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昊嬴姓与莱芜嬴地的关系
    莱芜春秋时期的嬴邑,应是古代东夷族嬴姓人建立的东方古国之一,为少昊氏嬴姓国。有的学者称:“古时人口稀少,所谓邑,也可称国,《说文·邑部》‘邑’下说‘国也’,即其证。”金景芳《封国之制平议》。载《人文杂志专刊·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5月版,第102页。宋代罗泌《路史·少昊后嬴姓国》称:“嬴,音未详也,翳(伯益)能緐(fái,同繁)物而封,汉县,隶太(泰)山(郡),后魏复置于莱芜。”这一时期应当是虞舜时期,或虞夏之际。此时的封国,实际上是具有封土性质的部落。至商代,嬴姓后裔或一支建立了盈国,为东方诸侯国之一。《逸周书·作雒解》记述周公东征时有“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的记载。又称:“三叔及殷(蔡叔、霍叔封地)、东(管叔封地)、徐、奄及熊、盈以畔(叛)。”周成王时青铜器《保卤》铭文中所记“殷东五侯”就有盈。古代盈、嬴二字通用,盈即嬴,可见嬴为商代侯国。《路史》把盈国列为“少昊后嬴姓国”,并称“盈”为“嬴之枝”。《东夷杂考》认为“东夷中有盈、嬴二姓氏族,实非两姓而为一字之同音异书”,“(盈、嬴)二字古通,是知古籍中东夷各族之盈、嬴二姓实为同族也”。嬴国被周灭后,降国为邑,称为嬴邑。嬴邑是春秋时就有的古老地名,而且在先秦时期具有唯一性,是嬴姓人的发祥地和活动的中心地带,为嬴姓之根和嬴国之宗。
    莱芜的嬴邑,在秦代设立嬴县,一直延续到唐贞观元年(627)撤销,但对古嬴的文字记载,一直绵延未断。
    少昊嬴姓,今莱芜为古嬴地,少昊的嬴姓应当来源于今莱芜的古嬴地。少昊,也作“少皞”,为东夷族鸟夷部落的首领。许多资料记载少昊为嬴姓。如东汉许慎《说文·女部》称:“嬴,少昊氏之姓。”蜀汉谯周《古史考》称:“少昊氏,嬴姓。”宋代许多学者都称少昊为嬴姓。罗泌《路史》说:“穷桑(少昊居地)氏,嬴姓。”司马贞说:“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史记·秦本纪》“生子大业”《索隐》。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也说:“郯音谈,嬴姓,少昊之后,封于郯。”近代学者顾颉刚也称“少昊是东方鸟夷族在原始社会里崇拜的宗神”,“少昊,实为东方嬴族的祖先或宗神”顾颉刚《古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96年4月版,第459页。
《太平御览》所言的少昊“降于江水”,为四渎之一,《史记·封禅书》言“四渎皆在东方”,《史记·殷本纪》认为“东为江,北为济(古济水),西为河(黄河),南为淮(淮水)”。四渎是指江、河、淮、济。据有的学者考证,“江、若(泗水)二水应去穷桑、曲阜不远”,“江水即汶水,少昊降居‘江水’,也就是降居汶水”柳明端《嬴姓溯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67页。“泰山古称江山”,“江水即今曲阜附近的汶水”杨东晨《秦人秘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3页、第19页。发源于莱芜境内的嬴汶河,为汶河的上源之一,据“居于嬴滨者赐以嬴”推断,少昊的嬴姓乃因降生或居于嬴滨而得。
    少昊得姓于嬴滨,邑居于穷桑,建都于曲阜。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五帝》说:“(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文中穷桑与曲阜并列,可知穷桑与曲阜不是同一个地方。有的学者认为穷桑即穷山,穷山即泰山。不论穷山是不是穷桑,穷山在穷桑邑境之内,应是合乎情理的。穷桑或在泰山附近,或在泰山与曲阜之间的汶泗流域。有的学者认为穷桑“非泰安市南大汶口遗址莫属”景以恩《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73页。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综合分析,穷桑当在少昊得姓地嬴滨与其都城曲阜之间。《东夷杂考》在谈到大汶口出土的陶器刻辞“ ”时,认为应是“昊”字,指出“这件陶器应该是太昊或少昊时代的产物,而其地正处在莱芜以南、曲阜以东,这就和传说中的少昊建都穷桑相合了”李白凤《东夷杂考》,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少昊为古史传说时代的五帝之一。《帝王世纪》称:“伏羲(太昊)、神农(炎帝)、黄帝为三皇,少昊、高阳(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在宋代皇甫谧排列的这个古代帝王系统中,少昊排在五帝之首。唐兰也认为:“中华古史当在六千年以上,太昊、少昊、炎帝、黄帝均是历史而非神话。”唐兰1976年信函。载李白凤《东夷杂考》,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他还进一步指出:“大汶口遗址是少昊文化。”唐兰1977年信函。载李白凤《东夷杂考》,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史学界把少昊纳于黄帝世系,是受传统炎黄为中华始祖论的影响,《东夷杂考》就指出“把许多分明无关的古代氏族都编到黄帝的名下的旧说是一种很不实际也不合乎科学的说法”,“古籍中‘万世一系皆出于黄帝’的古老说法是不足信的”,“至于把苗族、东夷、徐夷都硬拉到黄帝名下,更是荒诞无稽的事”李白凤《东夷杂考》,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11页。有学者认为“少昊不是黄帝族,而是东夷族鸟夷的首领”何光岳《东夷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版。也有的学者认为,“少昊与黄帝族源不同”,“黄帝源于少典氏,少昊源于伏羲氏”柳明瑞著《嬴姓溯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37页。伏羲氏的代表人物为太昊。少昊和太昊,名称相同,又都位于东方,同为东夷的两大部落。谯周《古史考》称少昊是因“宗太昊之道,故曰少昊”。“少昊之‘昊’与太昊之‘昊’含义相同,有大小之分,其活动地域与太昊族基本相同,太昊氏以凤凰为图腾,故为风姓”杨东晨《秦人秘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6页。郭沫若也认为“传说太昊为风姓,应同九夷中的风夷有直接关系。风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首要地位,因而太昊又是所有夷人想象中的祖先”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2月版,第1册第112页。有的学者说:“嬴姓族分布在山东、苏北、皖北及豫东一带。少昊部落是继太昊之后的东夷大族,被尊为夷人的又一祖先”。少昊氏与太昊氏同时并存,只是时间上稍有差异,太昊稍前,少昊略后,太昊部落衰落后,少昊部落兴起。他们实为同炎帝、黄帝几乎同时代的东方部落首领。太昊、少昊稍早,炎帝、黄帝、蚩尤几乎同时。当时黄帝与炎帝住在甘肃与陕西交界的黄土高原上,黄帝居北,位于姬水旁,后向东发展,顺着北洛水、渭水及黄河北岸,随着太行山根,一直发展到北京一带和今河北宣化一带。而炎帝偏南,住在姜水侧,也向东扩展至今河南、河北、山东搭界的地方。此时东夷太昊氏与少昊氏衰落,蚩尤统领太昊与少昊部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晋]孔晁《逸周书·尝麦解》。凭借庞大的东黎部族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向西扩张,与炎帝部族发生冲突,炎帝失败,向北求助于黄帝,黄帝南下,在阪泉、涿鹿将蚩尤打败。黄帝统一后,在东方高阳氏中选择一个叫颛顼的人继续统领原东夷中太昊氏与少昊氏的领地,故《国语·楚语》称:“少昊氏之衰也,九黎(蚩尤)乱德,颛顼受之。”
    少昊氏是东夷族众鸟夷部落的联盟领袖。孟世凯称:“少昊部落是古东夷集团的一个大部落,其中又分出若干支族分布在广大东夷地区。少昊部落以鸟为图腾,故东夷集团的氏族、部落大多是以鸟为图腾。”孟世凯《皋陶和皋陶文化》,载《皋陶与六安》,黄山书社1997年10月版,33页。有的学者也称:“少昊部族的鸟图腾崇拜,不仅是古史学界共识,还经常被引作我国图腾文化的经典例证。”祝中熹《早期秦史》,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15页。少昊所姓的嬴字也写作“鸁”,明显带有鸟夷的痕迹。少昊又名挚,是以“鸷”鸟为名,鸷鸟也是少昊氏的图腾像征。袁珂说:“少昊名挚,古挚、鸷通,则为此百鸟之王而名‘挚’之少昊,神话中其亦鸷鸟之属乎?”袁珂《山海经校注·大荒东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38-339页。袁珂还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说:“从他(鸷)这个名字推想起来,就该大约是一只鸷鸟,如像鹰鹯之类,所以才统领了他的族类,在东方建立了这么一个鸟的王国。”《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记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帝王世记》也说他“有凤鸟之瑞,以鸟纪官”。可见鸷、凤这种大形鸟类,为鸟夷各类鸟图腾的总图腾。《东夷杂考》说:“少昊氏以鸟名官,大约因为以鸟为族徽,便称为鸟夷。”李白凤《东夷杂考》,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根据少昊后裔郯子的叙述可知,少昊氏建立了一个层次清晰,职责分明,以鸟为图腾,具有后来国家性质的部落大联盟,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并各司其职:(五鸟)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也;伯赵氏,司至也;青鸟氏,司启也;丹鸟氏,司闭也。(五鸠)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正,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左传·昭公十七年》。
    对于少昊以鸟纪官,孔子也称:“吾闻之,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犹信。”
    少昊还有高超的历法知识,发明了候鸟纪历。少昊还是音乐创始人之一,发明了“大渊之乐”和“六英之乐”。《路史·后纪》说少昊“作大渊之乐,以谐人神,和上下,是曰《九渊》”。《姓纂》也说“少昊有六英之乐”。少昊氏有四叔,重、该、修、熙。重,又名勾芒、为木正;该,又名蓐收,为金正;修与熙为水正。“见得这一族在这三种物质的运用上确实有经验”顾颉刚《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兴亡》,载《史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编),2000刊印。少昊之子般(pān)“始为弓矢”。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行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汉书·律历志》就称少昊“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如按五行标方位,金为西,木为东,水为北,火为南,土为中。少昊即为东方人,“本是东方鸟夷的祖先神”。为何又用代表西方的金来标其氏呢?成了西方之神呢?这与少昊嬴姓后人秦国发迹于西方有关。《史记·封禅书》说:“秦襄公攻戎(西戎)救周,始列为诸候,襄公即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之祀,作西畤,祠白帝。”秦襄公以为自己是少昊嬴姓之裔,发迹之后,作“西畤”,祭祀少昊,从此,“少昊既由于秦人的奉祀先到了西方”。少昊便作为西方之神,号曰“金天氏”。
    (选自《莱芜区域文化通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说中神秘少昊国,到底在山东还是江苏?/上古神话那些事-50
曲阜行下篇:拜谒少昊
山东曲阜埋着两位圣人,另一位地位比孔子都高
商族从哪里来?华夏族祖先是来自西方吗?
蚩尤
神奇的远古始祖——少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