到的工具,这些都不得而知了。

关于修炼,我跟宝宝一样,都认同在生活中修炼。宝宝炼的是二十四小时不下桩,我玩的是不管什么事儿,只要愿意,它其实都是练功。走路是桩、做饭也是桩、坐在那儿也是桩,开车也可以是桩。就看自己怎么玩了。

这两天陪着孩子读《红楼梦》,刚开始的时候,红楼梦里也有两个人是一起出现的,那两个人是一道一狒。我忽然想到,这很能与这里的两个人一样是“道”的化身。两个人分别代表阴阳。阴阳的关系不仅仅是对立的,还有统一的。所以,两个人关系又很好,斗嘴也分不出高下,也不影响惺惺相惜。两人又不同,一渔一樵,一道一狒。这应该就是对立统一吧?真正好的阴阳关系是阴阳相合,阴平阳秘。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相合谓之道,阴阳相合而复归于道。

今天说到这儿,明天我们接着说,明天的内容是《只有顺应天道才能保命全身》。

文中的内容只是现阶段的理解和心得,一定会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证穴十要则
最绝妙启人的《西游记》渔樵真趣对诗
西游记中比孙悟空还强悍的人是谁?
微博正文
0字心经之二
杨欣远:鸬鹚 | 校园之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