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唯物历史观下人的真正的枷锁
引言 马克思说,那些德国的批判家们对德国的批判从未离开过哲学的基地,问题在于他们理论的动力只是批判。既然人的一切行为都从意识中来,那么只需用充满道德正义的话语修正人们的意识便足够了。用词句去反对词句,用一种解释去推翻另一种解释,这种纯粹的批判作用的对象并不是现存世界而只是意识而已。忽略了现存世界就是割裂了意识与物质环境的关系;那些德国的批判家们对德国哲学体系——换言之黑格尔体系的批判从未彻尽,尽管他们宣称已经超越了黑格 尔体系,但他们只是抓住黑格尔体系的一部分去反对另一部分,或者用这一部分去反对整体。彻底的批判应当是推翻整个理论体系的根基,即用唯物的历史的观点去驳斥唯心的、观念的历史观。 那些拥护德国哲学的玄想家们认为意识是束缚人的唯一的枷锁,人们最终只是他思想的奴隶,人们生活的世界便是纯粹的绝对精神的流通域,因而打碎这种绝对精神的支配和限制就能获得人的完全的自由。然而人们的生活世界并非由纯粹的意识构成,意识也并非一开始就出现在人类的历史当中;生活着的人们并非只由思想构成,他们还受着肉体的、物质的这样那样的束缚。 马克思对德国意识形态体系作了彻头彻尾的批判,正是彻底的批判使他保有通过革命改造现实世界而非纯粹意识领域的激进的观点。然而也正是这种彻底的批判使他降低了意识形态的地位而使之沦为经济基础的附庸,甚至成为经济基础。但无论如何,马克思对现存世界的批判是深刻且富有启发的,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预见是天才的,追求是崇高的。 历史的基础与现实的人的桎梏 1.历史的前提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首先必须维持生活才能够创造人类的历史,因而就必须考虑吃穿用这些物质的基础,即生产满足需要的资料供给生活;人类创造生产工具满足第一需要后产生新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基于原初的需要。这两者构成了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人们除了通过劳动维系自己生命的生产,还通过繁殖生产他人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形成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一社会关系不再是原初的家庭关系而变得愈加复杂。 因而,人类的历史不过是自己生命的生产和他人生命的生产的生产力的总和,是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而不是自生的意识,这一生产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人始终是现实的人,他们一开始便是通过纯粹的经验和实践来认识世界。人们的意识只能是基于肉体的需要而产生的,意识不可能脱离物质条件的制约。 2.纯粹意识的来源 意识并非一开始便自有。人是活在现实世界的人,他与动物一样,与自然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人们能够意识到这种关系的存在,而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感知,即在它们的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关系”。人对自然的意识一开始是动物式的本能畏惧,人们的“社会关系”一开始也只是动物式的畜群本能。只有当出现物质与精神分离的需要时,意识才能够超越现实世界产生现实的想象,创造“纯粹”的理论。这一需要就是生产活动持续发展后分工的出现。 因而,意识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超越现实,而是从生产活动中来,意识原初是被意识到了的一种存在,当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时,意识才成为想象的工具。 3.生产活动与生活方式 我们谈论的是现实的个人,即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认识世界并在世界中生活的个人。他们从事着生产活动,他们整个的历史便是由生产活动构成的。这些生产活动既然构成了他们的生活,那他们的生活的方式就是通过生产的方式来表现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个人就是怎样的,同样,他们的生产方式是怎样的,他们就是怎样的人。而历史是人的历史,人类的社会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个人的生活是生产活动的总和,那么社会、民族、国家是怎样的,便能从生产中表现出来。 4.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 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便在这生产活动中体现与他人的关系。这种生产方式就是使用何种资料何种工具生产何种产品,即马克思所说的所有制。 部落所有制中,人们靠土地和自然物为生,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劳动力本身,此时的主要产品便是耕作物。由于分工很不发达,社会关系也只限于家庭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小范围扩大,部落结构包括首领、成员、奴隶等;古典国家所有制时期,工商业已然出现,城市产生,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初步形成,分工进一步发展,公民与奴隶的阶级关系发展;封建等级所有制时期,农业上奴隶成为农奴,手工业商人为抵抗贵族掠夺产生行会,帮工和学徒制度发展,等级制出现,如贵族、僧侣、农民的划分。因而,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成是同生产方式相联系的。马克思指出物质的需要和生产本身就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因而不需要专门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宗教、政治… 5.分工与个人的异化 这种生产方式以及在生产方式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伴随着分工的出现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们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是由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不匹配而造成的,而这些矛盾都能在分工中得到解释。正因为分工使得劳动过程中的生产资料、生产及产品的分配必然会有不平等的现象,分工的发展产生了所有制——实际上分工和所有制是同一件事情,所有制引发的不平等的实质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冲突。因为现实的人必须受到生产活动的制约,人在生产活动中自然地、不自觉地或者说有此需要而形成团体,并为着团体的利益而行动,但这并非出于自愿,团体的共同利益也并非总是与个人的意愿相一致。正是这两种利益的不相符,使得共同利益总是“异己”的、对立的存在,人却必须在这种共同利益的规制下生活,人不能凭个人微弱的力量驾驭它而只能屈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日渐职业化,人们被职业的活动范围奴役,只要个人仍旧需要生活的物质基础,就必须服从这种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这样,我们自身因为某种需要而自然形成的聚合最后成了统治、支配我们的力量,并且我们抵抗它的同时还必须依赖它,历史便在这种矛盾中发展着。 6.分工与交往关系的物化 分工的扩大一方面引起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冲突,个人受到异己力量的约束,另一方面人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马克思说,“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分工丧失了自己自然形成的性质的最后一点假象…它把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关系”。工业化社会市场规则世界化,人们的生产活动限定在世界市场之中,人们之间传统的宗法、伦理关系逐渐由相同的金钱关系代替,因而消减了个人、个人关系以及各民族的特殊性。 7.个人完全的自由 正因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冲突才出现国家这个中介物。国家作为第三方协调个人与集团的利益以一种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但问题是国家的存在只是将个人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转移为共同利益与国家基础上的普遍利益的矛盾,实际上是掩盖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因而国家只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国家所谓普遍的利益也是一种虚幻的利益,它并没有真正解决个人异化的困境。归根结底,马克思认为,个人要实现异化力量奴役下的解放,必须彻底消灭分工,消灭劳动, 人们要达成的不是劳动的自由而是个性的自由。同样,世界市场中人与人交往关系的物化只有在异己的联合彻底破除之后,在自然的联合中才能自然化。但实现理想的关系必须有极大的生产力作基础。 思想、货币双重枷锁与自我的选择 1.《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逻辑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主要批判了德国哲学只问意识不问现存物质世界的唯心主义观,德国哲学体系中只有观念的历史、思辨的批判,没有现实的描述、革命的创立。据此,马克思提出所谓“离开了现实的历史的抽象本身没有任何价值”的完全的唯物历史观。在这一完全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基础上,马克思论证了人类的历史是生产的历史,人们在生产中表现自己,表现生活,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共同活动方式)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继而论述了在整个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分工和生产方式(所有制)——二者为同一事情的两个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并着重阐释了其对人们生活关系(包括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这种关系具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就是人在世界市场体系下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物化。最后,马克思指出,要消除这种异己的关系,破除物质生活对自主活动的奴役,实现个性的自由而非偶然的自由,就必须从根本上消灭分工,消灭劳动本身。 2.现实的历史,现实的个人;超验的历史,超验的个人 马克思指的现实的历史是建立在现存物质世界的基础上的,现实的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推进的,所谓现实的个人,则是通过纯粹的经验认识世界而非纯粹的意识。诚然,马克思通过溯源的方法从人类的本初论证这一观点,指出纯粹的意识不是自有的,任何意识都是来自于经验世界,然而,活在现时世界而不是原初世界的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来自原初经验的意识已经超越了经验得以独立存在,并反过来束缚我们纯粹的经验。我们现下的历史只能靠从经验中抽象出的意识、观念去理解,这种我们称之为历史和传统的东西确实加诸我们之上,因为个人是有限经验的个人,个人一方面通过纯粹的经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又自然地接收“经验的意识”,这个意识以各种方式盘踞我们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不能忽视其影响力。同时,正如马克思所说,分工的大发展,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分离使得个人可以超越经验地想象,创造出“纯粹”的理论。意识既然是一种具象的抽象,或者更高层次的预见,那么它就有超越经验的独特魔力。所以说,同意唯物主义观点的同时并不能将意识降低为物质,即便二者属于同一个树干,却是不同的枝条。 3.市场世界;生活世界 马克思将人类的历史归结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总和,并把这一观点应用到工业社会的市场领域中。笔者无从知道马克思是先观察到世界市场的运行事实再推论到人类的历史还是先观察到人们的基本生活再推论到市场领域。但似乎马克思对经济领域的兴趣使他将经济(市场)生活扩大化了,也就是说,生产、分工、异化、物化,这些经济学的语词占据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大部分,他主要论述的人们的生活实际上是人们的经济生活领域,是市场领域规则下的宏观的社会现状。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几乎未涉及到上层建筑的、观念的、抽象的内容,这是研究进路的独特性,但笔者仍不赞同这种将生活世界经济化的看法,虽然市场的确已经侵蚀了生活领域的大部空间。 4.货币奴役以外的思想枷锁 马克思批判德国人以词句对抗词句,最后陷入空想的陷阱。他指出要用革命的手段破除强加于人们身上的现实的枷锁而不是纯粹用道德话语改造人们的思想。市场确实入侵我们的日常生活,职业确实限定我们活动范围,我们确实在市场的强大约束下,在个人与团体的利益冲突时感觉到自己的无力,我们无可否认人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物化的倾向正在发生。然而,既然市场并非完全占据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不能说完全的异化、完全的物化。人不仅受到金钱的奴役,还受到人性的捆绑,解除了物质的束缚,除去了肉体的枷锁,我们仍然需要同思想对抗。达到个性的完全自由,不仅仅靠消除市场世界的规制,消除劳动也只是消除物质的桎梏,而非精神的桎梏。我们只能说,成为完全自然的人,感性可以自由地流通,但人性的矛盾仍旧无法消除,我们最终还是诉诸于道德、理性的话语。 5.自我的选择 笔者一直在思考个人究竟要从理论和知识中学到些什么呢。也许学习知识是对现实环境的再确认——前提是知识符合事实。知道身处何处,形成自己的判断,晓得如何应对,从而更好地生活。既然身处于异化和物化的危险当中,就要判别共同利益的合法性,防止金钱关系渗入日常的自然的交往关系;既然有争取个性解放、个人自由的意识,就要捍卫正当的个人立场。同时,合法、正当并非按照现存市场世界的标准而是符合道德的、向上的价值判断。 总结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由批判德国唯心哲学体系出发,阐述了马克思唯物历史观的思想观点,并在唯物历史观的基础之上论证了人们受资本市场的奴役和屈从货币关系的现状,指出要以实现个人的个性解放达到必然的自由为目标,通过革命的手段破除资本市场加诸于人的枷锁。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历史并非观念的历史的论述免除了陷入空想陷阱的可能,但现时的历史不仅由纯粹的经验构成,还有纯粹经验的抽象,即“经验的意识”(与纯粹的意识相对),这种经验的意识也是构成“历史”的重要部分,不能降低它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仍需进行“词句与词句的对抗”达成共识的事实;关于马克思人们在世界市场中的异化现象和人与人关系的物化现状的论述,笔者认为不能将人类的全部生活包括自然生活市场化,即使市场日益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马克思对市场领域中人们的生活现状的描述十分深刻;同时,笔者认为人们同时受到来自货币和思想的双重束缚,要达到马克思所说的个性的完全解放不能只解放经济基础,还需要个人思想中理性的、道德的启蒙和解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唯物势力登场——《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上)
唯物史观何以“唯物”
文明的本源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为何难以驱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