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服用精神药物期间喝酒有哪些危害?

研究表明,约 25% 的急诊与酒精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警惕药物与酒之间的相互作用。 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提醒各位精神障碍人士,服药请不要喝酒!

1酒精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药物药效的强度与维持时间与到达作用部位的量和代谢速率等因素相关,酒精通过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而影响药物的作用。

主要机制:

(1)酒精与药物竞争相同的代谢酶而抑制药物的代谢,延长和增加药物的作用,从而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2)长期饮酒刺激药物的代谢酶,降低药物的作用。例如喝酒导致药物的代谢酶被激活,在停止饮酒几周内仍可影响药物的代谢,使用某些药物,少量饮酒者比不饮酒者需要更高的剂量。

(3)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药物转化为有害物质,造成机体组织与器官的损害。

(4)酒精能够增加中枢抑制剂等药物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喝酒有害身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原则上都不建议大家饮酒。对于正处于服药阶段的患者,如有需要一定要遵循医嘱禁酒,否则最后喝下苦酒的还是自己。

2、头孢就酒,谁喝谁走!头孢类+=毒药

头孢类抗生素是大家所熟知的抗生素,发烧等可能都会用它来对抗病菌,由于它的不良反应比较小,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中国人的饭桌上,一般都能看见酒的存在,工作聚餐、家人团聚都需要酒来助兴。但是这两种看似并不搭边的东西,碰在一起却会发生一定的双硫仑样反应,轻者出现中毒现象,严重时甚至会致人死亡。

“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表现包括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这种反应一般在饮酒后 1530 分钟发生,由于部分症状与醉酒相似,很容易漏诊。

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本身就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人,有可能严重到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乃至死亡。

那么,饮酒和吃药,到底间隔多久才是安全的呢?一项调查分析显示:饮酒后5天之内的人,吃头孢类抗生素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喝酒6天以后,再服药,是安全的。

3、为什么服用精神药物期间不能饮酒呢?

精神障碍人士在服用精神药物期间不能饮酒,如果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以及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呋喃唑酮、灰黄霉素、呋喃坦丁等药物,更要严禁饮酒。

1)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中枢抑制、增加药物毒性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氟哌啶醇、氨磺必利等都具有镇静作用,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性抑制药,如果服药期间同时饮酒可增加中枢抑制作用,对精细活动、判断能力、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有一定影响,损害大脑细胞、影响药效、增加药物毒性。

2)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加重病情、血压上升

首先,对于临床上广泛使用的 SSRI 类抗抑郁剂(包括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及 SNRI 类药物(包括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被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在服药期间,不宜饮酒。理由是酒精本身会影响人的判断能力、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及反应时间,而抗抑郁药物与酒精的组合则会使这些损害加重。酒精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会引起镇静和嗜睡的不良反应,而部分抗抑郁药也有这些不良反应,二者组合则会加重这一不良反应。

有些患者有失眠的困扰,饮酒后可能会帮助快速入睡,但会导致夜间频繁醒来,严重降低睡眠质量。

其次,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削弱警觉性。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困倦,降低人们的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

对于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吗氯贝胺)和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的抑郁症患者来说,酒精还会与这类药物发生交互作用,使得血压上升,病情恶化,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医生会建议这类患者完全避免饮酒。而对于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舍曲林、盐酸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虽然还没有充足证据证明药品会与酒精发生不利反应,但由于酒精会使患者头晕、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还是建议最好不要饮酒。

3)抗焦虑药:抗焦虑+酒=一条人命

抗焦虑药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

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包括地西泮(安定)、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等镇静催眠药,有的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呼吸、心跳的作用。酒精也有相同作用,两者合一可产生双重刺激,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丁螺环酮、唑吡坦、佐匹克隆服药期间也禁忌饮酒,如果饮酒同样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抑制。

抗焦虑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这些大脑抑制剂,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饮酒后,酒精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加上这些大脑抑制剂,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可使患者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据报道,1977年12月24日,身体强健的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瑞士的韦微设鸡尾酒宴与亲友欢聚。酒席间,卓别林开怀畅饮,谈笑风生。酒后,家人及亲友都入睡了,而卓别林还不能入睡,就服用了几片安眠药,不久就昏昏沉沉地睡了。深夜,家人发现卓别林“一睡不醒”,享年88岁1962年8月5日,梦露在洛杉矶寓所卧室内被发现已经去世,终年36岁,死因是过量服用安眠药。梦露的死亡证明上写着:可能死于自杀。

抗焦虑药(艾司唑仑或唑吡坦)如果与酒精合用会造成危险后果,因为酒精会加重安眠药的镇静效果,对大脑活动有抑制作用,会引起严重的困倦和眩晕。如果服用者在活动状态下,还会增加跌倒、受伤和出车祸的风险。服用抗焦虑药的同时大量饮酒会让血压降低到极低的水平,并导致呼吸困难。

4心境稳定剂:心境稳定剂+=中枢抑制、加重嗜睡

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这类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酒精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联用时中枢抑制作用增强,加重嗜睡、昏睡、呼吸抑制等,严重者可致死。

总之,服用精神药物期间,或在吃完或注射完头孢类药物后,近期内应避免饮酒,最好也不要食用含有乙醇的食品或者药物,如米酒、人参蜂王浆、豆腐乳、藿香正气水等。此外,在食用头孢类药物期间,也不要同时使用含有乙醇的药品或者用乙醇进行皮肤消毒或者擦洗降温,酒精擦拭或者皮肤消毒外用也有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严格意义上讲,只要是吃了药,就不再适宜饮酒了,不管是白酒还是红酒、啤酒和米酒。

酒笑话   视频来源:珍群ett74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只是头孢,服这7类药物时饮酒也可能致死
不能与酒同行的药物有哪些?
为什么抗菌药物不能与酒同用?这6类药物也要谨慎!
法文书连载 | 药物的相互作用(三十四)
催眠药、镇静药、阿片及其他常用药物中毒
过年期间,吃过哪些药后绝对不能喝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