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心疾病已经成为心内科最主要疾病,双心医学应该成为心内科新的亚专业

编者按:毛家亮教授的双心疾病已经成为心内科最主要疾病,双心医学应该成为心内科新的亚专业的观点非常重要。什么是双心医学呢?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是研究和处理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双心医学的目的是将“精神心理因素”作为“心脏病整体防治体系”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心血管疾病的学科体系,对心血管疾病受到来自精神心理因素的干扰或表现为类似心脏症状的单纯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必要、恰当的识别和干预。

11月16日我遇到一个有意思的病例,患者男,69岁,本身就是一位行医多年的内科医生,原来精力旺盛能干,最多时一天可以看100多号患者。

10年前因冠心病引起心绞痛做PCI手术,就此自觉身体就不好了,各种各样不适症状缠身,硝酸甘油及各种保心丸随身带,他说遇到搬家,别人搬东西他搬药。发生过几次晕厥,有时全身乏力,连电话都打不动,常常觉得自己都快活不过今天了,妻子不能离开他半步。曾经考虑过心理疾病,也吃过一些抗焦虑抑郁药物,效果是有的,但患者一方面还是觉得自己是心脏病,又担心抗焦虑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就不吃了。

这次自觉心脏难受再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血管通畅。给他做心理量表检查,中度焦虑抑郁伴严重躯体化症状。即使这样患者依然觉得心理作用只占他症状的20%—30%,70%症状都是躯体疾病造成,对建议去看心理专科不能接受。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对心理疾病认知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了。所以对于心理疾病的病耻感,纠正起来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心理疾病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而不是有无这方面的知识问题。如何解决值得我们关注,需要联络会诊或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顾名思义,即由多学科专家围绕此病例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身心最佳的治疗方案。

《双心疾病诊治实用解决方案——从理论到实践》报告中指出:在心内科中绝大多数心身疾病被忽视,其原因在于99%的心内科里抑郁焦虑患者因躯体化症状而就医。所以“关注什么人生病比关注生什么病更重要”,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不再只是一个理念,而是已成为一件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而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如下问题令人思考:无法知道患者有没有心理疾病?其胸闷心悸症状究竟是心理疾病引起的还是心脏疾病引起的?患者是什么类型的心理疾病?严重程度如何?是轻中度自己看、还是重度需要转诊?如何说服患者接受心理疾病的诊断?并接受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如何选择治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如何观察治疗效果及是否治疗充分?如何判断什么时候减药停药?

报告总结:双心疾病已经成为心内科最主要疾病,双心疾病应该成为和冠心病、心衰、高血压享有同等地位的心血管疾病,双心医学应该成为心内科最重要新的亚专业。呼吁心内科医生应该承担起诊治他们所遇到的双心患者,这将是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

经多年的研究,双心疾病已经形成非常完整的解决方案和诊治流程,借助于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能够使该方案和流程简单、有效、标准化、可复制,易于学习掌握,充分满足临床上心内科医生自主开展双心疾病的诊治。双心医生不仅挽救生命,还能拯救灵魂,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真正践行者。今后应该树立没有双心专业的心内科是不完整的心内科,没有双心医学理念的心内科医生是一位不合格的心内科医生,只有这样双心医学才能在临床上被真正贯彻执行。

本文开头这位患者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喜欢多愁善感,闷闷不乐的人,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即使现在情绪不佳也是那些该死的症状所致。患者可以很容易接受吃其它药物,但就是很难接受精神心理方面的药物。

病耻感其实是对自我真实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忽视或者逃避。具有病耻感的人会觉得只要不确诊就不会得病,更不会被他人笑话。他们的初衷在于自我欺骗,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是一种不良的应对心理问题的行为。为什么这位患者对心理疾病患者变得更不容易接纳呢?因为在医学技术日渐进展的现今,许多曾经同样被诟病的生理疾病已经有了治愈率较高的治疗方法,树立了大众的正确认知,消除了大众对生理疾病的恐惧程度。而心理健康等有关词汇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才引起大家的重视,普遍进入公众的视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毛家亮教授简介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擅长:1、心脏起搏器优化手术治疗: 包括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停跳的单双腔起搏器、心能功能不全的三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治疗)和室速、室颤的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治疗,现每年植入各类心脏起搏器250台以上,具有20多年丰富的心脏起搏器手术经验。2、长期致力于双心疾病的诊治,创制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对提高双心疾病诊治有积极意义。
参加社会学术团体: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双心医学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行为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

    1我在心理咨询中贯穿的心态仅仅是:自救!

    2、《70年》学科发展:心理救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我为什么从来不主动为别人咨询?

4、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的“惯性”问题——惯性的功劳!

5、原始最原汁原味的“心理治疗”

6、珍贵的记忆

7、心师为什么一定要掌握基本的精神医学知识?

8睡眠意象治疗如何快速缓解抑郁症状?

9、睡眠意象治疗真的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状吗?

10、睡眠意象治疗中房子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疗愈和修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心医学
疑似心脏病”正成为一种流行病
熟悉并掌握“双心医学”
老是胸闷、气短,您可能得了这一种“大”病
心慌胸闷怀疑得了心脏病?先别吓自己,其实你可能只是焦虑和抑郁
乳腺癌双心医学建设及多学科协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