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费观变化
有一天有笔不错的收入,又被朋友讲「钱不花就只是数字而已」,决定去商场消费一下。
去了朝阳大悦城,从下午四五点待到晚上八点多。感觉自己狂野消费了一下,有点好奇,有点想买的,全都买了。
结果回来一算,才花了一百多,买的还全是吃的
的确可以算狂野吧,买的都是我没有特别想要,略微有点贵,味道也一般的东西。
venchi的一小杯冰淇淋,59,味道还行吧但的确比较贵了;
墨茉点心局的提子麻薯,很小一包,28,刚做好的还比较好吃,吃几个就腻了,回来凉了就塌了不太好吃了;
火柴盒那么大的一小块点心,26,一般般;
一家新店的饮料,大概二三十块;
中间还吃了个没人排队的店,这是唯一能说真的不好吃的店。

也逛了衣服、饰品、家居之类的店,但完全没有什么想买的。

————
 
离职后,主要收入来源从「稳定的工资」,变成了「不稳定的自负盈亏」。这种变化,可能慢慢有点改变我的消费观。
上班的时候,假如一年工资30万,花了10万,会觉得自己挺省的了,存下来67%呢。
现在即使年收入超过工资,也会算另外一种账:如果花10万,即使按10%的年收益,也对应着100万的本金了。而10%的年收益,肯定是要承担一定风险才有可能的(其实超过5%就不会没风险了)。承担一定风险,还有一定的波动,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10%以上年化。
虽然我的收入不太靠投资理财这类风险收益,但思维上就越来越偏向代入考虑。

之前看书时注意到过的两个细节,可能也有影响我:
一是戴维斯家族,忘记是谁了,他在已经是亿万富翁的情况下,带孙子出去玩。孙子想吃路边的热狗,需要1美元。他和孙子讲了半天道理,今天的1美元是未来的1000美元之类的,让孙子忍忍不要吃。
二是凯瑟琳和巴菲特在机场,她向巴菲特要个硬币打个简短的投币电话,当时投币最小可以投0.25美元,但巴菲特身上只有0.5美元的硬币,计划去店里换两个0.25的硬币。凯瑟琳受不了了,两个亿万富翁,要考虑这0.25吗,于是大叫「让我浪费这该死的0.25美元吧」!
我当然知道这可能只是教育下一代、已有习惯一类的,他们都有私人飞机,这些方面省一辈子的钱也抵不过他们真正奢侈方面的花销。
他们当然也知道啊,只是改不了。

我现在没有这么节省,可能永远也不会。但对于「值不值得」的执着,和对于物品没有太大的拥有欲望,可能也是对金钱的观念不同了。
钱不再是上班时那样,定时定量的供给我,下个月还有,我只要量入为出就行。它是我用以往的时间(也就是生命)换来的,不仅如此,它还将在未来的时间里创造更多收益。
有了这样的视角,很多消费主义创造的欲望,很多我并不需要,甚至并不真正想要的东西,就不会为它们花钱了。

真正需要的东西,自身的学习与拓展,良好的体验与尝试,我还是挺舍得花钱的。这就还行吧


相关:
一点空隙与《方丈记》
手把手教你如何规划财务与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代造就了伟大的投资者
你会捡推土机前的硬币吗,股神巴菲特说永远不要|富日记
杨德龙如何看透真风险和假风险?
人人都需要懂点经济学:投资理财中的风险与收益,获取超额回报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实践——第一章 效用与风险
工作辛苦、工资却很低的人,建议你现在开始做3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